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商场播放背景音乐涉及侵权”,近一段时间以来,关于商业场所因播放背景音乐被判侵权的案件屡次发生。业内人士认为,商家维权意识薄弱、对于构成侵权认知存在漏洞、不愿缴纳高额的背景音乐使用费等情况,都导致了商业领域背景音乐侵权事件一次次重演。对此,中国商业联合会知识产权办公室呼吁,社会相关机构应尽快搭建专业的背景音乐制作共享平台,为商家提供拥有版权的强大曲库,解决商家制作专业背景音乐以及因播放背景音乐而引起版权纠纷的困惑。
如今,无论是走在热闹繁华的商业街,还是坐在安静、优雅的咖啡店中,人们早已习惯与背景音乐为伴度过时光。为了招揽顾客,突出自己店铺的特点,许多商家也已习惯了播放背景音乐。
“现在家乐福、沃尔玛等大超市都在卖场里播放背景音乐,顾客反响不错,商品销售量也有所增长。这说明背景音乐能调动顾客的购物积极性,对增加销量有帮助。播放背景音乐能在店铺内制造出销售氛围,展示店铺的魅力,我现在正考虑在自己店里播放背景音乐。”一位小超市的老板表达了自己的愿望。
作为消费者,购物时欣赏音乐无疑是一种享受。“如果要购买的东西较多,时间是比较漫长的。这个时候商场播放的背景音乐就不会让我感到很无聊,也可以延长我在商场的购物时间。”郭小姐如是道。
费用高、意识弱 侵权困扰商家
商家如此钟爱播放背景音乐目的是希望能够留住自己的客人,但是,部分商家却没有想到播放背景音乐有时是涉嫌侵权的。
杭州一酒吧负责人张先生告诉记者,酒吧每天播放的歌曲都是通过电脑网络来播放的。对于所播放音乐的版权问题,张先生表示从来没有考虑过。由于每家酒吧都是如此经营,张先生并没有感到有什么不妥。
记者了解到,除去部分商家维权意识薄弱外,部分已使用正版音像制品的商铺则还可能惹上侵犯公开表演权的麻烦。据了解,这个问题反映出当前公众对于购买音像制品时所获得的权限仍不够明确。根据我国《著作权法》和有关商业习惯,作者或音像制品提供商在销售正版CD时是在行使复制权和发行权,其交易目的就是使每一位买受人仅获得一份音乐作品复制件,并仅限于在个人欣赏范围内使用。由此可见,在交易CD时双方所形成的买卖合同仅为所载作品内容的个人欣赏授权许可,而不包括表演权许可。因此,在背景音乐侵权案件中,即使商家支付了正版CD对价,但未支付表演权费用,其对音乐作品进行公开播放的行为就构成了对表演权的侵犯。
法律知识的空白往往使商家再次陷入侵权纠纷,但高额的使用费用也为部分企业带来了经济负担。据了解,商场需每年按经营面积等因素缴纳背景音乐使用费,按照收费标准,商场每平方米每年要收取2.66元的背景音乐使用费。1万多平方米的商场,仅这项开支每年就要增加两万多元。为此,不少商家甘愿冒着侵权危险来逃避这笔经济负担。
建立共享平台 减少侵权纠纷
为进一步减少商家因播放背景音乐而引起的版权纠纷,中国商业联合会知识产权办公室呼吁,社会相关部门能够尽快建立专业的背景音乐制作平台,使企业在播放背景音乐时不必再为侵权而担忧。
中国商业联合会知识产权办公室建议,社会相关部门可以建立一个拥有版权的强大曲库,为商家提供专业的背景音乐制作平台。在此平台中,一方面,可以引导商家根据自己店面风格设计个性化的背景音乐,;另一方面,也可以提供适合各行业的背景音乐服务包,以便商户拿来就可以使用。此外,有些商超对语音播报需求较多,该平台是否也可以具有语音转换的功能,比如产品介绍、促销信息等,只要输入文字就可以转变为语音播报,从而减少播报口误,更减少了请专业播音员的成本。
责任编辑:铥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