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分59秒12!当计时器上的时间停留在这一刻,2010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现代物流比赛的现场爆发出一阵热烈的掌声,包括裁判、仲裁和赛项负责人在内的所有在场人员的精神都为之一振,同时也在心里松了一口气:“终于有参赛队在规定时间内顺利完成比赛了,看来题目的难度还是可以的。”
“如果没有队伍超常发挥,第一名看来就是他们了。”一位裁判预测说。虽然这个时候比赛还没结束,但这支第一个完成比赛的队伍,已经成为大家眼中的冠军了。
“这是哪个队?是哪个学校的呀?”因为比赛过程实行匿名制,一时间,这个问题成为了所有人的疑问。
“问到了,26号是山东代表队。三名队员是一个学校的,叫潍坊市商业学校。”一位出去询问情况的人回来反馈说。“潍坊商校?以前从来没听说过这个学校。看来真是杀出来的一匹‘黑马’。”现代物流赛项执委会副主任邵清东感叹地说。
作为该赛项技术支持单位北京络捷斯特科技有限公司的总经理,因为承担着教授比赛软件使用方法的责任,所以他在赛前与绝大多数的参赛队伍都有过不同程度的接触。但显然,对于这匹‘黑马’,他也一无所知。
于是,潍坊商校以“黑马”的姿态,成为一所颇具神秘色彩的学校。
但是,对于外界所传的“黑马”这一叫法,潍坊市商业学校主管教学的副校长李升全,非但不觉得高兴,反而在话语中透出一丝不悦:“完成赛程后,好多人都说我们是‘黑马’,可我们自己并不这样认为。事实上,在比赛前,根据我们先前练习的情况,我们对于能够顺利完成比赛可以说有十足的信心和把握。其他人只是不了解我们的实力,才觉得我们是在比赛中超常发挥,突然冒出来的。”
李升全坦言,作为第26个出场比赛的队伍,潍坊商校紧跟在东道主天津队之后。“说实话,得知主办学校的队伍都没有能够完成比赛时,我们心里也替自己捏了一把汗。但赛前,我们反复进行过测试,对于完成比赛我们的底气还是有的。”李升全说,“练习的时候,三名队员一般在17分钟左右就能完成比赛。但比赛结果却用了19分59秒,对于这样的成绩我还觉得有些遗憾。”
虽然已经将第一名收入囊中,但显然,李升全对比赛成绩并不甚满意,“如果不是练习和正式比赛时所用货箱的数量和规格有所差异,我们的成绩应该能更好一些。”
他介绍说,潍坊商校之所以能够独立组队代表山东省参加此次技能大赛,得益于4月份举办的全省选拔赛上,学校的突出表现。“一方面,山东中职院校中开设物流专业的学校并不是很多,更重要的是,在省赛上我们学校的这支队伍与第二名相比有较大幅度的领先,优势非常明显,最后就决定由我们一个学校单独组队代表省里参赛。”
在李升全看来,潍坊商校之所以能够在这次比赛中拔得头筹,并非像很多人想像的那样只是一时的超水平发挥,可以说是实至名归。这一方面源自赛前的充分准备,更重要是,学校一贯以来在物流实践教学方面所积累起的雄厚实力。
“赛前,我们对试用软件进行过反复的练习和使用,对各个操作环节也进行了无数次操练,学生的技术是绝对过硬的。”李升全介绍说,考虑到学校的实训室场地较小,怕学生练起来没有感觉,学校还特意借用了一家合作企业的新仓库,进行了一个多月的强化练习,使学生的技能水平在赛前又有了一次跃升。
事实上,这一切也并非只是临时抱佛脚。潍坊商校在物流专业建设方面,一直都下了颇多的气力,不管是在办学条件,还是师资方面都相对比较成熟,“这其实才是我们在大赛中之所以能够夺冠的关键,也是最根本的因素。”
据介绍,早在2003年,潍坊市提出要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打造半岛物流城时,潍坊商校就瞄准这一点,果断地率先开设了物流专业。因为切合当地的产业发展实际,该专业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2004年即投入500万元的财政资金,用于物流实训基地建设。随后几年又多次追加投入,目前,仅物流实训项目一项的投入,就已经高达一千多万元。学校除了拥有综合物流实训基地,还建成了各分项的实验室。
除此之外,学校在师资培养方面也下了大工夫,先后多次派物流专业相关教师,前往台湾及国外物流发展水平较高地区和国家进行学习和培训。在此过程中,学校的教学理念也得到不断的调整和完善。
“我们目前的师资水平和教学设置,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在全国的中职院校中都是数得着的。整个团队完全可以满足中职物流专业理论和实践教学的需要。”李升全说,这次参赛的三名学生所展现出来的技能水平,只是学校实践教学成果的一个缩影。“为了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很注意将学习内容和实训相结合。目前实践和理论教学的比已经超过了1:1。这种交互式边学边练的培养方法,也被实践证明是最适合中职院校培养实际的。”
责任编辑:芯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