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银行最近表示,根据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和我国国际收支状况,要进一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这标志着,人民币汇率改革又迈出了重要步伐。
着眼于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完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意义重大。浮动汇率可灵活调节内外部比价,有助于引导资源向服务业等内需部门配置,推动产业升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减少贸易不平衡和经济对出口的过度依赖;有利于增强宏观调控的主动性和有效性,抑制通货膨胀和资产泡沫,改善宏观调控能力;有利于实现互利共赢、长期合作和共同发展,维护有利于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机遇期和国际经贸环境。
当前,也是进一步推进人民币汇率改革的有利时机。
一是全球经济逐步复苏,我国经济回升向好的基础进一步巩固,经济运行已趋于平稳,这为进一步推进汇改提供了有利的契机。经济复苏态势明确,政策需要回归常态。同时,我国国际收支状况明显改善,为进一步推进汇改奠定了很好的基础。2009年以来,中国贸易结构不断调整和完善,特别是贸易顺差大幅度减少,经常项目平衡的进一步改善,为人民币汇率的基本稳定创造了很好的条件。
二是我国正在加快经济结构调整、转变发展方式,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使得这一任务更加重要和紧迫。而汇率是调结构的重要手段,有利于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汇率作为一种市场价格,是市场资源配置的基本信号。我国正处于优化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时期,迫切需要汇率机制发挥更大的作用。
三是进一步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实现双向浮动,是提高宏观调控的主动性和有效性的需要,可应对不同情景下的外部冲击。与美元紧密联动的状态,极大地限制了我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
四是当前国内外市场变化也为进一步推进汇改提供了比较合适的时间窗口。受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影响,美元显著升值,这为人民币与美元脱钩、增加人民币汇率弹性创造了最佳机会。当前,中国出口增速可能下滑、输入型通胀压力有所缓和、市场注意力由人民币汇率转向欧洲主权债务危机,恰好为人民币汇率机制弹性化提供了一个时间窗口。
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也是一个包容的持续的过程。准确把握改革的要义,需要明确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明确要参考一篮子货币而不是单一美元来看待人民币汇率水平;二是人民币汇率不会出现大幅波动;三是要发挥汇率政策与其他政策的相互配合作用,以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四是要力求使汇改可能带来的负面冲击最小化。
在人民币汇率管理和调节中要注意采取渐进方式,为企业结构调整留出相应的时间,使企业逐步消化人民币汇率浮动的影响,促进产业有序转移和升级,保持我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总体竞争力,引导就业更多向服务业转移。
责任编辑:芯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