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铁矿石谈判举步维艰的时期,墨西哥怀揣储量丰富的矿产来世博会公开“叫卖”,或许将为中国钢企海外买矿打开另一扇窗口。这个盛产仙人掌的拉丁美洲国家拥有500多年矿业开采历史,矿产资源丰富。
墨西哥经济部长介绍,墨西哥参展上海世博会的一个贸易重点就是寻求“矿业合作”。因此,墨西哥在世博会的亮相,中国企业表现出了很大的兴趣,据记者粗略统计,仅6月7日就有100多家中国企业参与墨西哥矿业周。据介绍,目前已有陕西东岭集团等中国企业在墨西哥开发当地丰富的铜矿资源,而墨西哥商务部长还将与宝钢集团、武汉钢铁公司、中铝公司、金田钢铁厂等公司会晤。不仅是墨西哥,智利、俄罗斯、哥伦比亚等国家同样借世博营销本国丰富的矿业资源。
随着国际矿业投资的迅速增长和不断分散,更多像墨西哥一样的拉美或非洲的矿石供应商正逐渐成长起来,并试图参与到矿石贸易中来。这为我国钢铁企业建立多元化的矿石供应渠道创造了有利条件。之前,澳大利亚和巴西是我国利用海外矿石资源的重点国家。
“不要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这句话常用以告诫投资者要分散风险。当前,我国钢铁企业应本着在垄断市场中引入新的竞争者的原则,加强与新兴矿山和铁矿石企业的合作,使其能够在国际铁矿石贸易市场上立足,从而打破三大供应商的垄断地位。
不过,我国矿业企业“走出去”并非一帆风顺,而是风险加大。国土部信息中心研究员宋国明说,拉美地区矿业投资环境一直较好,可近几年来这个地区许多国家的政策变动较大,对矿业投资环境产生了影响。国际矿业形势火热,刺激了拉美地区新一轮资源民族主义热潮,许多国家原本对外敞开的大门开始收窄。2008年6月份,厄瓜多尔发布法令收回外国公司的特许经营权。
宋国明说“走出去”不能只考虑国外项目资源情况,要特别重视软环境。我国有些企业“走出去”只看到国外项目资源情况,而对其他的东西考虑不多,如电力因素、安全因素、基础设施建设等,最后可能作出错误决策。例如,去年我国许多企业“一窝蜂”地前去澳大利亚并购,大家一起扎堆,结果纷纷受阻。
因此,钢企“走出去”一定不要一哄而上,盲目跟风,在准备“走出去”上项目之前,要多进行实地调查,对项目的资源情况及所在国的矿业市场、矿业法及相关法律法规、政策环境等要做充分的调研和科学分析,权衡利弊,制定出一套完整的投资计划,才能较好地规避风险。
6月7日,陕西东岭集团一位参加世博会墨西哥矿业周的人士告诉记者,他们在投资墨西哥开发铜矿之前,曾安排专人飞赴墨西哥,对墨西哥公司拥有的两个矿区进行近1个月的深入考察调研。
责任编辑:芯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