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业是湖里区现代服务业的支柱产业之一。目前,全市2000多家物流企业,有半数以上落户湖里,随着TNT、中外运敦豪等知名物流企业进驻,湖里物流产业的集聚效应逐步凸显。在成为全省最大的物流平台之后,湖里区又有了新的目标,现在,湖里正力争打造成海峡西岸最大的物流中心。
打下扎实深厚产业基础
湖里区政府副巡视员钟伟东表示, 湖里区发展临港物流业具备四个优势,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扎实深厚的产业基础,弥足珍贵的发展空间和优质高效的政府服务。“可以说,厦门市进出岛的门户都在湖里区。”这里拥有海港、空港、陆路三位一体的交通枢纽优势,囊括厦门大桥、海沧大桥、集美大桥、杏林大桥、BRT快速公路与年底即将通车的翔安隧道一起构成快速的出岛通道,并依托福厦、厦漳、厦龙等高速公路将触角伸向四面八方,由于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加上对外开放的程度不断扩大,为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另外,经过20多年的开发和建设,湖里区已经打下了扎实深厚的产业基础,全区的工业总产值占全市的1/3,GDP占全市的1/4,财政收入突破40亿元。并形成了电子信息、机械制造、纺织服装等几大配套产业群,为物流业的发展进一步夯实了基础。
目前,物流产业已经成为湖里区现代服务业的支柱产业,全区共有物流企业1000多家,分布在东渡、保税区、航空港一线,其产值已经占湖里区GDP的近10%。
做大做强专业物流园区
“在做大临港物流业方面,湖里区目前的工作重点是,充分发挥区域优势,加强与‘两港两区’和‘区港联动’的对接配套,推进殿前旗山物流园建设,大力培育引进专业物流配送企业,构筑区域性商品分拨中心,做大做强专业物 流园区,完善物流生活服务区。”钟伟东介绍说。
具体而言,湖里区将支持厦门现代物流园区向专业化方向发展,协调理顺税收分享和转移支付机制;完善与港口物流业相配套的供应链服务、中介服务和生活类服务,促进航空港周边现有利用率低土地资源的开发;凭借海、陆、空交通区位优势,规划建设高殿城市物流配送区;依托厦门现代物流园和高殿城市物流配送区,形成以第三方和第四方物流企业及供应链服务企业为主体的现代物流产业集群;着力打造湖里区临港贸易中心、航运服务中心,使物流业与临港服务业互相促进、共同发展。
钟伟东表示,新引进的物流企业 ,如果能对地方税收产生50万以上的,政府都有一整套的配套措施,还有包括企业上市,我们都有一些鼓励措施,就是企业从辅导到最后上市成功,区政府有400多万的扶持资金。
在把湖里打造成海峡西岸最大物流中心的道路上,湖里区委区政府仍在努力前行。钟伟东透露,接下来,他们准备邀请专家对湖里的物流产业基础和资源进行全面摸底,高起点规划物流产业发展。
湖里区政府将加大招商引资的力度,要把国内外优秀的物流企业都引到湖里区来,提高湖里区目前的物流产业的品位。
停车场搬出岛内 公司本部留在湖里
位于湖里寨上的琪顺运输有限公司是一家从事危险品运输的企业,从外地运输液化石油气到厦门是公司的主要业务之一,不过,随着厦门逐步进入天然气时代,公司的业务会受到影响吗?对此,这家企业的负责人并不担心,因为他们已经开始酝酿转型。
琪顺运输有限公司总经理林红旗说,他们现在在采购低温气体的罐,大概在八月份就会到货,到货以后他们就可以从事更多的项目,贸易方面他们今年刚批了危险品批发业务,所以他们又做批发又运输,拓展了其他方面的业务。
让林红旗更加欣喜的是,目前太古可口可乐公司有意向和他们签下运输二氧化碳的协议,这样一来,公司的年收入将增加约50%。
林红旗介绍说,他们能够拿到食品级的二氧化碳,达到可口可乐的要求的话,一年大概有550万到600万的运输收入,今年有了这个以后他们(年收入)可以超过千万。
随着业务拓展,林红旗准备把槽罐车停车场搬出岛内,不过,他依然会把公司本部留在湖里,因为这里独特的地理优势和良好的政策环境让他舍不得离开湖里。
责任编辑:杨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