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大家对钢铁等行业限产的利弊争论不休的时候,我们暂时看到了限产引发的行业连锁反应,因国内需求下降引发的全球煤价下调,三大铁矿石巨头恐慌中下调矿价,这是今年实行季度定价以来,钢铁生产的主要原料铁矿石和炼焦煤首次出现定价下调。
近期,国内各地方政府为达到国家“十一五”规划的节能减排目标,对于钢铁等高耗能高污染的产业采取拉闸限电停产措施。
今年5月,全球粗钢产量创下金融危机后的最高月产量记录,不过6、7月份却出现了全球性的全面减产。用7月的粗钢产量对比5月产量,月度减产幅度大约有900万吨,其中中国就贡献了接近50%。
银河期货报告显示,河北、江苏、山东等主要的粗钢生产省份,都已经出现较大范围的限产或关停。而“我的钢铁网”资讯总监徐向春估算,月度减产幅度在10%左右则8--12月中国大致会减产2500万吨粗钢。
中国日渐严厉的“减排风暴”,正使各方不得不调整中国钢厂对上游原料的需求预期。6、7月份,钢铁行业出现全球性的全面减产,这导致煤炭协议价格全面下降。
近日,澳大利亚矿业巨头必和必拓与日本钢铁生产商达成协议,10月1日开始的新季度,炼焦煤价格将从7月--9月的225美元/吨,下调至209美元/吨。“此轮煤炭降价,中国减产因素功不可没。”中商流通生产力促进中心煤炭行业分析师李廷表示。
钢铁行业的限电减产风暴,至少会通过两条路径影响煤炭市场。
一位沙钢人士表示,粗钢产量减少的预期会直接打压钢厂对炼焦煤的采购需求,该公司8月份的铁矿石采购就比正常月份减少了100万吨,炼焦煤总体的采购量虽暂未大幅削减,但进口量已经比正常月份减少了一半左右。
实际上,中国的焦煤进口已经连续三个月出现下滑,7月焦煤进口315万吨,环比下降近17%。
信达证券的一份分析报告指出,根据当前钢铁行业淘汰落后产能的思路,再考虑到钢铁业能耗指标的下降,在今年生铁产量增长20%的前提下,预计全年焦煤的消耗量将减少666万吨。
第二条影响路径,是钢厂遭遇限电导致的电厂耗煤量的减少。钢铁作为中国最大的工业耗电大户,其耗电量占据全社会用电量的13%,钢厂的大幅度减产,势必将影响到电厂的电煤需求。
信达证券的一份分析报告估算,如果今年GDP煤耗下降4%,GDP增长9%,则煤炭需求量为31.6亿吨,较按2009年煤耗水平预测的煤炭需求量少了1.32亿吨。
实际上,受这一轮减排风暴影响,下游的需求动力不足,煤炭集散地的秦皇岛港动力煤报价已经连续数周小幅下调。秦皇岛港的煤库存也随之攀升至700多万吨,这一合理偏高的库存水平,在迎峰度夏的需求旺季并不多见。“当前煤炭市场的需求减少,是人为因素造成的需求减少,反映的并非市场的实质。”北京长贸咨询公司总经理黄腾说,当下市场关注的是,这种突击性限电限产的强效措施会持续多久。
季度协议价下调的,不仅仅是炼焦煤。
据了解,多家矿商开始向钢厂打探华北地区钢铁企业的实际减产情况。如火如荼的限产风暴终令一直高高在上的力拓、淡水河谷、必和必拓等三大矿商感到紧张。恐慌中国际矿业巨头力拓和必和必拓近日计划将四季度铁矿石协议价格下调13%至127美元/吨,巴西淡水河谷也计划将四季度铁矿石协议价格下调10%,至135美元/吨。
“三家都给我们打过电话,就想问问是不是真的减产了。”河北一家钢铁企业国贸人士向记者表示,自9月4日传出河北武安地区的停产消息后,日益扩散的减产范围终于引发了三大矿商的注意。从上周三周四开始,力拓、淡水河谷、必和必拓几大矿商的矿石销售人员开始密集致电他们在华北的钢厂客户。
此外,国内进口现货矿的成交冷清,也是让三大矿坐立不安的另一个因素。“能出的就在上周赶紧出了,出不去的现在只能捂着了。”一位山东日照的矿石贸易商说,山西、河北的钢企限产对出货量影响很大,价格出现松动,要货者少,现在贸易商只能普遍选择捂货不出。据了解,连日来进口矿市场成交量甚少,贸易商担心,短期内进口矿市场可能会继续走低。
但分析机构却并不认为此轮钢铁的减产潮会实质性地打压矿石需求。“我的钢铁”网资讯总监徐向春在由五矿期货主办的“中国钢铁期货高峰论坛”上表示,冲刺“十一五”减排目标的限产大潮很可能呈现前紧后松的趋势,对铁矿石价格不会产生实质性的打压。
责任编辑:芯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