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秦藤供应链研究所
孙前进物流研究室
010-6543-6703 cnjpetr2009@126.com
公路水路交通“十一五”人才工作规划

为贯彻落实全国人才工作会议和全国科技大会精神,不断推进交通行业人才资源开发与管理工作,造就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较高的交通人才队伍,为实现公路水路交通又快又好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制定本规划。

 

一、交通人才资源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交通人才资源现状

 

“十五”以来,随着我国教育事业和交通事业的快速发展,人才资源开发与管理工作的不断加强,交通发展的人才保障与智力支持能力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高,总体上体现为:人才资源总量不断增加,人才队伍结构明显改善,人才队伍素质不断提高,人才管理机制逐步完善。

 

1.人才总量不断增加

 

2005年,公路水路交通行业具有中等职业教育及以上文化程度或学历层次、初级及以上技术职称或技工等级的各类专门人才约400万人,约占交通行业各类从业人员总数的10%,极大地改变了改革开放初期交通行业人才总量严重不足的现象。

 

2.人才结构日趋合理

 

交通行业的人才队伍结构得到了明显改善,断层、断档和失衡现象有一定好转。“十五”期间,交通部机关具有研究生及以上学历人员比例提高了近20个百分点,大专及以下学历人员比例降低了近9个百分点,一大批学历层次较高、专业知识深厚、管理经验丰富的年轻干部走上各级领导岗位,大大提高了政府部门的行政能力。部直属单位具有高级职称的人员中45岁以下人员已占57.4%,许多青年人才脱颖而出,已成为交通事业发展的骨干力量。

 

地方交通系统和交通企业职工队伍中专业技术人才和技能人才所占比例和学历层次明显提高,平均年龄降低,人才断层问题得到了初步解决,一大批优秀的青年人才已成为教学、科研和生产的主力。

 

3.人才队伍的业务素质和能力明显提高

 

交通事业的持续快速发展吸引了大批优秀人才投身于交通事业,为交通行业增添了新生力量。部党组高度重视人才队伍建设,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在职学历教育和短期培训等有效措施,提高了人才队伍的政治素质、道德修养和业务能力。交通行业各部门注重在实践中培养和锻炼人才,加快了青年人才的成长,促进了全行业人才队伍素质和能力的普遍提高。

 

4.人才管理机制不断完善

 

  随着国家经济体制和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交通行业从政府部门到企事业单位,人才引进的方式和机制已发生了很大变化,法制化、规范化、市场化进程明显加快,交通行业人才培养渠道不断拓展,人才培养的保障机制逐渐完善。

 

(二)人才队伍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尽管交通行业的人才资源开发与管理工作得到了足够的重视和发展,但仍存在着许多与交通事业健康发展不相适应的薄弱环节。

 

1.人才资源短缺问题仍较严重

 

一是高层次人才短缺。目前交通行业在国内外有较高知名度和较大影响力的高级专家很少,而且后继乏人,与交通事业的大发展及其所处的地位极不相称。二是发展快的领域专业技术人才明显不足。公路建设中勘测、设计、施工、监理等方面的人才不能满足需要,给工程建设质量和安全留下了较大的隐患。三是技能型人才严重短缺。公路运输与公路养护、水上运输、港口、公路工程与航务工程等专业和工种人才供需缺口很大。四是人才资源分布不均衡。中西部地区尤其是西部地区人才普遍不足;基层单位和小型企业人才匮乏,制约了这些单位的发展。

 

2.人才队伍素质和能力不能适应交通快速发展的需求

 

专业技术和技能人才的学历和职称仍然偏低;人才队伍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尤其是创新能力与交通快速发展的实际需求还存在较大差距。

 

3.人才开发与管理还存在体制性障碍

 

  人才引进在一些方面还受到户籍、身份等方面的政策性限制;人才培养在经费、时间等方面缺乏长效保障机制;选人用人机制不够健全;人才评价体系还不完善。

 

二、人才工作面临的形势要求

 

 “十一五”时期,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交通发展目标的关键时期,交通人才资源保障与智力支持将面临新的形势和要求。

 

(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交通又快又好发展,要求全面提升人才资源保障和智力支持的能力

 

  交通要发展,人才是关键。实现公路水路交通又快又好发展,关键是要造就一批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较高的人才队伍,在现有人才资源基础上增加人才数量、完善人才结构、提高人才素质。这就要求人才工作要围绕交通发展大局及其中心工作,加强人才资源开发与管理,全面提升人才资源保障和智力支持能力。

 

(二)建设创新型交通行业,解决交通改革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和突出矛盾,要求加快高层次、高技能创新人才的培养

 

  高层次、高技能人才在交通改革与发展中地位重要、作用突出。面临我国公路水路交通改革与发展出现的大量新情况、新问题,必须依靠具有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高层次、高技能创新人才,运用他们的聪明才智破难题、攻难关。要围绕交通改革与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和突出矛盾,把高层次、高技能创新人才队伍建设摆上重要位置,加大培养力度,提高培养效果。

 

(三)保证交通工程质量,提高运输服务水平,要求大力加强基层单位的专门人才队伍的建设

 

  交通行业是一个劳动密集型行业,从业人员中90%以上在交通建设和运输服务等一线工作,其素质和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交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而基层单位是行业人才保障最薄弱的环节,必须大力进行充实和培养。

 

(四)实施西部大开发和中部崛起战略,要求重点支持中西部地区交通人才队伍的建设

 

  要针对中西部地区工作条件艰苦、人才引进困难、容易流失的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倾斜政策,创造良好的人才环境,鼓励和吸引各类人才到中西部地区建功立业,支持中西部地区引进急需人才、稳定现有人才、培养民族人才。提倡和引导东部发达地区为中西部地区的人才培养和智力支持提供服务。

 

(五)适应人才资源配置市场化趋势,要求交通行业树立大人才观,着眼于国内国际市场人才资源开发

 

  随着市场化、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和交通事业快速发展对人才的大量需求,要求交通行业必须在完善人才机制和改善人才环境方面下功夫,坚持以人为本,建立健全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人才选拔、培养、引进、使用、评价机制,营造有利于人才成长的环境,让全社会及海内外的优秀人才为交通发展贡献才华和智慧。

 

三、人才工作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及总体目标

 

(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十一五”交通人才工作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和人才观,以实现交通人才快速成长为目标,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重点,不断优化人才结构,提升人才素质,健全人才机制,改善人才环境,造就一支数量足、能力强、素质高、作风硬的交通人才队伍,为实现公路水路交通又快又好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交通人才工作坚持以下基本原则:

 

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党管人才主要是管宏观、管政策、管协调、管服务。各级党政主要负责同志要树立强烈的人才意识,善于发现人才、培养人才、集聚人才、服务人才,做到知人善任、唯才是举、广纳群贤,实行人才管理与人才服务并重。

 

坚持整体推进原则。坚持管理人才、技术人才和技能人才三支队伍建设一起抓,注重三支人才队伍建设的整体推进,着重培养造就一大批适应现代交通建设的高层次和高技能人才,带动整个交通行业人才队伍的建设。

 

坚持分类指导原则。针对管理人才、技术人才和技能人才等各类人才的不同特点和成长规律,实行分类指导。抓住人才培养、引进和使用三个关键环节,创新人才工作机制,改善人才成长的环境和条件,使各类人才各得其所、各尽其能。

 

坚持协调发展原则。紧密配合国家和行业重大战略的实施,采取有力措施,促进人才在区域、部门和单位之间的合理分布。尤其要重视和支持中西部地区、民族地区和基层单位交通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实现交通行业人才队伍建设的协调发展。

 

  坚持市场调节原则。适应市场经济特点,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人才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逐步发展和不断完善交通人才市场体系,强化人力资本观念,引导人才合理流动,推动人才资源的结构调整,实现人才资源优化和高效配置。

 

(二)总体目标

 

1.总体目标

 

2010年,加强交通人才开发与管理的机制保障体系、服务保障体系和安全保障体系建设,重点加强高层次、高技能和紧缺性人才培养,使人才资源保障和智力支持能力基本适应公路水路交通又快又好发展的需要。

 

2.具体目标

 

交通行业各类人才总量达到600万人,人才密度提高到12%,实现人才总量增长快于从业人员的增长。与此同时,人才队伍结构得到明显改善,人才队伍素质得到明显提高,人才资源分布得到合理调整,人才紧缺状况得到明显缓解。

 

逐步建立充分利用行业内外优质教育与培训资源的交通人才培养体系,健全交通行业与相关教育与培训机构之间的开放、合作机制,基本适应交通发展需求。

 

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加强人才管理机制研究,建立健全科学、规范、可行的人才培养、引进、评价和激励机制,优化人才工作和人才成长的环境和条件。

 

  加强交通人才服务体系建设,完善交通人才信息服务系统,丰富人才市场信息,扩充信息服务功能;建立交通行业高层次、高技能人才信息服务系统,强化对高层次和高技能人才的信息服务。

 

四、交通人才工作的主要任务

 

(一)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1.管理人才队伍建设

 

管理人才队伍建设主要是各级政府交通部门公务员和交通行业企事业单位领导干部队伍建设,重点是省级以上交通主管部门机关公务员和所属单位领导干部队伍建设。

 

按照服务型政府和法治型政府的要求,努力建设学习型机关、创新型机关、效能型机关、和谐型机关,提高机关公务员队伍的公共管理能力和依法行政能力。根据《公务员法》及中组部、人事部的培训规定和要求,加大公务员队伍法律知识、管理知识、现代经济知识和交通专业知识的培训力度,增强管理干部的创新意识和开拓意识,提升管理干部依法行政和履行岗位职责的能力。继续加大轮岗、交流、输送到重要岗位锻炼等方式,注重在艰苦、复杂环境和危难险重工作中培养锻炼公务员队伍,在实践中增长才干。按照“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加强政府机关工作人员的作风建设,增强公务员的服务意识,改进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率。

 

进一步加强部属单位领导班子的思想政治建设和业务能力建设,不断提高领导干部的政治思想素质和业务领导水平。以深入贯彻执行《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为重点,开展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的领导干部选拔任用、绩效考核评价和“能上能下”、权力运行监督制约、收入分配激励约束机制等课题的研究,不断改进干部考评的方式和手段,提高干部管理工作的前瞻性。继续推行和完善干部竞争(竞聘)上岗、领导干部任期制,使干部管理工作更科学、更有效。通过集中、全面、深入的考察和培养锻炼,建立一支数量充足、素质较高、结构合理的后备干部队伍。

 

2.技术人才队伍建设

 

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是交通人才队伍建设的重点和关键,具有战略意义。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交通事业又快又好发展的需要,不断创新机制,制定和实施促进优秀人才迅速成长的政策和措施。进一步实施交通部新世纪十百千人才培养工程,以重大建设项目和重点科研项目为依托,以交通行业技术研发中心和交通行业重点实验室为基地,经过五年的努力,造就50名左右在国内外有重大影响的交通科技领军人才,100名交通主干学科领域的青年拔尖人才,1000名有较高学术造诣的优秀青年科技人才,形成一批优秀的创新团队。要深化职称改革,完善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度,进一步探索改进考试、评审、考核、聘任等多种评价手段。

 

从人才培养入手,针对紧缺性人才和战略性人才的需求,设立专项奖学金,吸引优秀的学生进入交通类专业学习。加大宣传力度,吸引高校优秀毕业生到交通行业工作。妥善解决医疗保险、配偶就业、子女上学等问题,制定和实施吸引优秀留学人才和海外科技人才回国服务交通发展的具体办法。

 

3.技能人才队伍建设

 

  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技能人才工作的意见》(中办发[2006]15号)精神,根据交通行业和劳动力市场的实际需要,针对交通技能型人才短缺的矛盾,尽快启动“交通行业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工程”,重点组织对交通事业发展有重要影响的主干专业技能型紧缺人员的培养。要充分发掘现有各类培训机构的潜力,经过强化培训和实践锻炼,造就更多的高技能人才,并重点建设一批技能人才示范性培训基地。要通过评选行业技术能手等活动,树立先进典型,鼓励和推动更多的高技能人才快速成长。

 

(二)健全人才保障体系

 

1.创新人才机制保障体系

 

创新人才机制,是促进新时期人事人才工作快速发展并取得成效的重要保障。创新人才机制,关键是要抓住人才培养、引进、使用三个环节,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加快人才资源开发与管理的法制化、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进程。

 

1)创新人才培养机制

 

根据各类人才的不同特点,制定各类人才能力建设的标准框架,建立面向全行业的以能力为基础的各类人才培训和开发体系。要充分发挥交通行业各级培训机构的作用,实现资源共享、信息互通、优势互补,使培训教育资源最大限度地得到利用。

 

围绕人才资源的能力建设,创新人才培养机制,优化人才成长环境,努力提高人才的自主创新能力。一是要构建有利于创新人才培养和成长的保障机制,要以重大建设项目和重大科研项目为依托,让优秀青年人才在重大建设和科研实践中得到充分锻炼和快速成长,大力提高青年人才的创新能力,充分发挥青年人才的创新潜力,让年轻人早出成果、多出成果。二是要营造有利于创新人才敢于探索和勇于创新的文化环境,要倡导拼搏进取、自觉奉献的爱国精神,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的科学精神,团结协作、淡泊名利的团队精神。要倡导学术自由和民主,尊重个性,宽容失败,努力营造宽松和谐、健康向上的创新文化氛围。

 

2)创新人才吸引机制

 

按照“不求所在,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原则,打破户籍、部门、身份及地域界限,制定吸引国内外人才特别是高层次优秀人才到交通行业服务的具体办法和配套政策。既可以引进人才,也可以引进智力,还可以引进研究项目和成果。引进可以采用调动、聘用、借调、兼职、讲学、培训、科研等多种形式,壮大交通行业高层次优秀人才队伍,提高高层次优秀人才队伍实力。

 

3)创新人才使用机制

 

  要按照“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用当其时”的原则,为更多的年轻优秀人才提供发挥才能、体现价值的机会和舞台,形成优秀年轻人才脱颖而出的选人用人机制,最大程度激发人才队伍的内在活力。

 

4)建立有利于创新的人才评价机制

 

从规范职位分类与职业标准入手,研究并建立客观、公正、科学、合理、可行的,以业绩为依据,由品德、知识、能力等要素构成的,以量化指标为主的人才资源评价指标体系,并把是否有自主创新能力作为重要评价指标,为人才资源的科学管理提供准确的依据。

 

5)建立有效的人才激励机制

 

采取特殊政策和切实措施,对人才实行有效激励,进一步强化“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创造、尊重人才”的良好环境。要在加强精神鼓励和事业激励的同时重视物质奖励,积极鼓励管理、技术、知识等要素参与分配,对自主创新成果显著,取得重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人才予以重奖,实现按劳分配、效率优先、兼顾公平,使政策向贡献大、业绩突出的一线骨干倾斜,鼓励人们踏踏实实地在本职岗位上为交通发展多做贡献。

 

2.完善人才服务保障体系

 

建立和完善交通人才市场服务体系,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人才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引导人才资源的合理流动,推动人才资源的结构调整,实现人才资源优化和高效配置。

 

1)完善人才信息系统

 

不断规范和完善全国航海类专业毕业生就业协作组、全国公路交通类专业毕业生就业协作组的活动,增强凝聚力,扩大影响力,为会员和社会提供更为有效的服务。改造并整合现有交通人才信息系统,建立全国统一、多层次、分类型的交通人才资源信息网,扩充服务功能,定期发布交通人才的供求信息、政策信息和培训信息,使中国交通人才网成为全行业人才服务的共享平台。

 

2)畅通人才供求信息

 

逐步建立人才培养机构和人才使用部门之间的人才供求联系机制,为培训机构和用人单位提供信息服务。充分利用交通行业现行的统计渠道,建立交通人才统计制度,加强人才统计信息分析,掌握交通人才资源在总量、结构和分布等方面的基本状况和变化趋势,为主管部门研究制定人才规划和人才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3)加快与社会保障制度衔接

 

按照国家的统一部署,尽快将交通事业单位全部纳入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交通企业单位参加社会保障制度,消除人才流动的后顾之忧,促进人才资源的合理配置。

 

3.建立人才队伍稳定保障体系

 

1)建立人才身体健康保障体系

 

高级人才是交通事业发展的中流砥柱,是交通人才队伍的稀缺资源。要采取有效的减压措施和保健措施,努力改善他们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条件,解除或缓解他们目前存在的工作任务重、工作强度大,健康状况差等现象,使他们以强健的体魄、旺盛的精力投身工作,实现人才的可持续发展。

 

2)完善人才思想安全保障体系

 

从爱护人才、保护人才的角度出发,坚持以教育为主、预防为主、事前监督为主的原则,完善对干部的监督管理机制,使人才队伍思想过硬,在复杂的市场经济环境下,立得住、站得稳,真正成为交通行业领头人和骨干力量。

 

3)健全人才流动安全保障体系

 

  建立和健全高层次人才等重要人才的安全管理体制和安全管理办法,提高重要人才待遇,保障重要人才权益,高度重视和充分信任重要人才,做到事业留人,感情留人,适当的待遇留人,使高层次技术人才安心交通、热爱交通、献身交通。

 

五、加强人才工作的措施

 

(一)树立科学的人才观,转变人才工作的职能重点

 

认真贯彻落实全国人才工作会议和全国科技大会精神,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高度重视交通人才工作,把人才工作放到更加重要的战略位置,坚持“第一把手”抓“第一资源”,建立统分结合、齐抓共管的格局,形成抓人才工作的强大合力。各部门、各单位人事部门要更新观念,实现人才工作重点由从传统的部门人才管理向行业人才管理,单一的人事管理向人才资源开发、管理与服务工作并重转变。

 

(二)加强前期研究,为人才工作提供科学的决策支撑

 

以促进交通事业发展为根本出发点,“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积极筹划、超前打算”,着眼于人才资源总量增长、素质提高、结构优化、分布合理,针对人才资源保障与智力支持在人才体制、机制、环境和政策等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和突出矛盾,开展前瞻性研究,为人才工作提供科学的决策支撑。

 

(三)建立稳定的资金渠道,加大人才工作保障力度

 

尽快建立稳定的长效的资金渠道,不断加大对人才工作的投入力度。各级交通主管部门要根据人才工作实际需要,在财政预算中安排必要的资金用于人才资源开发与管理工作,支持高层次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紧缺性人才培养计划的实施。各级交通主管部门可继续沿用从交通规费中按1%比例足额提取教育经费;在重大建设和科研项目经费中,按规定要求提取教育培训经费;一般交通企业可按职工工资总额的1.5%的比例足额提取教育培训经费,从业人员要求高的交通企业可按2.5%的比例提取教育培训经费。积极引导和推动企业单位和社会组织加大对交通人才队伍建设的资金投入,努力创立具有交通行业特点的人才培养基金和优秀人才专项资助基金,为加快人才培养创造更加有利的条件。

 

(四)加强职业技术教育,推进技能人才队伍建设

 

根据交通行业和劳动力市场的实际需要,在公路、水路领域选择5-8个技能型培训项目,即汽车运用与维修、公路施工与养护、筑路机械操作与维护、港口装卸机械操作与维护、船舶驾驶(船舶操纵以及相关专业,工种)、轮机管理(船舶轮机工)等,有计划地实施“交通行业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工程”,并逐步扩大范围,推进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健康开展。要争取国家和有关部门在资金、政策等方面的重点支持,同时根据技能人才的特点和成长规律,研究制定技能人才的评价标准、新的培养模式及方式、激励措施和管理办法等。各地区各单位可根据各自的人才需求情况,把交通行业技能型人才培养纳入到交通教育培训发展规划之中,加大培养力度。以缓解目前全行业技能型人才紧缺状况。

 

(五)大力推进交通行业职业资格制度建设

 

针对交通行业中责任重大、专业性强的关键岗位建立国家职业资格制度,既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实现交通又快又好发展的需要,也是提高交通人才队伍整体素质的需要。根据部印发的《交通行业职业资格制度框架》,按照统筹规划、分步实施、急需先建的原则,尽快建立交通行业当前急需的职业资格,对关系到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关键岗位实行准入控制,使交通行业人才队伍素质不断提高,人才结构逐步合理,适应交通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六)加强人才统计工作,夯实人才工作的决策基础

 

要全面、系统、准确、及时掌握人才信息,把握人才总量、结构、素质和分布情况,为科学的人才决策提供保证。为此,要完善人才统计指标体系,制定符合交通实际的人才统计指标。要改进人才统计调查方法,界定人才统计的合理范围,确定人才统计的有效渠道,建立科学、规范、可行的交通人才统计调查制度。要加强人才统计分析工作,在搜集和整理基础统计数据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工和提炼出更便于直接使用的决策信息。

 

(七)加强交通文化建设,增强交通人才的凝聚力

 

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充分发挥先进文化的特有作用,继承交通行业的优良传统,弘扬交通行业的时代精神,构筑行业内部的和谐关系,增强整个行业的团队意识,激发交通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交通行业各部门、各单位要自觉开展文化建设,大力构建具有部门和单位特色并充分体现人本理念和人文关怀的人才管理文化和人才服务文化,增强交通行业人才队伍的集体观念和团队精神,提高交通行业人才队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为交通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

 

20061225

 

   资料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

   网址:http://www.moc.gov.cn/zhuzhan/jiaotongguihua/guojiaguihua/quanguojiaotong_HYGH/200712/t20071225_454918.html

 

责任编辑:薄晓      

中日物流合作联盟
  • 联盟简介
  • 组织机构
  • 专业委员会
  • 专家委员会
  • 秘书处
  • 中日物流研究联盟
  • 联盟简介
  • 组织机构
  • 专业委员会
  • 专家委员会
  • 秘书处
  • 中日物流与供应链研修班
  • 第二届中日物流与供应链管理师资研修班

    (2021年05月30日--06月04日)

  • 日本物流与供应链20讲(2020年第一期)

    (2020年11月21日始)

  • 北京秦藤物流沙龙
  • 关于发起举办“北京秦藤中日物流沙龙”的通告
  • 中日物流论坛
  • 中日商贸往来与物流体系建设研讨会

    (2016年03月27日)

  • 中日经贸关系发展与自贸区建设研讨会

    (2014年01月18日)

  • 中日经济往来与物流发展研讨会

    (2013年04月02日)

  • 中日经济交流与物流发展研讨会

    (2012年05月12日)

  • 中日冷链物流论坛
  • 第二届中日冷链物流国际论坛(2021)

         ---冷链物流体系建设及其技术设备

    (2021年10月29日--31日)

  • 第一届中日冷链物流发展国际论坛

         ---农产品 · 食品冷链物流与生活品质

    (2019年07月06--07日)

  • 中日物流与供应链研究论坛
  • 第一届中日物流与供应链研究国际论坛

           ---供应链研究与现代流通体系建设

    (2021年04月16--18日)

  • 中日农产品流通论坛
  • 第一届中日农产品流通国际论坛(2021)

    ---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建设及其技术设备

    (2021年08月00--0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