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秦藤供应链研究所
孙前进物流研究室
010-6543-6703 cnjpetr2009@126.com
广州酝酿多家奥特莱斯 专家共同把脉

    作为一种新的商业业态,奥特莱斯(Outlets)正风靡全中国,无数商业翘楚为之动心。但也有人质疑指出,国内的奥特莱斯其实“名不副实”。眼下,广东的奥特莱斯也是炙手可热,它能适应岭南土壤吗?


  5月10日下午,《新快报》和“第一商业网”共同举办“商业智汇”沙龙,以奥特莱斯现象为主题展开讨论。会上,来自广州及佛山、中山的商界精英畅所欲言,为奥特莱斯在中国的发展献计献策。


奥特莱斯风暴来袭


  天河城第二家奥特莱斯开业、万国广场变身万国奥特莱斯、佛山顺联集团举办奥特莱斯业态的招商会、奥特莱斯广场(佛山三水)招商进行中。此外,广州另一顶级高端商场丽柏广场也宣布进军Outlets,广州友谊也与长隆集团签约,联手开发以“Outlets折扣村”为模板的“长隆友谊购物公园”,奥特莱斯风暴正在席卷广东省。


  对此,祥能集团副总经理郑志新表示,奥特莱斯本身的业态非常好,也看好它未来在中国的发展,而且奥特莱斯在中国已经有成功案例。比如北京燕莎奥特莱斯,近几年营业额仍然在以年度20%的速度增长,去年的净利润达到一亿元。而祥能集团也在长沙望城投资兴建了环球奥特莱斯长沙购物公园,预计在8月开张。


国内外标准差别大


  不过,广州长隆集团有限公司商业项目部总监张广忠也指出,国际上的奥特莱斯有三个特点,一是经营的商品多是过季、断码、有瑕疵的品牌产品;二是经营商品长年都有折扣,不仅仅是季节性或者短期的促销打折;三是店址多选择近郊,车程离市中心要30-60分钟,建筑有风格特色,通常和旅游线路连在一起。然而,国内目前出现的很多奥特莱斯,实际上与国际标准仍然相差很大。据悉,目前国内的奥特莱斯,面临缺乏知名品牌加盟的问题,在优惠折扣上更难与国际上的奥特莱斯相抗衡。


面临本土化经营转型


  事实上,从2002年12月内地首家奥特莱斯——北京燕莎奥特莱斯开业至今,业界对奥特莱斯的发展解读并不一致。广州百嘉信集团太阳新天地总经理杨军艇认为,广州短期内很难做出一个真正国际意义上的奥特莱斯。除了国际品牌匮乏外,他认为广州本土务实的消费观念也是主要制约因素。“广州差不多是全国品牌认知度最差的城市。很多大品牌,即使打完折,消费者也嫌贵。”


  沙龙上不少行家认为,奥特莱斯虽然是从美国引进的商业业态,但来到中国后,也应该适应本土经营。比如经营的货品,不一定就要是国际知名品牌。“国内的一二三线品牌,也有消费市场。”广东省商业经济学会会长徐印州认为,奥特莱斯进入中国市场,必然面临本土化的问题,不是非要照搬美国模式。


  广百百货副总经理严盛华还指出,无论是为了解决货源不足,还是为了品牌效应,都不能做“伪”奥特莱斯。“如果用假货去充斥商场,等于搬石头砸自己脚。”


观点碰撞


货源是最大瓶颈


  作为广州长隆集团有限公司商业项目部总监,张广忠对奥特莱斯早已熟识于心。他表示,经过在美国、迪拜等多个国家考察发现,国内理解的奥特莱斯其实有两种,一种是普通的折扣店,时尚商品、家居产品都可以用来做折扣;另一种是以名牌商品为主的折扣店,这也是真正意义上的奥特莱斯。


  不过,他也指出,真正的奥特莱斯在中国很难实现。“原因在于国际品牌进入中国的不多,即使已有品牌,也是限量发售。”由于国内所经营的国际品牌,多是提前一年半订货,生产再销售,基本上十家购物中心才能支撑一两家奥特莱斯店。并且一些顶级品牌,也不会预留太多货,如果太多货品做折扣,也会影响品牌价值,因此不会走奥特莱斯的渠道销售。


可以考虑与工厂联手


  据了解,美国的奥特莱斯已有270余家,虽然中国的奥特莱斯也在日益增多,但名副其实的并不多。在沙龙上,也不止一位业内人士提及,国内的奥特莱斯困惑在于缺少品牌,尤其是国际的知名品牌,商品种类也不够丰富。


  时尚天河商业广场招商运营总监胡广华则认为不然,他表示,中国做奥特莱斯,不要固化奥特莱斯的形式。同时也不要迷信郊区商业如何发展,奥特莱斯并不是包治百病的良药。他认为要解决奥特莱斯货源的问题,首先要认清奥特莱斯特殊的产品结构,即商品供应的问题。奥特莱斯的商品供应,多是经销商在做。由于经销商本身特点和实力的限制,导致供应量不够大,其商铺承租力不强,资金链短,所以才会出现货源不足的情况。因此,商场完全可以考虑与厂家联手做奥特莱斯,只要转化为厂家自持物业或者是联手合作,就能保证货源,折扣也更有优势,奥特莱斯也会有长期的发展动力。


广州迎来奥特莱斯发展机遇


  奥特莱斯本是美国的产物,现在进入中国市场,将会面临一个中国本土化的问题。广东省商业经济学会会长徐印州指出,部分商家做奥特莱斯不能贪名词新鲜,实际做出来和购物中心没区别。类似这种做法不是做商业,而是做商业地产,花心思怎么把铺位租出去,拿到高租金。另外,广州要打造国际商贸中心,他认为这也预示着未来还将有更多的国际知名品牌进入广州,这也将是广州发展奥特莱斯的机遇。“商业业态需要不断创新,奥特莱斯也同样如此。它来到中国,还可以再加工、创新。”


名词解释:奥特莱斯


  奥特莱斯,是英文Outlets的中文直译。奥特莱斯业态是近30年来在西方发达国家发展迅速的零售新业态。该业态的形式主要是通过折价销售过季的名牌商品来满足部分消费者既渴望追求名牌,又期望廉价的需求。随着国际奢侈品牌不断进入国内消费市场,奥特莱斯在国内也具备了生存的土壤,并成为近年国内新兴的零售业态。


  
专家共同把脉奥特莱斯


张广忠(广州长隆集团有限公司商业项目部总监):


货源紧缺制约中国奥特莱斯发展


  奥特莱斯是一种专门经营过季、下架、断码品牌商品以及出口甩单商品的新型零售业态。在国外,奥特莱斯必须有真正的名品,常年折扣低至1——6折,且大多设在远郊,以非商务的休闲品牌居多,如GAP、COACH等。


  而目前我们国内很多所谓的奥特莱斯充其量只能算是折扣店,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奥特莱斯。很多国际上一线品牌的正价店都没进入中国,而且一线品牌也不可能有很多货品供应给奥特莱斯,有损品牌价值,货源紧缺是制约中国奥特莱斯发展的重要因素。


  在中国,除了北京燕莎、赛特、上海青浦这些奥特莱斯表现不俗外,相当一部分的奥特莱斯最终基本是走的走,合并的合并,并未出现想象中的巨大利润。


胡广华(时尚天河商业广场招商运营总监):


奥特莱斯不是郊区经济的良药


  奥特莱斯说到底,只是商品流通的一个环节,而不是郊区经济的良药。任何业态来到中国,都必须本土化,广东目前还不具备奥特莱斯发展的土壤。


  要走具有中国特色的奥特莱斯发展道路,我个人认为有以下两条出路:一是效仿天河城奥特莱斯模式,不去计较商品是否国际名牌,关键是让消费者以便宜的价格买到性价比高的商品;二是品牌商家联合开发商业物业,把成本降到最低,才能保持奥特莱斯的价格优势。


窦怀山(广州市盛世中华百货有限公司总经理):


只有国内消费结构相对稳定,奥特莱斯才有生命力


  国外的奥特莱斯大多都是购物中心形式,而中国则是统一收银;国外供货的是厂商,而中国供货的是代理商;国外奥特莱斯占地面积大而且租金便宜,而中国奥特莱斯相对较小,而且大多在城市成熟商圈,租金贵;国外奥特莱斯价格可以长期处于一个较低的折扣水平,而中国加上税后,商品的价格不具备竞争力;国外的消费水平比较稳定,而中国的消费结构变动太大。


徐印州(广东商学院教授):


要让奥特莱斯本土化


  国内很多做奥特莱斯的商家,连什么是奥特莱斯都弄不清楚,就是想打着奥特莱斯的幌子,挖空心思地想着怎么圈地和卖铺,甚至将翻版A货滥竽充数,这种心态是没办法把奥特莱斯做好的。


  在国外,奥特莱斯的商品均为正品,全部由名牌服装企业直接供货,货源长期稳定而且非常丰富。而我们就做不到这一点,没办法控制货源,缺少国际大牌,而且高端消费能力也不足。所以说,我们要让奥特莱斯本土化,适应中国国情,才能走得更长远。


严盛华(广百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国外模式可借鉴不可照搬


  无论是什么业态,其国外发展模式只可借鉴,不可全盘照搬。虽然中国的消费者逐渐具备了品牌意识,但消费能力仍不强,因此我们要解决好中国奥特莱斯的定位问题。


  国外开发商是先确定一部分的供应商,才开始建造奥特莱斯,而我们国内的开发商是把房子建好后,才去找供应商,最后才发现货源不足这个难题。由于货源不足及利润驱使的缘故,一些短视经营者会利用一些手段销售本身并非品牌的商品来冒充折扣品牌,导致服装整体质量不稳定,也促使了国内的奥特莱斯走向山寨化。


杨军艇(太阳新天地购物中心董事总经理):


广州折扣店有发展前景


  广州目前没有适合真正意义上的奥特莱斯发展的土壤,但折扣店这种业态却很有发展前景。广州消费者对品牌的认知度在全国内是最低的,虽然年轻一代的消费者已逐渐培养了品牌意识,但“重吃不重穿”的传统观念依然根深蒂固。因此,针对中低收入水平却很注重品牌的消费群体开设平价名品折扣店,这种折扣店里聚集的大多是一些国际二线的品牌、国内的品牌以及国际知名品牌折扣店中滞销的产品,可有效满足了广州人重实际的消费观念。


  作为目前欧美发展最为强劲的零售业态,自2002年起,广东各地纷纷掀起了兴建和开发奥特莱斯的热潮,仅今明两年,广东陆续有天河城百货、广州友谊、佛山顺联、三水奥特莱斯、深圳华南城奥特莱斯购物中心浮出水面,累计新增面积近20万平方米。然而,经营火爆的奥特莱斯寥寥可数,许多商场徒有奥特莱斯之名而无奥特莱斯之实。更有业界人士大胆断言,近年来随着住宅宏观调控的不断升级,奥特莱斯更是“沦为”一些房地产企业进军商业地产、大规模圈地的“终南捷径”。那么,如何看待奥特莱斯在广东的发展趋势?在日前第一商业网举办的主题为“广东需要什么样的奥特莱斯”的首场商业智汇沙龙上,一众广东商业资深人士共同“把脉”了广东奥特莱斯开发热现象。

 

责任编辑:铥铥

中日物流合作联盟
  • 联盟简介
  • 组织机构
  • 专业委员会
  • 专家委员会
  • 秘书处
  • 中日物流研究联盟
  • 联盟简介
  • 组织机构
  • 专业委员会
  • 专家委员会
  • 秘书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