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放缓是宏观调控政策带来的效果,目前而言,回落速度仍在预期之中,后市的关键在于避免因调控过度而导致经济大幅下滑甚至难以扭转。
8月1日,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发布报告,7月PMI(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从6月的52.1%降至51.2%,回落0.9个百分点。
从PMI指数来看,我国经济仍处在适度回调之中,但回落幅度趋向缩小。虽然当前经济增长出现放缓迹象,但PMI仍保持在50%以上,显示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面仍然良好,预计下半年经济走势将以平稳为基调。
专家:调控致经济增速放缓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刘元春表示:“在5月、6月出口增幅较大的前提下,7月PMI指数仍出现回落,这隐藏着经济下滑的隐忧。回落幅度缩小,并不意味着下半年将不再扩大。市场担心下半年PMI指数将继续下滑,如果是这样,必须采取积极措施,扭转这一态势。”
复旦大学金融学院副院长孙立坚表示,“虽然PMI回落速度逐月收窄,但下降是基本事实。实际上,这也是我国实施经济结构调整政策带来的必然现象。”
刘元春也指出,经济增速放缓已是既成事实,“经济放缓是宏观调控政策带来的效果,目前而言,回落速度仍在预期之中,后市的关键在于避免因调控过度而导致经济大幅下滑甚至难以扭转。”
企业成本“实质性下降”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的7月份PMI数据显示,企业成本在下降。7月份购进价格指数回落到只有50.4%。
从对820家制造业企业的调查来看,反映购进原材料价格比上月上涨的企业比重继续下降到16.8%,再降2.2个百分点,上月已下降9.1个百分点。其中,原材料与能源和生产用制成品价格下跌之势尤其明显,其购进价格指数均在50%以下。
对于企业成本下降,孙立坚认为,这一现象具有多方面的意义。其一,说明经济结构调整见到了初步效果,资产价格泡沫得到了有效遏制;其二,成本下降将给企业带来更大的利润空间,有利于吸引资金回流实体经济;其三,由于5、6月份国际油价处于高位,其他原材料等大宗商品也大幅涨价,所以企业成本相对较高,7月份以来,由于国际油价下滑、原材料降价,传导给企业就是成本下降。
孙立坚说,总体而言,下半年企业平均成本有望进一步下降,实体产业对于社会其他资本的吸引力进一步加强,“资金效应将再度向实体产业聚集,特别是民间资本。”
刘元春则认为,企业平均成本下降只是暂时现象,很难说下半年是否会进一步下降。因为就目前而言,这种成本下降是上游原材料降价引发的,而不是结构性的成本下降。
责任编辑:芯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