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0年3月14日上午10时开始的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中外记者见面会上,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指出,目前世界经济形势复杂,中国必须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结构和管理好通胀预期三者的关系,避免经济二次探底。
经济结构调整须作艰苦努力
温家宝认为,虽然目前世界经济出现整体复苏的形势,但世界经济的主要矛盾和问题并没有完全消除,仍存较多在不确定因素。如一些主要经济体失业率居高不下;一些国家主权债务危机还在暴露,金融和财政还存在风险;大宗商品和主要货币的汇率不稳定。
温家宝认为,由于通胀的预期而使一些国家在政策的选择上产生困难,这些都有可能使经济复苏的形势出现反复,甚至二次探底。”
针对这种情况,温家宝指出,在中国经济仍离不开世界的前提下,中国虽然出现了经济的企稳回升,但是许多企业的经营状况还没有根本好转,它们主要靠政策的支撑。
上述情况反映出,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冲击在一定程度上讲,是对经济结构和发展方式的冲击,而调整结构和转变发展方式不是一个短期的过程,要作艰苦的努力。
温家宝强调,今年必须坚持把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结构放在重要位置,改变中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不协调和不可持续的问题。中国经济必须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结构和管理好通胀预期三者的关系。而在这三者之间,必须走出一条光明的路子。只有这样,才可能避免二次探底。
保持政策连续稳定
温家宝认为,在新增贷款规模巨大,部分城市房价居高不下的情况下,他非常担心经济泡沫的出现。他甚至认为,如果发生通货膨胀,再加上收入分配不公,以及贪污腐败,足以影响社会的稳定,甚至政权的巩固。
对于这一问题,温家宝认为,中国必须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也就是说要继续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以巩固经济企稳回升的大好形势。但同时,温家宝强调,要根据形势的变化增强政策的针对性和灵活性,把握好政策的方向、力度和效果。温家宝将这一策略概括为“谨慎和灵活”。
此外,温家宝还特别指出,在通胀预期加强的前提下,必须高度重视农业。因为农业不仅是整个经济的命脉,而且就今年来讲,关系经济的平稳较快发展,关系是否能够管好通胀预期。
努力实现外贸收支平衡
温家宝认为,目前全球贸易保护主义有所加重。在这一情况下,中国将努力实现国际收支基本平衡。
温家宝强调,他本人坚定支持自由贸易。要解决国际上针对中国的贸易保护主义措施,最重要的是要推进多哈回合的谈判,使多哈回合能够在公正、平衡的前提下建立一个合理的贸易秩序。
同时,温家宝还承诺,将采取措施扩大进口。他举例说,在去年在最困难的时候,中国曾向欧美派出多批采购团。他希望美欧也能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并放开高科技产品对中国出口,这样才有利于贸易平衡。
在吸引外资方面,温家宝表示将从法律上为外国企业在中国的经营创造一个公平的环境,而且使外国的企业能够享受同中国企业一样的公民待遇,如参与家电下乡、汽车以旧换新等刺激经济政策举措的招标。
针对“谷歌退出中国市场”等事件,温家宝还特别回应称,此前自己与外商接触不够紧密,希望今后多增加与外商接触,从而更好地听取意见,并使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的政策。
责任编辑:洛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