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记: “结构不合理、发展方式粗放问题依然突出。目前我国仍有规模以上煤炭企业近万家,产业集中度低的问题没有根本改变。行业经济利益增长主要源于产量增加和价格上涨,经济发展质量并没有发生根本的改变。”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 王显政
“发展以煤为基础的多元产业,受资金投入,技术和人才等制约,煤炭行业多元化发展刚刚起步,转变发展方式任务仍然艰巨。”中国煤炭工业协会会长王显政语重心长地表示。
经历过2009年金融危机后,山西煤炭行业已经率先整合,尽管如此煤炭部分产能过剩的压力依然存在。同时,今年煤炭订货会取消,将煤炭价格彻底推向了市场,煤炭与电力行业在产业链上的争夺,不再是“暗战”,越发趋于明朗,煤炭行业正在加快战略性重组,以增强话语权。
关闭8000处小煤矿
近期,由中国工程院和行业专家完成的《我国煤炭中长期发展战略研究》发布,报告提出,综合考虑我国煤炭资源开采条件、科技发展水平、生态环境承载力、水资源、煤矿安全、运输条件和人口等多因素分析,到2020年,我国科学的煤炭生产能力应在38亿吨左右。
从需求看,尽管煤炭市场需求还会保持旺盛,但如果以国家提出的到2020年,能源结构中煤炭比例下降至57%以下为目标,则商品煤供应量的“天花板”要降低至约36亿吨。
据国家煤监局前不久对全国煤矿的初步统计,我国共有在籍煤矿15119处,总产能36.91亿吨;另据国土资源部对已颁发的采矿许可证统计情况统计,全国具有煤炭采矿许可证的煤矿共14423处,总产能36.6亿吨。2003年~2009年,我国煤炭产量平均每年增长2亿吨,以此计算,到2020年,将大大超过科学能力和需求量的上限。
对此,中国煤炭经济研究会副理事长朱瑜表示,及时遏制产量盲目扩张既合理又迫在眉睫。如果任由这种势头发展下去,除了最直接地会带来未来煤炭价格的大幅下降外,矿区的环境承载能力和全球气候变化的压力都会空前增大,这对煤炭工业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严峻挑战。
国务院日前颁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淘汰落后产能工作的通知》,明确提出煤炭行业到2010年底前关闭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不符合产业政策、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的小煤矿8000处,淘汰落后产能2亿吨。全行业要引起高度重视。
山西已经从去年开始率先行动。数据显示,山西煤矿数量已经由2598处减少到1053处。而2010年,对退出数量的贡献更多的将来自河南、湖南等其他省份。
煤炭工业协会提醒,煤炭企业特别是大型煤炭企业要加强煤炭市场研究,根据市场变化组织生产,认真吸取产量过剩的教训,有序推进产能建设,防止出现产量严重过剩,恶性竞争、竞相降价现象,防止煤炭经济出现大起大落。
责任编辑:雨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