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秦藤供应链研究所
孙前进物流研究室
010-6543-6703 cnjpetr2009@126.com
钢铁业布局不合理物流成本高

    宝钢集团董事长徐乐江近日在参加2010年上海绿色经济峰会时指出,未来钢铁业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坚持绿色发展、低碳发展必须改变当前布局不合理致物流成本高的弊端。

    21世纪的前十年,中国的钢铁工业,依靠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同时经济的发展也为中国的钢铁行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钢铁产量增加到了5.7亿吨,占世界钢铁的比重提高到了去年的46.2%,实现了中国钢铁工业的第一次飞跃,成为钢铁大国。

    然而未来十年,中国钢铁行业将面临资源环境等外部约束的巨大压力,中国经济增长方式将发生根本性转变,发展低碳经济成为中国和世界各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推动力。要实现中国钢铁工业的第二次飞跃,实现钢铁强国之梦,中国钢铁企业就必须要走绿色发展、低碳发展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钢铁业的绿色发展就是要彻底改变高资源消耗、高污染排放、低资源利用率的现状,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自然资源综合利用率和废弃物的综合利用水平,实现企业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协调均衡可持续发展。

    钢铁业绿色发展内涵包括四个层次的内容。企业在生产流程上通过对装备的大型化、连续化、自动化,以及绿色制造工艺、实现清洁生产,建设生态化园区。在产业链上则要求钢铁业的上游以及下游用户应通过绿色采购、绿色生产和产品的回收利用,实现资源的综合利用。

    由于目前中国的钢铁企业布局不合理,造成整个物流的成本非常高,这既不经济,也无法实现可持续发展。通过生产绿色产品,实现产品生命周期的节能与环保,实现钢铁行业区域的合理布局和组织结构优化,减少资源浪费与耗散,减少社会物流成本和能源负荷。此外企业还应与外部环境和谐相处,协调均衡发展。

    实现钢铁的绿色发展,必须坚持钢铁企业功能的转型。由单纯的产品制造功能向具备更多的能源转换功能和社会大宗废弃物处理生态型钢铁企业转变。同时要求钢铁企业改变过去只生产钢铁产品的单一功能,实现从一个消耗能源的大户向吸收消化社会废弃物的企业转变。

    中国钢铁业在绿色发展方面还存在不足,例如产业发展模式依然是资源密集型、劳动密集型、粗放型,产业集中度低,淘汰落后产能进展缓慢,产品附加值低,区域布局的不合理增加了运输成本,钢铁生产和结构之间存在着矛盾,这些都是影响行业进行可持续发展的弊端。

    中国钢铁业目前面临的主要任务是实现绿色发展。环境经营是未来钢铁业发展的必然选择,技术创新是支撑环境经营的核心力量,是形成明显差异化竞争力的保证,要在系列化节能环保型产品的开发和材料功效提升方面有所突破。在技术上要重点开展钢铁工业环保节能技术一揽子解决方案。低碳炼钢工艺技术和短流程炼钢工艺技术的开发,在技术上加快对钢铁行业最佳可行性技术的筛选和确定,加强国内外合作。尤其是代表未来钢厂可持续发展方向的重大技术领域方面的合作,如低碳钢,冶炼新技术,轻冶炼工艺,碳排放,低温技术等,提高核心竞争能力,为钢铁行业未来的发展注入强大的绿色动力。

    绿色产业链的打造和管理是环境经营中的重中之重。在环境经营战略实施过程中,加强对产品生命周期的全方位管理,关注产品整个生命周期所需要的资源、能源总量以及向环境中排出的污染物质和温室气体状况,把绿色设计、绿色采购、绿色生产、绿色运输、绿色营销和产品的回收利用有机地结合起来,尽最大可能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责任编辑:芯彤

 

中日物流合作联盟
  • 联盟简介
  • 组织机构
  • 专业委员会
  • 专家委员会
  • 秘书处
  • 中日物流研究联盟
  • 联盟简介
  • 组织机构
  • 专业委员会
  • 专家委员会
  • 秘书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