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秦藤供应链研究所
孙前进物流研究室
010-6543-6703 cnjpetr2009@126.com
磋商破裂 VISA银联争端升级

    VISA的研究显示,POS消费每增加500亿美元,就意味着为其创造了3亿美元的佣金收入,这才是VISA 挑起争端背后隐藏的图谋


导报记者 时超 济南报道


    经过5个月的磋商,VISA 与银联之间依旧没有达成任何协议,双方进入第二回合。奥巴马政府上周五宣布,将就“中国电子支付服务措施案” 正式向世界贸易组织(WTO)提起设立专家组的请求,这意味着在最多一年半的时间内,VISA 与银联将等到WTO 对双方争议的裁决。《华尔街日报》报道称,美国一位贸易官员表示,该国希望通过此举阻止中国对电子支付市场的限制。而业内分析人士认为,美国此举表现了VISA等国际发卡巨头急于杀入中国市场,从数千亿美元的市场份额中分得一杯羹的心态。不过上述人士也表示,外资要想进入中国市场,除了要等待漫长的WTO裁决外,还要经过市场认可、激烈竞争等多道门槛,因此,银联在国内一家独大之势仍难以改变。市场之诱VISA 与银联的争执源于双方的合作。数年前,为了拓展国际市场,中国银联与VISA开展了双币卡业务。然而近几年,与银联在国际市场上业务进展迅速相比,VISA 在中国国内的进展却停滞不前。VISA方面认为,这主要是因为中国对其在国内市场开拓中的限制,双方为此差点不欢而散。去年9月,这一矛盾开始激化,VISA 一度封堵了双币卡在境外的刷卡渠道,并随后由美国方面将双方争执诉至世贸组织。(本报2010年9月24日A3版曾予以报道)随后,双方开始了磋商工作,但至今磋商未果。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于北京时间2月11日正式提请启动争端解决机制,双方争端再次升级。就此事件,VISA方面表示,将继续坚持原有态度。经济导报记者随后采访银联相关人士,其表示,这一争端更多地还是国家贸易层面的争端,银联暂时还没有具体的应对措施。多位接受采访的业内人士表示,美国如此坚决地将WTO 争端进行到底,主要是因为VISA对中国潜力巨大的信用卡市场“垂涎三尺”。据万事达卡国际组织日前发布的预测显示,中国将在2020年拥有8亿——9亿张信用卡发行规模,届时将首度超过美国成为全球最大信用卡发行国。而高发卡量的背后即是巨额利润。VISA 的研究显示,POS消费每增加500亿美元,就意味着为其创造了3亿美元的佣金收入,这才是VISA 挑起争端背后隐藏的图谋。进场之难虽然市场利润诱人,VISA也主动发起了进攻,但是接受采访的几位业内专家均表示,要想进入中国市场,VISA可能还要迈过数个门槛。首先就是要经过漫长的等待。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教授吴敏表示,根据WTO 的规定,贸易争端推进到专家组的程序是,世贸组织争端后,会有长达一年左右的专家调查,然后是专家根据调查结果出具报告,WTO 争端协调部门会对这些报告进行评议,然后再出一份结果。如果被诉方或者申诉方对这份报告不满意,可以再上诉,WTO 上诉机构会再次审议。这个时间又是两个月,最后才是终裁。“在这样的情况下,短期内VISA 想要进入中国市场的难度很大。”其次,银行卡业务已经涉及国家信息安全问题,国内不会轻易放行,即便放开,仍会有多重监管限制。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微博)表示,银行卡市场开放,很难一蹴而就。“因为银行卡产业跟公众所有的信息密切相关,比如我们所有刷卡都会在中国银联这套网络里有记录,而且它跟各个银行业务经营的关联度非常高。所以国内银行卡业务的开放,一定要渐进式地进行,并加强对其的监管。”最后一道门槛就是,即便VISA如愿进入中国市场,其在市场拓展中也会遭遇激烈的竞争。山东经济学院教授吴奉刚表示,VISA 等国际发卡机构的收费名目繁多,与银联名目单一的收费相比,其在发卡银行的渠道开拓中也会困难重重。据了解,国内现在的POS交易按不同的商户结算手续费率,发卡银行、收单机构、银联分别按“7∶2∶1” 的比例收取费用;ATM 交易收取每笔0.6元的跨行转接费;对于不通过银联网络的交易不取分文。然而,VISA 的收费则让人眼花缭乱,如交换费、清分处理费、品牌使用(服务)费,等等。统计显示,一家商业银行要成为VISA会员,第一年需向VISA支付的固定费用就不低于62729美元,而其他变动性费用则更为巨大。因为VISA 自2004年以来在亚太区至少提价6次,涉及16项收费,每次提价的幅度在3%-330%区间。

 

责任编辑:铥铥

中日物流合作联盟
  • 联盟简介
  • 组织机构
  • 专业委员会
  • 专家委员会
  • 秘书处
  • 中日物流研究联盟
  • 联盟简介
  • 组织机构
  • 专业委员会
  • 专家委员会
  • 秘书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