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长江水路运输呈现快速增长势头
2010年上半年,长江运输市场需求旺盛,长江干线水路运输呈现快速上升势头,港口货物吞吐量增幅较大,长江航运景气指数和信心指数明显增长;下半年,国民经济有望继续保持平稳增长的基本态势,长江运输需求仍将持续增长。
交通运输部长江航务管理局
今年上半年,长江水路运输行业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全国交通运输工作会议的总体要求,认真贯彻落实张德江副总理考察长江航运时的重要指示精神,紧紧围绕“一条主线四个长江”发展战略,深化“春暖行动”,出台并落实“新十条”措施,全力帮扶港航企业;积极推进长江干线船型标准化,促进运力结构调整,加快转变运输发展方式;大力营造良好市场环境,长江干线水路运输初步摆脱了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保持较好运行态势,为沿江区域经济较快增长提供了有力保障。
上半年货物吞吐量快速增长
今年上半年,长江干线规模以上港口货物吞吐量完成6.63亿吨,月均1.11亿吨,比前年上半年增长20%,比去年同期增长28.7%。上半年分月吞吐量同比增长均超过20%,1月份更是超过40%,长江干线运输市场需求极其旺盛,港口企业生产普遍向好,其中武汉港口集团完成吞吐量增幅最大,同比增长达35.1%。
从货类构成看,煤炭及制品所占比例最大,为22.4%;金属矿石居第二位,为22.3%;矿建材料位居第三,为13%;钢铁居第四,占7.4%;水泥居第五,占6.1%;石油天然气及制品居第六,占5.8%。
从区段分布看,上游区段完成5105.8万吨,占7.7%,中游区段完成6537.7万吨,占9.9%,下游区段完成5.47亿吨,占82.4%。与去年同期相比,上中游港口吞吐量比重加大,下游比重减小。
外贸货物吞吐量较快增长,出口增速远超进口。上半年,我国进出口总值同比增长43.1%,长江干线港口外贸货物吞吐量随之保持较快增长,货物吞吐量完成8482.4万吨,同比增长19%,月均为1413.7万吨。分月同比增速呈“V”型走势,前4个月同比增速逐月下降,4月份首次低于去年同期,同比增速最小,后两个月同比增速逐月回升。
外贸出口货物吞吐量占进出口总量的26.5%,完成2245.5万吨,同比增长58.9%,呈现快速恢复性增长的势头,增速远超进口;外贸进口货物吞吐量占进出口总量的73.5%,完成6236.9万吨,同比增长9.1%。
集装箱吞吐量快速增长,内贸箱增速较快。上半年,长江干线规模以上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完成423.3万TEU,同比增长33.6%,月均70.5万TEU。前3个月同比增速逐月下降,4月完成82.1万TEU,单月吞吐量、同比增速双双创下年内最高,后两个月同比增速逐月下降。
外贸集装箱吞吐量占集装箱吞吐总量的41.1%,完成174.1万TEU,同比增长24.4%;内贸集装箱占58.9%,完成249.2万TEU,同比增长40.7%。
各大货类普遍增长,增速各有差别。上半年,长江干线规模以上港口煤炭及制品吞吐量完成1.49亿吨,同比增长53.5%,月均2478.2万吨。煤炭大幅增长主要原因是,冬季电煤需求猛增,西南干旱引发火力发电量高增长,夏季迎峰度夏电厂加大存煤,长江流域煤炭需求激增,加之国内外煤炭价格倒挂,出口煤炭下降,进口煤炭明显增加。沿江港口接卸海进江煤炭增幅较大,三峡船闸煤炭运量完成1322.4万吨,同比增长48.9%,“三口一枝”煤炭发运720.3万吨,同比下降10.4%。
石油、天然气及制品吞吐量增长较快。上半年,长江干线规模以上港口石油、天然气及制品吞吐量完成3870.9万吨,同比增长19.5%,月均645.1万吨。1月同比增速最大,达50.2%;6月吞吐量完成538.4万吨,是上半年单月吞吐量最大的一个月。海进江石油、天然气及制品运输量同比增速超过20%。
金属矿石吞吐量快速增长。上半年,长江干线规模以上港口金属矿石吞吐量完成1.48亿吨,同比增长26.2%,月均2466.2万吨。金属矿石大幅增长的主要原因是:为防止国际三大矿产商涨价,国内钢厂和代理商突击采购或现货交易进口储备铁矿石,长江港口铁矿石集中到港,接卸总量和港存量均大幅增长;国内拉动内需,钢铁企业产能释放,对铁矿石需求增加,长江沿线的重钢、武钢、沙钢等钢铁企业铁矿石海进江运量增幅较大。
钢铁吞吐量快速增长。上半年,长江干线规模以上港口钢铁吞吐量完成4910万吨,同比增长38.7%,月均818.3万吨。钢铁运输大幅增长的主要原因是,国家投入大量资金拉动内需,基础设施建设对钢材的需求增加,促进了内贸钢材的运输需求;钢铁企业受出口退税政策变动的影响,在库存不断扩大的形势下,纷纷寻求出口,上半年我国钢材出口同比增长127.3%。
矿建材料吞吐量较快增长。上半年,长江干线规模以上港口矿建材料吞吐量完成8593万吨,同比增长17.3%,月均1432.2万吨。除2月吞吐量小于去年,其余4个月同比增速均超过10%,5月份同比增速达30.9%,吞吐量同比增速均创年内新高。上半年,川江及三峡库区矿建材料下行运量同比增长接近80%。
水泥吞吐量较快增长。上半年,长江干线规模以上港口水泥吞吐量完成4033万吨,同比增长19.6%,月均672.2万吨,显示出基础设施建设的强劲需求。6月份完成吞吐量741万吨,同比增长33.7%,吞吐量、同比增长率均创今年以来新高。
非金属矿石吞吐量快速增长。上半年,长江干线规模以上港口非金属矿石吞吐量完成3009.2万吨,同比增长33.5%,月均501.5万吨。1月份完成572.1万吨,同比增速达69.7%,为今年以来新高,之后同比增速虽回落,但均超过15%。
化工原料及制品吞吐量平稳增长。随着沿江各地化工园区建设项目的陆续建成投产,化工原料运输量进一步增加。上半年,长江干线规模以上港口化工原料及制品吞吐量完成2634.5万吨,同比增长7.8%,月均439.1万吨。
旅客发运量继续下降。受沪渝高速公路贯通等陆上交通因素影响,长江干线旅客发运量总体继续下滑。上半年,长江干线旅客发运量完成163.2万人次,同比下降13.1%。
三峡船闸过闸运输强劲增长,上行运量比重回调。三峡过闸运输呈现强劲增长态势,过闸货运量连续6个月实现增长,6月份过闸货运量创历史新高,达到720万吨。上半年过闸货运量累计完成3671万吨,同比增长35.11%。
三峡过闸上行货运量比重,从2008年9月最低点34%开始上升, 2009年1月达到最高点54.8%;今年上半年三峡过闸上行货运量占46%,比重有所回调,完成1686万吨,同比增长19.9%;下行过闸货运量占54%,完成1985万吨,同比增长51.1%。
长江航运总体景气状况大幅上升
虽然长江航运运价指数仍维持在低位并略有下滑,但长江航运景气指数和信心指数明显增长,二季度已接近于良好景气区,港航企业经营状况有所好转,市场主体信心进一步增强。
干散货运输价格水平略有下滑。上半年,长江干线干散货运输价格水平,与去年四季度相比总体略有下滑,但基本稳定。其中,1月份,因运力供应略显紧张,长江干散货综合运价指数上升到851.15点;2月至3月,运力较为富裕,长江运输市场运价行情有所回落,3月长江干散货综合运价指数下降到810.17点,之后基本保持稳定。
集装箱运输价格小幅下滑。上半年,长江干线集装箱运价指数呈现小幅下滑的态势。其中, 1月份受水位、船舶周转等因素影响,上游集装箱运力偏紧,长江集装箱运价行情看好,长江集装箱综合运价指数为960.94点。随着长江水位回升,船舶运输效率提高,长江集装箱运价指数小幅下滑,6月份长江集装箱综合运价指数下滑到 933.44点。
上半年,长江航运景气指数、信心指数均处于景气区,港航企业信心逐步增强,反映出航运市场运行状况良好。其中,一季度,延续去年四季度的回升势头,长江航运景气指数为104.67;长江航运信心指数为117.66,长江航运总体保持景气,港航企业信心提升。二季度,42%的港航企业生产经营状况较好,58%的港航企业生产经营状况与上期相当,长江航运景气指数为120.70,接近良好景气区,比一季度上升16.03点,比去年同期大幅上升26.24点;长江航运信心指数为120.73。
下半年运输需求有望保持增长
随着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影响逐步显现,给世界经济复苏前景蒙上了新的阴影。当前国内经济保持了回升向好的态势,消费、投资和出口共同拉动经济增长的格局初步形成,经济增长动力结构发生积极变化,增长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增强,正朝着宏观调控的预期方向发展。下半年,国家将致力于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和管理通胀预期的关系,保持宏观经济政策连续性和稳定性,增强宏观调控的针对性、灵活性,把握好宏观调控的力度、节奏和重点,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好的经济形势,国民经济有望继续保持平稳增长的基本态势。综合上述因素,下半年长江水运行业面临的发展形势比较复杂,长江水路运输需求有望保持增长,但增速会有所下滑。
外贸运输:欧洲债务危机、贸易摩擦等因素,增加了外贸的不确定性,劳动力涨价、出口退税、汇率变动等因素的叠加,可能导致进出口增幅逐步收窄。下半年长江港口外贸吞吐量可能有所走低。
集装箱运输:由于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影响的滞后性,下半年长江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增速预计将有所回落。
煤炭运输:宏观经济的平稳较快增长,对能源需求形成有力支撑,将推动煤炭运输的快速增长,长江煤炭运输形势看好。
铁矿石运输:随着国家钢铁产能结构调整、老旧钢厂淘汰力度加大,国内钢铁产量下跌势在必然,国内房地产、汽车对钢材需求减弱,促使钢价继续下跌,另外三大矿山对进口铁矿石三季度的要价却在上涨,5月我国港口接卸进口铁矿石出现了负增长,同比下降2.5%。下半年长江港口铁矿石吞吐量难以保持高速增长。
据预测,下半年货物总吞吐量将达7.1亿吨,同比增长15%;外贸、集装箱吞吐量分别为8100万吨、475万TEU,同比增长10%、18%;煤炭、金属矿石吞吐量分别完成1.62亿吨、1.48亿吨,同比分别增长25%、12%。全年预计完成货物总吞吐量、外贸、集装箱、煤炭、金属矿石吞吐量分别为13.7亿吨、1.66亿吨、898万TEU、3.11亿吨、2.96亿吨,同比增长21%、14.5%、25%、37%、19%。
下一阶段重点工作
在运输需求较快增长的良好局面下,面对沿江经济社会发展和转变发展方式的迫切需要,长江干线水路运输生产还面临一些突出问题:运力结构不够合理,运力与运量局部失衡,市场竞争比较激烈;市场主体经营粗放,管理水平有待提高;燃油价格高企,企业员工工资上涨,运输成本上升;港航税费较重,企业盈利能力较低;中小企业融资难,发展后劲不足等。
下半年,长江干线水路运输行业管理的重点工作是:继续深化“春暖行动”,为港航企业送信心、送温暖、送政策、送信息,全力帮扶港航企业。加强运输组织协调,优化运力安排,开辟“绿色通道”,确保重点物资、救灾物资优先运输,确保重点时段旅客安全便捷出行。加强市场引导,做好运输生产形势分析,及时发布长江航运景气指数、运价指数、船东满意度。
进一步加强市场调控。落实《长江水系省际船舶运输结构调整的指导意见》,巩固三峡库区客运、载货汽车滚装运输资源整合成果,积极推进省际液货危险品运输经营资源整合,保持市场供求关系基本平衡。
积极稳妥地推进长江船型标准化。抓好《推进长江干线船型标准化实施方案》和《长江干线船型标准化补贴资金管理办法》的实施工作;严把市场准入关,加快淘汰老旧船舶,确保非标准载货汽车滚装船按期退出三峡库区航运市场;促进船舶安全节能技术进步,优化调整船舶运力结构。
强化运输市场监管。加强企业经营行为监督检查,打击违规经营行为;严格经营资质年度核查,规范经营资质动态报备,对企业经营资质实施不定期抽查;开展港航企业诚信评价和“年度管理最差”企业评选。
责任编辑:紫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