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万吨产能成钢企‘生死线’”。工业和信息化部12日在大连召开的全国钢铁工业座谈会上公布了《钢铁行业生产经营规范条件》(下称《条件》,全文见今日3版),这是《条件》正式划定的钢企准入门槛。与此同时,工信部部长李毅中表示,由于钢铁产能释放过快,预计今年中国钢产量将达6.2亿--6.3亿吨,再创历史新高。
工艺装备依然是衡量钢企最重要的标尺之一。《条件》规定,2005年7月以前所建高炉有效容积需达400立方以上,转炉、电炉公称容量30吨以上;2005年7月《钢铁产业发展政策》颁布实施后建设改造的高炉,有效容积需达1000立方及以上,转炉公称容量120吨及以上,电炉公称容量70吨及以上。
对于业内争议最大的生产规模问题,《条件》给出的标准是:2009年普钢企业粗钢产量100万吨及以上,特钢企业30万吨及以上,且合金钢比大于60%(不含合金钢比100%的高速钢、工模具钢等专业化企业)。与去年12月发布的“征求意见稿”相比,特钢企业门槛由50万吨下降到了30万吨。
除了对环评审批、环保设备安装等做出规定外,《条件》规定,钢铁企业吨钢污水排放量不超过2立方米,吨钢烟粉尘排放量不超过1千克,吨钢二氧化硫排放量不超过1.8千克。高炉工序能耗小于或等于446千克标煤/吨,转炉工序能耗小于或等于0千克标煤/吨。
虽然钢铁行业正在努力执行结构调整、淘汰落后产能政策,但年内钢铁产能获得控制已经宣告无法实现。在当天的会议上,李毅中表示,由于钢铁产能释放过快,预计今年中国钢产量将达6.2亿--6.3亿吨,再创历史新高。
李毅中说,今年前5个月产钢2.69亿吨,同比增长23.8%。6月份以来,虽然日均单产有所下降,但预计全年钢产量会在去年创纪录的5.68亿吨基础上增加10%左右,再创历史新高。面对高价原料、低价钢材,部分钢铁企业已出现亏损,如不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将会影响钢铁行业来之不易的回升向好局面。但是,在产能过剩的同时,钢铁固定资产投资还在增长。
据介绍,今年1--5月,钢铁固定资产投资高达1356亿元,同比增长了13.8%。据了解,仍有一批扩能项目在紧锣密鼓的建设中。
据业内人士表示,《条件》虽然对准入门槛做出明确限制,但由于可让不具备规范条件的企业“按照规范条件要求进行整改”,因此,预计相关企业的“改造升级”还将造成产能事实上的进一步扩大。“对于民营企业来说,装备工艺不达标就将被列入淘汰之列,因此,争取以改造升级的形式扩大规模,达到产业政策标准,是他们得以继续生存的必由之路。”一位钢铁业内权威专家对记者表示,产能控制的困难实际上超出市场想像。
责任编辑:芯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