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秦藤供应链研究所
孙前进物流研究室
010-6543-6703 cnjpetr2009@126.com
节能减排需政府主导和市场运作并举

节能减排需政府主导和市场运作并举

2011年,新年伊始,我国民航业就收到国家发放的“大礼包”--国家财政部门预计每年将发放民航发展基金和中央财政预算内专项资金十几亿元,以推动民航产业绿色发展。
 
民航节能减排基金设立的必要性毋庸讳言。除了保护环境、减少能源消耗、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经济与社会持续发展等因素之外,民航业的节能减排责任在2006年欧盟将民航运输业纳入欧盟温室气体排放贸易体系后,就更具现实意义。2009年欧盟单方面公布,自2012年起对所有抵离欧盟的商业航班实施碳排放交易制度,这一规定对积极开拓国际市场的中国民航业而言,无疑是一个严峻的挑战。中国民航业的节能减排已经势在必行。
 
沉着应对,方能有所作为。涉及面广、时间周期长的节能减排行动,显然需要政府主导。民航局一直倡导推进节能减排,努力逐步形成促进民航节能减排的资金保障、补贴、税费减免等政策体系,出台行业节能减排奖励政策。去年11月底,山东航空公司发布公告称,收到民航局拨付的民航节能减排项目补贴资金1499万元,而其他国内航空公司和机场也收到数额不等的补贴。当然,政府主导的节能减排行动必须打破“大锅饭”的模式,应该“区别对待”。资金重点投放在什么领域?什么样的项目可以获较高补贴标准?在补贴发放过程中,怎样做到在充分激励大企业的同时,也保护小企业节能减排的积极性?如何对节能减排资金使用效果进行监管?这一系列问题都需要细化、需要商讨,以期在最科学合理的方案的指引下,将节能减排基金的效益发挥到最大。
 
政府主导并不意味着政府大包大揽、通过简单行政命令的方式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中国民航业节能减排的进程还需要通过市场运作,让民航企业成为第一执行主体。这方面,我们可以取经于节能减排行动开展较早的欧盟国家。欧盟各国十分重视充分发挥财税政策杠杆作用,借助价格机制、资源节能协议、排放交易体系等方式,让“无形的手”引导企业自觉节能减排。现在,中国的民航企业已经有所行动。航空公司在更新机队、加装飞机翼尖小翼、研发生物燃料等方面进行了积极的尝试,机场则在合理化配置资源、淘汰旧设备等方面进行了努力,这一系列尝试都使航空企业受益匪浅。可以预计,在业已启动的民航节能减排基金支持下,民航企业显然将更有激情,也更有力量推动节能减排行动。
 
当节能减排已成为当今国际政治和国际贸易领域的热点问题时,在国际舞台上日益强大的中国民航业要想进一步谋求更广阔的天空,必须运筹于帷幄之中,将政府主导与市场运作并举,方能决胜于千里之外。
 
责任编辑:唐尧
中日物流合作联盟
  • 联盟简介
  • 组织机构
  • 专业委员会
  • 专家委员会
  • 秘书处
  • 中日物流研究联盟
  • 联盟简介
  • 组织机构
  • 专业委员会
  • 专家委员会
  • 秘书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