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秦藤供应链研究所
孙前进物流研究室
010-6543-6703 cnjpetr2009@126.com
PE:钢贸业转型新方向

    在一些企业看来,传统的投资方式依然赚钱“太慢”,他们希望“进入资本市场,突破传统的投资模式”。试图寻求跨界发展的行业大佬们狩猎财富的方向正在纷纷向资本市场看齐。股权投资便是其中一种。

    昔日的钢贸大佬们正在大举进军投资业。

    从早期钢材现货交易市场的创办人周华瑞、到宝旺实业总裁万浩波、再到上海钢宇集团董事长陈永福……,这些在钢贸领域耳熟能详的大佬面对资本市场的独特魅力,义无反顾地选择了“二次创业”。

    本报记者在对上海工商联钢铁贸易商会30多位副会长级别以上的公司,进行摸底调查后发现:几乎100%的企业都涉猎资本运作,形式多种多样,涉及参股金融机构、成立担保公司创办期货公司甚至入股上市公司等等,而股权投资(PE)则几乎是其中最高端的方式。

    运作资本投资毕竟和经营实业有着很大的不同,能在钢铁贸易这个传统行业取得成功,并不意味着就能将金融资本这个回报和风险都更加巨大的“轻资产”把玩得驾轻就熟。

    那么,这种转型究竟是一次华丽的转身,还是昙花一现的投资冲动呢?

    上海工商联钢铁贸易商会秘书长李强对本报记者说,有运营实力、资本实力的钢贸企业转型投资业已经成为必然趋势,“真正优秀的企业是完全可以游刃在资本与实业之间的,单纯只是靠做实业滚动发展,最终肯定会遭遇快鱼吃慢鱼的局面。”

    据本报记者调查,在完成早期积累之后,涉猎多元化,已几成钢贸企业的普遍现象。虽然只是“边试边做”,但领域投资已经遍及房地产、造船、港口、矿山和能源、钢材期货公司等钢贸上下游领域,甚至在酒店、教育等产业有他们的足迹。

    不过,在一些企业看来,这些传统的投资方式依然赚钱“太慢”,他们希望“进入资本市场,突破传统的投资模式”。

    试图寻求跨界发展的行业大佬们狩猎财富的方向正纷纷向资本市场看齐。股权投资便是其中一种。

    钢贸行业知名企业——上海实业有限公司即把参与基金创投公司,涉足股权投资作为“寻求企业发展的新突破口”。

    今年33日,上海宝旺实业有限公司旗下的创万富创业投资有限公司与安徽两家国资背景企业共同举资3亿元成立的“安徽高科创业投资有限公司”,在合肥市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进行挂牌。公司经营范围主要包括:创业投资、创业投资管理、创业投资咨询和股权管理。

    宝旺战略投资部的一位高层告诉本报记者说,“我们参与创立创投公司,既标志着企业多元化发展的重大转变,同时又可以创投公司为依托进一步帮助中小企业拓宽融资渠道,为促进更多中小企业的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这意味着,宝旺的身份已经发生了变化,公司已经从曾经的单纯“创业者”发展为帮助其他企业创业的“创业教练”。

    而事实上在此之前,宝旺的资本运作的步伐已经遍布行业内外。强大的金融资本实力使上海宝旺先后入股南昌长力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江西铜业、时代科技等上市公司,成为其大股东之一;入股新余钢铁、杭钢凯暄矿业及多家商业银行;今年4月份其又成功控股国有改制企业——江西江维高科股份有限公司。

    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日前上海工商联钢铁贸易商会会长崔建华向本报记者透露,商会正在筹划钢贸行业首家“信托基金”,计划提案已经申报相关部门,并得到了上海市政协的相应支持,目前正待金融办正式批复。

    在资深投资人戴剑看来,钢贸企业家向投资界“看齐”的背后是对突破的挑战。“目前一批行业的精英,在实业已相对成熟的背景下,他们正在不断地寻求新的挑战。如果让他们只是重复以前创业的成功,显然缺乏新鲜感,但投资恰能给他们一个新发展的平台。”

    戴剑打了个比方,“做实业就像是小市民打牌,一元一张牌,但做投资人就要打一百元一张的牌,显然后者更能让他们心动。”

    上海钢锋公司总经理刘刚结合自己公司的实践,建议贸易商不妨尝试一下资本市场的投资操作,资本市场运作得好,投入少,收获大,比做钢材贸易的一年七、八亿元的销售规模要大得多。

    国都证券分析师王招华举例说,如果有两家公司发展速度差不多,但其中一家在资本运作方面特别擅长,那么另一家势必竞争不了,长此以往肯定会被比下去。

    这些钢贸老板组成的“PE”,在投资风格上也颇具“钢贸特色”。

    钢贸企业进行资本运作似乎具有先天优势。“钢贸行业本身就是一个很好的融资平台,产品易于质押,变现快。”李强说。

    此外,与其他行业的一些民营企业“什么赚钱就做什么”不同的是,钢贸企业涉足投资有非常显著的特点,偏爱从与自己产业相关的实业领域以及其他传统行业入手。“相对来讲他们会专注于之前的领域,要么是上下游的延伸并购,做通产业链,要么就是把自己现有的业务做大做强。”

    大多数企业考虑的是,投资一些与自身主营业务有关的项目,能纳入自己原本的实业体系中,借助投资来帮助实业发展。“这让钢贸企业在对项目进行尽职调查时,在成本和准确性方面比专业的投资机构更有优势。”

    他们清楚企业一路打拼中遭遇的困难和挑战,会更有针对性地给予被投企业一些帮助。

    李强表示,从产业链和产业整合角度来看,很多钢贸企业的发展轨迹一般都是先做专业化,达到一定规模,形成集团化运作后,就会面临诸多的选择,开始走多元化道路。

    在他看来,“产业+金融”两条腿走路是企业未来寻求持续发展的必然方向。他向记者解释,如果把钢贸企业的发展构架比作是一个金字塔形,那么最底层应该是企业主营的钢材产品,中间是产业链的延伸,最高层就是要用金融的工具来整合社会资源。

    然而,随着钢贸企业转战金融投资领域,新的猜想又来了:企业家以投资人的身份拥抱资本市场,会产生怎样的化学反应?

    李强认为,首先,是战略的重新定位。对于企业家来说,讲究深耕细做活计,而成功的投资人虽然也需要耐心和恒心,但能否最大程度地提高资本效率则成了丈量成败的最首要标杆。对于习惯做实业的钢贸企业能否尽快在战略上完成这种思路上的转变,是成功转型的第一步。

    其次,是身份角色的转换。在投资创业企业的过程中,企业所应尽的责任不应仅仅只是为带来资金,还要做好帮助企业做好公司治理、制定战略发展策略、完善公司结构等方方面面的工作。如何做到即帮助企业发展又不喧宾夺主,也是长期以来习惯于扮演核心角色的企业家们所应认识和考虑的。

    与此同时,来自市场的考验同样严峻。随着国内投资市场的火热,金融投资行业竞争已经发展到了白热化的程度,随之而来的就是投资成本提升、市盈率过高等现实的问题,而市场自身的新陈代谢也必然会加速行业的淘汰进程。

    尽管有重重的谜题等待揭晓答案,但是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在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资本投资的舞台会有更多的钢贸企业家的身影来到这里,跳起资本的舞蹈。

 

责任编辑:芯彤

 

中日物流合作联盟
  • 联盟简介
  • 组织机构
  • 专业委员会
  • 专家委员会
  • 秘书处
  • 中日物流研究联盟
  • 联盟简介
  • 组织机构
  • 专业委员会
  • 专家委员会
  • 秘书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