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拓已与日本等国达成了147美元/吨的第三季度矿石进口价,而中方的谈判仍在艰难进行中。中国钢企正面临着成本上升、价格下降的双重压力。
面对本应降价而反其道上涨的“石头”,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以下简称“中钢协”)将研究确立有力措施予以应对。在近日举行的季度新闻发布会上,中钢协常务副会长罗冰生表示,将对铁矿石保障机制进行推进,未来对进口铁矿石企业资质标准进行调整,同时全面推进铁矿石进口代理制度。
中钢协统计显示,上半年我国进口铁矿石平均到岸价每吨111.5美元,同比上涨46.42%,其中6月的矿价更是高达139.85美元,同比猛涨105.27%。可与此同时,自今年4月中旬开始,我国钢价就出现了连续3个月之久的阴跌状态,直到最近才有所反转,但仍在相对低位震荡。从盈利状况看,上半年77家大中型钢企仍实现盈利507.18亿元,同比增长21.22%,但6月环比下降37.77%。
进口资质门槛提高
最引人关注的是,进口铁矿石企业的资质门槛将大幅提升。罗冰生指出,这项工作已在三个方面取得明显进展:对进口铁矿石企业的资质进行了调整,近期将公布具备资质企业的名单;全面推行进口铁矿石的代理制;对进口铁矿石的流向实行审查,对第一单进口矿的流向都记录在册,以规范铁矿石的贸易秩序。
责任编辑:芯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