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务院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家发改委副主任杜鹰介绍了西部大开发的实施情况及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战略的主要任务、政策措施。他说,西部大开发10年来取得巨大成就,未来10年要上三大台阶。
十年发展成就巨大
杜鹰表示,西部大开发的10年是西部经济社会发展最快、城乡面貌变化最大、人民群众得到实惠最多,同时也是西部地区对全国的发展贡献最突出的10年。
一是西部地区经济增长速度一改滞后的局面,年均增长速度达到11.9%,主要宏观经济指标10年间都翻了一番以上。
二是基础设施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青藏铁路、西气东输、西电东送等标志性工程相继建成。铁路、公路通车里程分别是10年前的1.5倍和2.8倍,水电装机是10年前的近5倍。
三是生态建设规模空前,取得了巨大进展。10年间西部地区退耕还林2.4亿亩,退牧还草6.8亿亩,森林覆盖率从10年前的10.32%提高到现在的17.05%,提高了6.7个百分点。
四是社会事业取得长足进展。10年间,中央在西部地区先后组织了50多项社会事业专项建设项目,总投资达上千亿元,西部地区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社会保障和就业水平大大提高。
五是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明显提高。西部地区城乡居民的收入分别是10年前的2.7倍和2.3倍,10年前西部地区有5700万贫困人口,现在下降到2370万,减少近60%。同时东、中、西部地区之间互动合作关系向广度和深度进展,西部地区对内对外开放新格局初步形成。
西部地位独特
刚刚闭幕的中央西部大开发工作会议明确指出,西部大开发在我国区域协调发展总体战略中具有优先地位,在促进社会和谐中具有基础地位,在实现可持续发展中具有特殊地位。
谈及今后10年西部大开发的总体定位时,杜鹰说,对西部地区的三大定位源于四点理由。
第一,尽管西部地区10年来取得长足发展,但它仍然是短板。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东部地区相比仍然存在相当大的差距。如果西部地区不发展,全国的发展就无法实现;西部地区不实现现代化、不实现小康,全国的全面小康就不能实现。
第二,西部地区国土面积占全国的71.5%,陆地边境线长达1.8万公里,全国陆上边境线的82%在西部。西部地区又是少数民族集居区、边疆地区,还有相当一部分地区是贫困地区,全国75%的少数民族居住在西部地区,全国年收入在1196元以下的贫困人口有66%在西部地区。再加上西部地区民族文化多元,宗教问题比较复杂,稳边任务相当繁重。从这个意义上说,西部不稳,全国不稳。
第三,西部地区的生态地位非常重要。西部地区是我国大江大河的源头,森林、草原、湿地、湖泊等主要生态资源大多集中在西部地区,全国水土流失的80%、草原退化的主体也在西部地区。如果不把西部地区生态环境保护好,全国的可持续发展就无法实现。
第四,西部地区发展潜力巨大,战略资源非常丰富。西部地区煤炭探明储量占全国的67%,天然气可开采储量占全国的66%,水能可开发装机容量占全国的82%,同时在风能、太阳能、特色产业、旅游、沿边开发开放等方面的潜力都非常巨大。
责任编辑:雨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