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钢铁行业经过近二十年的高速发展后,现在所面临的供求矛盾、产业结构、人员素质、社会责任等问题已日趋明显,同时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及国际贸易争端的日益增多,中国钢铁行业的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阻碍和困惑。
以下几个方面是钢铁产业的历史及发展过程中造成的一系列问题:
产业发展过快,导致人才需求膨胀。由于钢铁行业迅猛发展,市场大、门坎低、利润高,促使中国钢铁行业在近二十年得到了高速的发展,尤其是受到前几年钢铁行业暴利驱使,使得产业迅速壮大,无序的扩张导致了人才需求呈几何倍数的增长,远远高出现有的人才培养能力。
企业受利益驱使,缺乏对人才系统的培训和培养。绝大多数钢铁企业受市场利益驱使,没有从企业发展的长远目标出发,而只重视眼前的产能和效益,重视挖人才,忽视培养人才;重视员工的绩效,忽视员工的培训,致使现有的从业人员素质难以得到持续提高。
行业缺少专业培训机构。目前,国内针对钢铁行业的中高层教育和培训机构太少,除了几所高级职业学院外,几乎没有其他培训机构。
缺乏完善的钢铁人才流通渠道。国内目前还没有一家专业的大型钢铁人才交流机构,即使是现有的一些钢铁行业招聘会,也是凤毛麟角,根据钢铁企业提供的信息,其招聘效果远远达不到企业的要求和需求。具体原因是中高层人才不会去,低层次的技工或人才又去不了。目前,中高层人才的流动主要通过三种途径:通过朋友的介绍、自身社会关系、其他企业直接聘请。低层次的技工和人才由于既受工作生产影响,钢铁企业很少休息时间,又因自身经济能力有限,也不可能奔走在这些招聘会之间。因此很多钢铁行业的现场招聘会,如果缺乏影响力或者缺乏宣传,实际上仅仅是钢铁企业的一个聚会。
主导从业者的文化素质偏低。钢铁贸易是传统行业,缺乏核心技术。大多都是在农村从事生产劳动的农民为主要生产力的劳动密集型行业,根据笔者对上海钢贸行业的观察发现,相当一部分从业高层人员来自农村,文化程度在高中以下。
众所周知,未来社会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面对国内钢铁日趋明显的供求矛盾、北美和欧洲灾难性的贸易壁垒、加入WTO后的市场逐渐开放等,中国钢铁行业的人力资源和管理现状实在是令人堪忧。面对严峻的形势,笔者呼吁行业组织要对钢铁企业人力资源进行有序的引导和开发,呼吁钢铁企业不仅要充分认识到人才的重要性,更需要加深对人力资源部门的认识、理解和管理。
责任编辑:芯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