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引209个国家和地区逾20万名采购商参会的第109届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5日闭幕,出口成交逾368亿美元,到会采购商人数创历史新高。
受地震灾害和局势影响,日本和中东地区却出现到会采购商和成交“双下降”。然而,种种迹象表明,中国外贸今年仍将保持平稳增长,有望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贸易国。
广交会新闻发言人刘建军披露,截至5日,本届广交会到会采购商207103人,比上届增长约4%。东盟和巴西、印度、俄罗斯、南非金砖四国增长最为明显,均实现20%以上的增长。亚洲仍然是广交会与会采购商最多的地区,到会采购商逾11.8万人,超过总人数的57%,欧盟、美国分列第二、第三位。
然而,中国主要的对外贸易合作伙伴到会采购商均呈现了不同幅度的下降。其中欧盟降幅最大,下降超过15%,日本次之,约下降10%。
“备受关注的中东地区最终实际到会采购商人数降幅不大”,刘建军说,“整体下降约1.5个百分点,利比亚降幅最大,减少超过80%,埃及、突尼斯两国减少30%左右。”
以国家和地区划分的到会采购商人数看,上届到会人数排名前五的伊朗、俄罗斯跌出前五,被印度和马来西亚所取代。香港地区到会采购商仍然排名第一,美国、台湾地区分列第二、第四位。
值得注意的是,广交会的“回头率”逾60%,本届广交会到会老采购商超过13.4万人,比上届仍约有增长,其中近2.5万人与会15次以上。新采购商增长也超过10%,累计到会7.2万余人。
本届广交会出口成交368.6亿美元,比上届增长5.8%。金砖国家以逾三成的增幅领衔,日本以超过19%的降幅领跌,中东地区成交也下降11.4%。
商务部外贸司副司长文仲亮说:“显而易见,中国外贸受到了中东局势的影响,但从中国与中东地区的贸易额占中国对外贸易总量的份额来看,可以说影响是有限的。”
与中东地区影响有限不同,日本是中国第三大贸易伙伴。海关数据显示,2010年中日双边贸易额2978亿美元,中国已成为日本的第一大贸易伙伴和第一大出口目的地。
刘建军以为,“目前的影响应该是暂时的,随着日本进入灾后重建,对中国建材等商品的需求会随之增加。而且,日本是中国主要的进口国,随着中国进口的增长,中日双边贸易额仍将保持增长态势。”
中国对日农产品的出口数字也表明未来的增长态势明显。一季度对日出口额23.5亿美元,同比增长22.8%,而3月份增长尤为迅猛,环比翻番有余。
刘建军说,本届广交会加大了对知识产权保护的力度,与往届相比侵权投诉、涉事企业均有所减少。
据统计,本届广交会共受理侵权投诉616宗,被投诉企业826家,大会认定涉嫌侵权企业465家。专利类案件投诉仍然是主要投诉类型,占总投诉量的七成。
“到会采购商创下历史新高,超出此前的预期,而到会人数和出口成交的双增长则反映出今年中国外贸开局良好。”刘建军说。
责任编辑:铥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