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国钢铁行业处于“产量增加,消费增加,利润降低”的状态,其主要实质原因是钢铁企业多而分散。相当一部分中小钢企经营行为具有投机性。在市场行情较为有利时,保存着较高的开工率;在市场低迷时,减产或停产来规避风险。从而对整个钢材市场、废钢市场的健康发展有很大的杀伤力。
据钢铁协会分析师迟京东分析,从2000~2010年,42家100万吨以上规模的钢铁企业产量比重由82.6%降为54.4%,73家钢协会员钢铁企业产量所占的比重由93.9%降为68.9%,而国有及控股钢铁企业产量所占的比重也由92%降为59%,这说明近10年来大量新建钢铁企业特别是中小钢铁企业大发展。
从我国近年粗钢产量的统计数据分析,2007年全国粗钢产量为4.89亿吨,其中重点统计之外的产量为1.01亿吨;2008年全国粗钢产量为5.12亿吨,其中重点统计之外的产量为1.2亿吨;2009年全国粗钢产量5.68亿吨,其中重点统计之外的产量为1.02亿吨;2010年全国粗钢产量为6.267亿吨,其中重点统计之外的产量为0.865亿吨。从以上数据来看,一是国家重点统计之外的粗钢产量很大,中小钢铁企业众多不可忽视。其次,近几年来重点统计之外的产量有逐年降低的趋势,淘汰落后产能工作已经初见成效。
大部分地区的中小钢厂,多是短流程钢铁生产,只能冶炼废钢,并且以生产建筑钢材为主,绝大多数企业的产品技术含量较低,消耗了大量的废钢资源。正如中国再生资源系统专家林家冲前段时间文章中指出的:大批中小钢铁企业的出现不仅干扰了我国钢铁市场,也影响着国内钢铁原料市场特别是废钢市场的正常运转“数量众多的中小钢企是争吃废钢的‘主力军’。产能达1000多万吨的中小冶炼企业和不计其数的翻砂铸造厂,他们使用中频电炉、冲天炉,日夜不停地与大钢厂争抢废钢,这就是造成我国废钢资源紧缺的根本原因。”
据东北辽沈地区反映,由于地方中小电炉钢厂采购废钢无需票证,没有增值税的问题,比重点钢企废钢采购价格相差200~300元/吨。而辽阳地区中小钢厂每天消耗废钢3500吨,比东北特钢集团日消耗废钢数量都大。
据西南重庆地区反映,长寿区某金属制品厂,有2台40吨中频炉,4台12吨中频炉,每天采购2700多吨废钢。主要生产螺纹钢、盘圆钢,年产钢材近90万吨。另外还有分别位于重庆的涪陵区、璧山县及川渝交界泸州市的三家小钢厂,产能分别从几万吨到十几万吨不等。而就这4家小钢厂每天就要采购4000吨废钢,每个月要吃掉近10万吨废钢,消耗了该地区大量的废钢资源。
此类问题在湖南黄石、湖北衡阳、四川成都及云南昆明等地区都曾有反映,随着各地节能减排任务逐步落实,各地废钢市场的资源情况略有不同变化,但废钢市场可供资源紧缺状况依旧没有大的改善。
中小钢企税负低、成本低,重点钢企难与其攀比。相当多的中小钢企是落后产能的拥有者。从成本构成角度看,虽然落后产能产品消耗高于先进产能,但是中小钢企具有总体投资少,分摊成本低和人工费用低的特点,而且中小钢企所承担的环保、节能等社会成本较低,甚至不承担任何社会发展成本。部分地区地方中小钢企的平均税负远低于大型钢企的税负,最大差距达到30%以上。甚至有些中小钢企自已设废钢回收公司,由自家的回收公司给自家钢企开票做进项抵扣,采用多种手法逃避或减少缴纳国家正常税收。“非国标钢材”流通于市,给建筑设施遗留下隐患。2011年,全国要确保1000万套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任务落地,工程将刺激建筑钢材需求增加。建材市场需求加大,为中小钢企产品增加了销路。据业内人士透露,在西安建筑市场有些施工方有个“公开的秘密”叫“按比例混入”法,就是说,如果一根梁柱使用20根钢筋,那么就往里面混入1/4的“非国标钢材”,目前这些“非国标钢材”在市面上的价格要比正规国标钢材低300~400元/吨。一幢普通的居民楼,所需钢筋一般在300吨左右,就算每吨省300元,这一笔就能省近10万元。有的中小钢企假冒重点钢企产品混进钢材市场;有的钢企疏通关系,产品挂上“免检”标牌。
抬高采购价格,干扰废钢市场正常运作。有些中小钢企采取不上税或少上税,钢材产品加大负公差等手段,致使产品低于市场价格出售,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为了满足生产的急需,他们采购废钢价格高于市场正常价格200元/吨左右,将市场上新的边角废钢、易加工入炉的好废钢收购入厂。中小钢企大都是以现金方式结算,优于大中型钢企的银行承兑付款方式。从而使重点大中型钢企及废钢加工配送企业的正常采购、正常经营受到严重干扰。
国家多年来三令五申取缔小钢厂,关闭落后产能的钢厂,偏偏在一些地区,这类企业却生命力很旺盛,这些小钢厂仍有市场。2010年工信部下发的《钢铁行业生产经营规范条件》对钢铁企业在环保、能耗、生产规模等方面确立新规。但是,近年来这些小钢厂以“高耗能、高污染、低质量、低成本”采取一些不规范行为和手段,与重点钢企争市场。为保证废钢市场正常运行,为钢企提供充足的合格废钢,纯净废钢,节约原生矿资源,认真落实中央淘汰落后产能指标任务很关键。
近年来,我国淘汰落后产能的力度不断加大,温总理曾在全国节能减排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强调:必须采取“铁的手腕”淘汰落后产能。“此前,七部委的调查小组已经从4月中旬开始,对全国各省市2010年淘汰落后产能工作进行考核。如果发现不实或者虚报的情况将进行查处。”工信部党组成员朱宏任总工程师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2011年,涉及淘汰落后产能的18个工业行业中,有10个行业的目标任务比2010年有较大的增加,其中钢铁行业2011年需要淘汰的炼铁产能有所减少,淘汰的炼钢产能增加了1500万吨左右。
希望各地认真落实中央下达的指标,改变“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局面。改变当前社会废钢铁行业的散乱状况,保证废钢市场健康发展,建立全社会的、有序的废钢铁加工配送体系,与钢铁生产配套发展。
责任编辑:芯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