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4日,由中国商务部、俄罗斯联邦经济发展部共同举办的第五届中俄经济工商界高峰论坛在俄罗斯首都莫斯科举行。本届论坛的主题是后危机时代的中俄经贸合作,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出席了论坛开幕式并发表主旨演讲。
温家宝说,当前,中俄关系处于历史上最好时期,正向更高水平迈进。在两国政府和经济工商界共同努力下,双边贸易增势强劲,贸易结构持续改善,能源和资源合作硕果累累,交通运输合作积极推进,金融领域合作不断拓展。实践证明,中俄友好合作不仅符合两国的根本利益,而且对欧亚地区有利,对世界有利。
温家宝表示,作为快速发展的世界主要新兴经济体和重要邻国,中俄互利合作前景广阔。双方应以更大的决心和勇气,推动经贸合作向更广领域、更高层次发展,更好造福两国人民。温家宝提出,第一,扩大双边贸易规模。两国要相互扩大市场开放,加快建设现代化的物流和贸易平台,提高贸易便利化水平。第二,加强双向投资合作。抓紧落实两国元首批准的《中俄投资合作规划纲要》,进一步发挥中俄投资促进会议机制的作用,提高投资合作的质量和水平,加强投融资合作。第三,深化科技和创新合作。重点落实好重型直升机、铀浓缩、实验快堆等大型科技创新项目,尽早确定一批新的合作项目,加强基础性和科技关键领域及前沿技术的联合研究,推动两国高新技术开发区和创新园区的交流合作。第四,拓展毗邻地区经济合作。要把边境地区经济合作纳入两国经济合作的战略重点,全面提升贸易、投资、技术合作层次。加快跨境交通和口岸基础设施建设,共同打击“灰色清关”,稳步推进跨界水资源利用和保护,积极落实中国东北地区与俄罗斯远东及东西伯利亚地区合作规划纲要。
温家宝说,中国正在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今后五年,中国的发展必将为包括俄罗斯企业在内的各国企业带来更大商机。相信两国企业家一定能够把握机遇,精诚合作,乘势而上,推动中俄经贸关系再上新台阶,共同谱写中俄互利友好合作的新篇章。
俄罗斯联邦经济发展部副部长斯列普涅夫宣读了俄罗斯总理普京对论坛的贺信,普京在贺信中说,尽管爆发了国际金融危机,拥有巨大潜力的俄中经贸关系仍持续快速发展。今年前九个月的俄中贸易额已超过2009年全年指标,达到了危机前的水平。扩大使用本币结算的现实条件业已具备。普京表示,近期,中俄在能源对话中取得重大突破。俄中原油管道开始运营。核能合作取得明显进展,双方就田湾核电站二期工程达成共识便是证明。所有这些都为能源领域的长期互利合作创造了良好条件。双方边境和地方间合作,包括《俄罗斯远东及东西伯利亚地区与中国东北地区合作规划纲要》框架下的交流日趋活跃。普京强调,俄罗斯领导层高度重视进一步加强两国企业界高效、互利的联系。
中国国务院副总理王岐山、国务委员刘延东、俄罗斯副总理茹科夫等两国领导人也出席了论坛开幕式。
茹科夫副总理代表俄方发表演讲,他强调在国际金融危机之后,俄中加强合作在反对贸易保护主义、克服贸易失衡、改善贸易投资环境、推动国际金融体系改革等方面具有全球性的意义和作用。近年来俄中的经贸合作保持了快速发展态势,双方应不断创新合作新模式,扩大合作新领域,推动互利双赢的双边经贸合作进入新阶段。
开幕式由中国商务部部长陈德铭、俄罗斯经济发展部副部长斯列普涅夫共同主持,两国政府部门、有关地方和经济工商界代表共700多人参加了高峰论坛。
开幕式之前,王岐山副总理和茹科夫副总理共同见证了中俄经贸合作项目签约仪式,中国商务部国际贸易谈判代表兼副部长高虎城、国务院副秘书长毕井泉及俄罗斯联邦经济发展部副部长斯列普涅夫等陪同。中俄合作项目涉及金融、电力、通讯、家电、冶金、工程承包、汽车销售、农业等领域,签约总金额超过80亿美元。此外,双方企业在圣彼得堡中俄能源谈判代表会晤期间,还签署了能源领域的合作项目20多亿美元,此次温家宝总理访俄期间签约金额共计超过100亿美元,成果丰硕。
开幕式之后召开了论坛全会,来自中俄双方的12位政府官员和企业家代表分别发言,就中俄双方如何在后危机时代共同面向未来,迎接挑战,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努力把中俄经贸合作推向新的水平进行了深入交流。论坛还安排了包括中俄机电合作、技术创新与经济特区合作、基础设施建设合作、品牌创新与格林伍德国际贸易中心合作、中俄经贸合作网站推介、第22届哈尔滨国际经济贸易洽谈会推介等内容的专题经贸论坛活动以及中俄企业间的对口洽谈活动。双方本着深入交流、加强互信、抓住机遇、务实合作的原则,就未来在众多重大项目、重点领域及技术与品牌创新等方面的长期合作达成了广泛共识。
近年来,在中俄政府的共同努力下,中俄经贸关系呈现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1999--2008年,中俄贸易保持连续10年年均近30%的高速增长,2009年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首次下滑,2010年继续高速增长。据我海关统计,2010年1--10月,中俄双边贸易额为451.0亿美元,同比增长43.4%,高于全国外贸增幅7.1个百分点。我对俄投资增长迅速,2010年1--9月我对俄非金融类直接投资5.0亿美元,同比增长120.3%。2010年1--9月,中俄双方共签署劳务和工程承包合同金额7.8亿美元,完成营业额9.2亿美元,截至2009年底,双方共签署劳务和工程承包合同金额119.9亿美元,完成营业额68.6亿美元。
责任编辑:銩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