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秦藤供应链研究所
孙前进物流研究室
010-6543-6703 cnjpetr2009@126.com
2010年商机与危机同在、压力与动力并存

    2010年,是我国钢铁工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加快布局战略调整之年,也是钢铁工业商机与危机同在、压力与动力并存的博弈之年。面对充满机遇与挑战新形势、新情况,钢铁企业将如何着力提高把握政策的针对性、灵活性,注重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注重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注重推进自主创新、增强经济增长的活力和动力呢?本报记者在两会期间采访了全国人大代表、中钢协副会长、马钢集团公司董事长顾建国。

    现代物流报:2010年尽管我国总体经济发展企稳回升,但蕴藏的市场风险无处不在,您对市场形势有哪些分析和判断?

    顾建国:总的来看,2010年的市场形势依然不容盲目乐观。我国钢铁行业产能严重过剩的矛盾难以缓解。在现有产能已经过剩的情况下,还有新增产能将陆续释放,同时落后产能受地方保护主义、本位主义影响,淘汰依然艰难,加之发达国家的经济尚未真正复苏,钢材出口形势难以好转,市场供需矛盾依然尖锐。钢铁产品升级明显加快。随着用户对钢铁产品品种、性能、服务等要求不断提高和更加具体,产品的同质化竞争更趋激烈。上游资源制约步步紧逼,尤其是比较短缺的资源和能源已形成行业垄断,导致钢铁企业常常处于微利状态,甚至是零利润。钢铁企业兼并、联合重组步伐加快,已经形成或正在形成一批3000~5000万吨级“钢铁航母”,将使得竞争格局发生重大变化,其市场冲击力、影响力、渗透力不言而喻,可以预见到2010年将是中国钢铁业的大调整之年和大变革之年,在这场大变局中如何积极寻找和把握新的商机,抢占科学发展的制高点是对我们的考验和挑战。

    现代物流报:在原燃料价格不断上涨、市场供需不足等因素影响下,钢铁行业将面临更为激烈的竞争。您认为,2010年马钢如何把握市场竞争的主动权,培育和打造自己的竞争优势,拓展企业的生存空间,提高盈利能力?

    顾建国:在当前的形势和格局下,企业想要拓展生存空间,一个很重要的选择就是打造竞争优势,提高盈利能力,活化体制、机制,以创造力提升竞争力。一个企业只有具有比较优势,才能具有竞争优势,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在竞争日益加剧的形势下,应系统分析企业内外部条件,准确把握自身定位,突出特色,进而形成企业的核心竞争优势。因此从马钢现实情况来看,我们必须打造品种竞争优势,培育壮大新的优势产品,加快高牌号电工钢、汽车面板、大功率机车轮、动车组车轮等产品研发。必须打造质量竞争优势,加强过程监控和责任追究,努力为用户提供质量过硬的钢铁精品。必须打造成本竞争优势,深入开展对标挖潜,以工序制造成本为主要内容,建立层级对标体系,赶超行业先进水平,全面降低运行成本,形成对产品竞争优势的重要支撑。

    现代物流报:发展低碳经济,实现绿色生产是企业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也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企业的必然要求,请问马钢2010年在增强节能减排效果方面将付诸哪些努力?

    顾建国:近年来,马钢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致力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企业,完成了一批低碳经济的建设项目。2009年,马钢所在的城市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达到95.9%。但我们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一刻不能松懈,2010年我们将着力抓好现有节能减排设施稳定运行,提高余热余压利用,电机系统节能、能量系统优化,绿色照明等节能项目的质量和效益,加快推进焦炉煤调湿、热电一炉一机,苯加氢等项目建设,抓好直流供水改造,新区污水资源化、转炉污泥管道输送喷浆等“短、平、快”项目,力争尽快建成并发挥作用,同时,把重点工序能耗或单位产品能耗纳入经济责任制考核,对关键工序综合性指标及能源回收指标实施分档达标奖励办法,并积极争取国家节能减排资金支持。

    现代物流报:在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情况下,您认为马钢如何抢占科学发展的制高点,不断把握新的商机?

顾建国:综观外部环境,钢铁企业面临的挑战和机遇是相互交织的。虽然我国正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深入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建设阶段,钢材需求增长的基本面不会改变,但在经历了长期粗放型扩张后,我国钢铁产能严重过剩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因此,无论什么时候、什么情况下,都必须牢牢抓住发展这个第一要务,这是解决马钢所有问题的关键。发展不只局限于某一方面、某一领域,一切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提高企业竞争力和经济效益的过程都是发展。只有加快发展,才能更好地解决道路上遇到的矛盾和问题,才能有效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只有加快发展,才能巩固和提升企业已拥有的竞争优势,培育壮大新的竞争优势。马钢将以建设紧密型产业链为方向,加快培育壮大非钢支柱产业。通过资源整合、兼并重组、合资合作和机制,打造具有较强竞争优势的产业链,全面提升企业的抗御市场风险能力。依托主业平台,重点发展汽车零部件、装备制造、钢结构、包装材料等产业,延伸钢铁产品产业链,提高钢铁产品的附加值和竞争力。在新的发展平台上,在一定规模条件下,要永续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经济效益,转变发展方式是必然要求和必由之路。马钢将做精钢铁主业,以建设紧密型产业链为方向,加快培育壮大非钢支柱产业,以深化改革为动力,建立高效的管理机制和运行机制并继续坚持“好”字当头,统筹企业与资源、环境的和谐发展,最大限度提高企业发展质量和效益,努力实现企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责任编辑:芯彤

 

 

中日物流合作联盟
  • 联盟简介
  • 组织机构
  • 专业委员会
  • 专家委员会
  • 秘书处
  • 中日物流研究联盟
  • 联盟简介
  • 组织机构
  • 专业委员会
  • 专家委员会
  • 秘书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