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线索:日前,交通部发出《关于加强港口危险货物作业安全管理的通知》,要求各地交通运输(港口)及主管等单位立即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并要求各地建立起危险品码头信息基础数据库。
这是继17日发出《关于切实加强港口油品接卸作业安全生产的紧急通知》后,交通部再次发出的关于加强港口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通知》要求,各地要立即开展针对港口运输的安全隐患大排查行动,落实安全责任制,应对作业量大的油品码头和危险化学品码头进行重点巡查。根据《通知》,各相关单位要尽快建立本地区危险品码头信息基础数据库,并实行动态管理,其中沿海地区(含长江南京段以下港口)的万吨级危险品码头基本情况应于7月30日前报交通部。各地隐患排查治理情况总结于8月底前上报交通部。
记者点评:交通部此次发出《关于加强港口危险货物作业安全管理的通知》,要求各地建立危险品码头信息基础数据库,可谓重拳出击。在一周之内接连发出两份强化港口危险品安全的通知,决心之大,力度之大,可见一斑。从此项通知的内容看,交通部明确提出了确保危险品运输安全的具体措施——建码头信息基础数据库,并实行动态管理。相比以往的治理措施,这一举措更有可控性,也更加实用。
其实,为了确保危险品运输安全,交通部曾多次发文强化整治,但始终屡治不禁,危险品运输事故仍时有发生。究其根源,一方面是企业不自律,不遵守行业规范,危险品运输秩序混乱;另一方面是有关部门监管缺失,对上层发布的命令置若罔闻,致使危险品不规范运输行为猖獗。而借助建立透明化的信息数据库,上述两方面的痼疾就没有了发挥的余地。接下来交通部要做的就是进一步强化跟进,将《通知》贯彻落实到位。
新闻线索:目前,浙江嘉兴市正谋求将1600多个小码头整治升级成内河港口物流业。
据统计,截至2009年底,嘉兴内河港共拥有码头泊位1634个,全年完成货物吞吐量8404.16万吨,平均每个泊位仅5万吨,500吨级及以上泊位不足五分之一。
“嘉兴内河码头大多低、小、散,长期以来货物仅仅是过一下手,只能挣‘一颗汗珠子摔八瓣’的装卸费。”据嘉兴市港航管理局局长助理何建春介绍,这些年嘉兴市内河港口吞吐量节节攀升,效益却始终没有突飞猛进。
为此,嘉兴市已开始整合现有内河港口资源,一改小码头分散的格局,建立以城郊、海宁等六大港区为主的“一港六区”内河港口体系。同时,大力发展港口物流业,建设和培育了嘉兴现代综合物流园、内河多用途港区、嘉兴港粮食中转库等物流园区和物流中介组织。
记者点评:将小码头集聚成大型公用码头,从单纯追求吞吐量到通过完善服务实现经济效益提升,浙江嘉兴港口物流正在谋求一场“蝶变”:以小码头酝酿大物流。嘉兴港口物流整顿的动作在业内可谓颇为壮观。通过整合,港口资源得到了集聚,港口规模得以拓展,不仅提升了仓库的吞吐量,而且大大节约了物流成本,扩大了市场份额,使物流和贸易收入成为新的增收点。
类似浙江嘉兴这样众多码头分散经营的情况,目前在我国还有很多。如何整顿治理,亦是有关部门一直高度关注的话题。然而由于分散经营积重难返,整合治理难度相对较大,结果往往是收效甚微,甚至不了了之。此次浙江嘉兴港口物流整合成功,成效初显,一定能在业内发挥好示范带头作用。
责任编辑:芯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