控制库存的情况,库存的多少大小是决定盈亏数量的关键因素之一。市场情况稳定时,有一个合理的库存,价格处于高位时,有一个较低的库存,低价位的时候有一个高库存,就能够降低经营风险增加盈利。
近期,市场正处于一年之中的旺季,价格也迎来了一轮小上升周期,在市场变幻中如何把握和应对市场,记者走进钢材市场一线,调查了解各方钢贸商的喜怒哀乐和苦辣酸甜,倾听钢贸商的心声。从今天开始,本报陆续推出钢贸商生态调查系列报道。
近几年市场价格大起大落,钢贸商心态经受了最好的历练,价格的涨涨跌跌让钢贸商心态平静了许多,也成熟了许多。正如有些商户所说的,“没有一个良好的心态和一个好的心理素质,根本就干不了这一行。”
钢材市场上大部分是中小商户,这些商户在大钢厂和大户的夹缝中求生存,在市场多变中,他们如何争得自己的一席之地?
“我们主要从事的是给工程商供货,所以要在量上取胜。”在钢材市场上摸爬滚打十余年的钢贸商赵士强对现代物流报记者说。作为一个中小代理商,他们没有一级代理的资格,采货的方式是从一级代理商处进货,或者是用现金交易的方式从钢厂拿现货。“一级代理商在给我们货的时候让的利很少,一吨钢的利润只有30~50元,在微利空间中我们要想多一些赢利只有增加销货量。”中小钢贸商没有固定的进货渠道,利润空间相对很小,减少中间环节的费用,降低成本就更重要。
赵士强经营的公司,一年的销售量在二十几万吨,“我们从一级代理或者钢厂拿货后就直接销给终端用户,采取这样的销售模式,主要是减少了中间环节,利润空间就能大些。”
除此之外,在有微利的情况下,他们也给下一级代理商放一定量的货,让利给下一级贸易商,相应又减少了一部分赢利空间。
保证终端用户和下一级代理的需求,为的是稳定供货渠道,“真正市场有风险时,这些小贸易商户也能帮助我们化解一部分风险,我们没有大户抗风险能力强,销售模式上就要灵活一些。”
赵士强认为,增加销售量和降低利润空间,给自己的下游让一些利才能保证销售渠道的稳定和客户的长期安全。
此外,抓住市场空缺,打差异化经营牌,也是中小贸易商的赢利点。“钢管生产厂家有很多型号的异型管,但是市场上没有专门经营异型管的,因为需求量小而利润空间有限,专门经营这个品种肯定养不活。”在市场上经营多年螺旋管的钢贸商张文斌对记者说。
但异型管的利润空间相对其他品种大,虽然需求很少,但是也有客户,鉴于其特殊性,张文斌的公司在经营主要品种的同时,增加了少量的异型管。
这样,不用占压太多资金,而市场上一旦有需求就能供上,对于中小商户来说,这种拾遗补缺也给他们带来了一定的利润空间。
时间长了,这些异型管也有了固定的客户群,只要是有需求就上他们这里来要货,“建立稳定的用户渠道,寻求多点赢利是大多数中小商户的选择。”张文斌认为。
价格上涨了,能赚钱,价格下来了怎么办?记者问及赵士强时,他说,赔了钱也没办法,目前没有止亏的好办法,只能是以丰补歉。
“现在人们都在研究库存,解决库存问题要讲一个适当的量。”经营了十余年管材的钢贸商李立勇对记者说。
李立勇认为,库存是保持流通商正常经营和解决经营连续性的关键,对于一个形成一定规模或拥有一定社会地位的公司来说,必须得有合理的库存。
控制库存的情况,库存的多少大小是决定盈亏数量的关键因素之一。在李立勇看来,库存无所谓大小,每个老板对市场都有自己的判断,对自己的流通量也有一个估值统计,市场情况稳定时,有一个合理的库存,价格处于高位时,有一个较低的库存,低价位的时候有一个高库存,就能够降低经营风险增加盈利。
记者同时了解,市场的大户,一般日常库存在五六万吨左右,大约是3000多万元的资金流量,年销量在60万吨左右,资金流量在几个亿。库存大风险就大,相同的利润丰厚;库存小风险小而利润也低,这都是相辅相成的。那对于中小贸易商如何保持库存?“价格越高,越不能保持太高的库存,价格下来了,倒可以有一定量的库存。”李立勇对记者说,流通商与消费者的操作应该是逆向的,市场上是买涨不买跌,越高越要货,但流通商正好相反。“价格和库存要合理匹配。在合理的价位上保持合理的库存。”采访中,经营建筑钢材的流通商张志义对记者说,把握这一点还不够,关键是要在销售中把握好节奏,这个可能更重要。
这两年钢铁市场价格波动很大,流通商的利润极低,全行业的利润率不到1%,在0.6%左右,这个利润率让流通商卖钢材不如卖白菜。
这种情况下,流通商一定要转型。“所谓转型就是向服务型转变。”李立勇对记者说,现在钢铁市场进入了成熟期,成熟期的表现是替代品多,利润降低,竞争加剧,成本增加了价格就没有优势了,因此流通商在千方百计降低成本的同时,更需要将服务做到位,在服务中提升附加值。“用户喜欢什么样的经营模式,我们就采取什么样的服务模式。现在用户强调把服务做到家,在整个合同的履行过程中,为客户降低成本,让客户放心就成了关键。
李立勇告诉记者,普通管只有6米和12米两种尺寸,已经不能满足一些客户的需求。客户经常要8米或者是14米的货,他们就把直缝钢管送到厂家,按照比例进行热扩和冷缩,这样虽然销售价格提升了,但对于消费者来说,还是省钱的。
同样,公司为工程商按工程节点送货,有时为了一个客户,分工期送三次货。这样让工程商节省了占压资金,同时帮他降低了成本,附加服务为客户节约钱省了时间。“像这样的服务,流通商做起来有优势,流通商在一线,对用户的需求了如指掌,可以说是得心应手。”长期在一线做销售的钢贸商韩小勇对记者说,依靠这些,让流通商巩固了客户资源,稳定了渠道。
目前,钢铁经营的利润空间不断缩减,大户们有的已经转向加工配送或者房地产开发等多种经营,但是中小贸易商由于能力、资金、时机等各方面条件的限制,“投入巨资搞加工配送资金上没有优势,小打小闹有时候也是费力不讨好,单靠一个贸易商搞钢铁行业的加工配送一条龙服务,目前困难还是很大的。”韩小勇直言。
责任编辑:芯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