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秦藤供应链研究所
孙前进物流研究室
010-6543-6703 cnjpetr2009@126.com
上海外高桥保税物流园区:实施集约化经营战略

  上海外高桥保税物流园区是国务院批准的第一个区港联动试点项目,是国家促进国际港航产业与现代物流产业联动发展的先行先试示范区。2004年4月15日经海关总署联合验收小组验收通过,实施封关运作,享受我国保税区和出口加工区的相关政策,设定了国际中转、国际配送、国际采购和转口贸易四大功能,面积1.03平方公里,项目总投资为28亿元人民币。物流园区的建设以港口经济为导向、现代物流为主体、国际贸易为基础、开发节约型物流园区为目标,实施集约化经营战略,突出了货物在境内外快速流动、保税区与港区运营一体化和提高服务管理效率三个重点。
                     
    上海外高桥物流中心有限公司是上海外高桥保税物流园区的开发建设、生产营运、服务管理的主体,公司致力于区港联动政策应用完善和功能深化,加快园区的政策优势、功能优势和区位优势不断放大、辐射效应和带动作用不断增强。进区企业的业务量逐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园区的社会效益已初步显现。
                     
    我国以区港联动为载体建设保税物流园区是在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不断提升开放型经济规模和能级的过程。公司努力创新节约型的开发模式,不断探索土地、资本、政策、功能在统筹资源和整合利用最大化的路径,走出一条规模化开发、集约化经营、差异化竞争的发展道路,初步建成具有资源优化配置、功能定位科学、产业结构合理、环境友好型的国际化保税物流园区,不断提升发展自身、服务社会的经营理念,初步构建了物流园区、港区和国际、国内物流产业良性互动的和谐发展局面。
                     
  一、坚持节约型开发,提高资源利用率
                      
    按照“统一规划、功能定位、适度超前、协调发展”的建设方针,根据土地资源向优势产业集中、产业资本向优势项目集聚的原则,我们致力于在优化开发建设结构的基础上实现规模化的开发建设。突出三个重点结构的优化:
                     
    1.优化区港联动的产业结构、提高土地利用率。结合上海现阶段经济发展的特征和现行物流业的发展现状,参照国际自由港的产业布局和土地资源利用的经验,突出区港联动的产业结构优化,致力于产业布局的合理化、土地利用的精细化、土地产出规模的最大化,实现了土地开发的节约化。1.03平方公里的外高桥保税物流园区设计结构是实现集装箱年综合处理能力100万TEU。综合处理能力包括拆箱、拼箱、储存、计量、分拣、分拨、分销、分送等现代物流的临港增值服务。园区改变了在仓储物流业目前普遍存在着小而全的粗放式土地经营方式,据测算,物流园区要达到100万TEU的处理能力一般需要配置2~3平方公里土地。
                     
    2.优化平面布局、提高市场适应能力。区港联动试点项目的重大意义就在于区港优势的整合、产业优势的整合和集约经营的整合,促进港口货源向物流园区流动、政策向港口辐射,改变条块分割和管理上各自为政的运作环境。因此,区港之间的平面布局必须改变环节多、成本高、速度慢的局面,促进货物在境内外快速流动。
                     
    3.优化投入方式、提高产出能力。在园区的开发过程中,既要考虑土地的集约化经营,又要考虑投入产出的最佳组合方式。通过多渠道的融资方式,如在建工程抵押、提前出租、房产预售、合作开发等,形成统一规划、多元投入的局面,增强了滚动开发能力。同时进区企业由于资源的共享节约了投资、加快了资产周转率、缩短了投资回收期。同时公司建设的公共设施实现了利用最大化和规范有偿服务,从而确保了持久稳定的投资回报。开发公司与进区企业共同获得了资源共享的收益,为构筑双赢局面,增强园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坚持集约化经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现代物流的特征是国际资本、商品、技术、管理和人才的集成和创新,区港联动的试点就是要整合保税功能和口岸功能,构筑航运、港口、物流园区一体化运作平台。集约化经营的核心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通过功能的开发、资源的利用为物流企业提供更广泛的业务营运空间,通过价值链、作业链和供应链的共享服务,为货主在时间、地点、服务、对象上的选择提供更便利、更灵活的环境。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重点是在创新业务流程、创新监管模式、创新服务管理上下功夫,有效推动进区企业业务和效益的稳定增长。
                     
  (一)创新整合型国际中转业务模式
                      
    区港联动的功能为整合国际中转、转运和转口贸易相结合的复合型业务提供了操作平台。上海海关创新“一线放开、二线管住”的监管模式,一线以国际港航EDI为基础的舱单管理系统为主,二线以海关的H2000监管系统为主,实现了O字形向U字形监管模式的转变,通过对企业的仓库实施区域分离、账册分设、管理分类、远程监控、电子联网、风险查验,实现一库多用,提高了仓库的利用率,为国际物流在时间和空间上提供了多种转换方式,为不同流向的货物整合提供了物流解决方案。
                     
  (二)创新集约型国际采购业务
                      
    通过物流园区的政策应用和功能开发,可以依托长三角经济腹地的地理优势和上海国际枢纽港的口岸优势,由各供应商集中运至物流园区即实现货权的转移并取得退税凭证,便于国际物流供应商将跨国采购中的增值服务移师到物流园区,利用上海港航线密度高的优势,以园区为节点开展门到门的国际物流全程服务。
                     
  (三)创新节约型出口复进口业务
                      

    出口复进口业务以往大多通过香港、釜山、新加坡来完成,现在通过物流园区中转,不仅节约了时间,又降低了成本。同时在国家外汇管理局的支持下,率先解决了此业务模式中货物流和资金流不一致情况下,企业外汇的核销手续。
                     
  三、坚持管理高效率,提高优质服务水平
                     
  (一)建立标准化流程管理
                      
    园区由以货物监管为主转向企业监管,将企业生产和海关管理的所有环节细化和规范化,制定相应的标准化流程并在统一的信息平台上予以公布,满足客户及时供应的需求,降低物流企业的经营风险。
                     
  (二)构建多层次信息网络

                      
    建立集区港联动局域网、进区企业系统网、海关国检监管专用网和公共信息网四网合一的开放式信息系统,接口上海电子口岸数据平台,实现全面链接、全程全网、全球覆盖。局域网系统成为海关国检的监管系统有益的补充,海关通过局域网系统可实时了解企业在舱单管理下的货物动态信息,企业通过将自有的库管系统与局域网系统和海关国检的系统对接实现自管,由此构建出一个真正的既放得开又管得住的物流园区,实现“一次通关、一次查验、一次放行”。
                     
  (三)提供高效率服务管理
                      
    按照“人货分流”和“管理和服务合一”的原则,进区企业和政府管理部门的管理和办公都集中在围网之外、土地红线范围之内的综合商务区。政府设立一站式的服务平台,集中受理包括报检、报关、工商、税务、外汇、统计、银行、企业咨询等业务。建立集进出口、中转、风险管理等在内的全功能海关管理中心和业务受理中心,充分体现园区和口岸功能的一体化管理服务。
                     
  四、坚持项目引进高层次,推进产业集群化

                     
  (一)建立价值管理型客户管理机制
                      
    按照“功能定位、定向招商”的原则,在初步建立起项目备选库的基础上,实施针对性项目引进、培育个性化客户服务。在物流园区的招商引资和客户服务中实施基于价值管理的客户管理机制,以寻求产业发展和业务联动为目标,重点引进抗市场风险能力强、具有强大供应链管理能力和产业互动能力、经营全球物流网络的物流企业、采购企业,提高园区的资源利用率,降低整体的监管成本和服务成本。
                     
  (二)提升价值创造型客户服务理念
                      
    推行“开放、联盟、合作、繁荣”的园区文化,构建政府、开发商和物流企业紧密型的合作关系,增强政府的服务效能、开发商的管理效能、企业的创新效能。园区致力于建立高效、快捷、便利的口岸通关环境,在口岸管理部门的支持下,协助进区企业不断创造新的业务模式,利用其本土化优势和成本优势,与跨国公司结成全面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在货物流方面,完成其所需的国内、国际物流全程服务;在资金流方面,根据其需要完成资金结算程序。若是代理型则国内企业直接向境外收付汇,若是买断型则国内企业向物流企业收付汇。在提升物流企业供应链管理水平的同时,实现跨国公司和物流企业价值链的增长。通过协助进区企业创造价值,实现整个园区的规模经济环境。
                     
  (三)增强价值共生型辐射功能
                      
    为更好地服务于国际贸易和物流产业,我们致力于构建园区与周边区域和谐发展的格局,积极拓展与长三角地区、长江流域、沿海地区的多样化合作和联动方式,推动上海港的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拓展国际中转和转口业务的内涵,通过吸引异地转关货物、已清关货物共同拼箱的业务模式,为实现与国内其他地区合作提供了互惠共赢的途径。开展“保税运输、先进后报、集中结关”的业务模式,联结上海“5+1+1”监管区之间运行的区间物资调拨系统,并在此基础上将应用范围扩大到长三角地区和长江沿线,通过水水联运、水陆联运,实现物流园区与各地海关监管区的业务联动。积极配合大小洋山的业务联动,开展两区之间的水上穿梭巴士业务;积极联动沿海其他保税物流园区,推动外轮捎带国内已清关货物在园区的中转。
                     
  五、坚持科学发展观,推进现代物流产业和谐发展
                     
  (一)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
                      
    要吸引国际国内中转货选择上海港中转,必须在资源配置上适应国际中转的需求和上海港自身的特点。主要有几个方面:一是在航线资源方面,需要对外高桥港区的航线资源进行总体平衡,满足物流园区向全球范围内的港口及时配送的需要。二是在多式联运方面,开通物流园区同空港、铁路编组站、支线港口等的直通业务流程,实现海空、海铁、海江的全球联运。三是在政府管理方面,为推进区港一体化运作,需要按口岸物流产业的内在需求,整合口岸监管部门,形成统一的管理和信息平台,以实现对口岸物流的全程全网监管。
                     
  (二)发挥园区在物流运作中的平台作用
                      
    通过一线的完全放开,建立舱单管理系统,在物流园区内建立舱单管理和保税管理的双重管理体系,成为我国开放型经济中内循环和外循环的结合点。内循环中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是采用围网式、封闭化管理,是适应我国对外加工产业的发展需求,但若以直线式的进出口方式开展国际物流仍无法满足其全球化、多重性加工的需求。外循环联结我国的港口、保税物流园区、保税港和国外港口,是一个适应国际货物多国多地区快速整合需求的口岸物流平台,境外货物和境内视同境外的货物可在此环境中开展临港增值服务,并经整合后发送至新的目的港。物流园区作为内循环和外循环的连接点,为两种管理方式下的货物中转提供了综合处理平台,通过保税运输,将园区的物流链通过外循环延伸至国外和国内沿海沿江港口,通过内循环延伸至保税区、出口加工区、保税物流中心等海关特殊监管区。
                     
  (三)发挥政府在规划统筹中的主导作用
                      
    通过区港联动、区港一体化和城市化自由港三步走战略,建成与国际规则对接的、与中国开放经济的规模和能级相适应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化自由港。政府在自由港的建设进程中应发挥规划统筹的主导作用,即以完善功能配套为重点,推进产业布局的规划和调整;以离岸金融中心建设为重点,推进城市现代服务水平的完善和提高;以资源统筹、和谐发展为重点,推进自由港城市化建设;以体制创新为重点,推进自由港政府管理效率的提高,建成一个“低度行政管制、高度自主管理、加速货物流通、消除商务障碍”,人员、货物、资金、信息高度集成和开放的多功能区域。区港联动的先行先试为自由港建设提供了可行的方案。

 

责任编辑:文子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

中日物流合作联盟
  • 联盟简介
  • 组织机构
  • 专业委员会
  • 专家委员会
  • 秘书处
  • 中日物流研究联盟
  • 联盟简介
  • 组织机构
  • 专业委员会
  • 专家委员会
  • 秘书处
  • 中日物流与供应链研修班
  • 第二届中日物流与供应链管理师资研修班

    (2021年05月30日--06月04日)

  • 日本物流与供应链20讲(2020年第一期)

    (2020年11月21日始)

  • 北京秦藤物流沙龙
  • 关于发起举办“北京秦藤中日物流沙龙”的通告
  • 中日物流论坛
  • 中日商贸往来与物流体系建设研讨会

    (2016年03月27日)

  • 中日经贸关系发展与自贸区建设研讨会

    (2014年01月18日)

  • 中日经济往来与物流发展研讨会

    (2013年04月02日)

  • 中日经济交流与物流发展研讨会

    (2012年05月12日)

  • 中日冷链物流论坛
  • 第二届中日冷链物流国际论坛(2021)

         ---冷链物流体系建设及其技术设备

    (2021年10月29日--31日)

  • 第一届中日冷链物流发展国际论坛

         ---农产品 · 食品冷链物流与生活品质

    (2019年07月06--07日)

  • 中日物流与供应链研究论坛
  • 第一届中日物流与供应链研究国际论坛

           ---供应链研究与现代流通体系建设

    (2021年04月16--18日)

  • 中日农产品流通论坛
  • 第一届中日农产品流通国际论坛(2021)

    ---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建设及其技术设备

    (2021年08月00--0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