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日前召开的美联储利率会议宣布维持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并维持零利率政策不变,美元指数一度跌破73点关口,黄金和原油价格再创新高。但是国内早籼稻、强麦、玉米等谷物类期货并没有从中获得支撑,4月28日继续下探。在国家一系列组合拳的强势调控作用下,强麦和早籼稻期货已经从2月中旬以来调整了2个多月的时间,玉米期货稍显抗跌,但是也面临补跌的压力。
输入型通胀压力未减
粮油市场密集调控
尽管我国先后多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和加息,但是调控效果并不十分理想,后期通胀压力依然严峻。近期针对粮油市场的调控措施接二连三,政府连发重拳,可谓用心良苦。
一是发改委约谈粮油企业延后涨价。据市场消息,继食用油生产企业限价令延期后,近日古船面粉、五得利面粉等大型粮企已经接到国家相关部门通知,要求企业延迟两个月涨价,各大企业原定4月上涨面粉价格即被中止。发改委约谈价格的结果除了成品粮油现货价格涨势暂停,也打击了期货市场中强麦、早籼稻、玉米等粮食期货多头的信心和勇气,价格承压。
二是调整深加工政策,限制玉米产能扩张。4月19日,国家财政部和税务总局发布《关于暂停部分玉米深加工企业购进玉米增值税抵扣政策的通知》。玉米深加工受限后,将有利于缓解目前玉米供需偏紧的局面。除此之外,有关政府管理部门还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包括核定和限制玉米深加工用量,收紧玉米收购企业信贷资金,核查粮食收购价格,停止粮食收购资格申请,等等。目前,玉米深加工企业的收购价格已经开始下调,部分玉米深加工企业已经停产,玉米期货价格的回调压力有所加大。
三是实施定向销售,降低企业生产成本。近日来自国家粮食局的消息,各地方已经开始着手准备籼稻的定向销售预案。第一批定向销售暂按两个月时间确定。定向销售降低了企业的原料成本,其成品粮油价格也因此有所降低,缓解了粮油市场价格上涨的压力。
四是加强价格监管。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下发通知,部署各地价格主管部门加强五一期间市场价格监管。在短期国家强势调控物价的大背景下,作为重点调控对象的早籼稻、强麦、玉米等粮食期货品种,面临较大的调整压力。
加息预期升温
今年,在春节长假、清明假期末,央行先后两次加息,随着五一假期的临近,市场对于5月2日央行再次加息的预期升温。考虑到目前我国实际利率仍为负数,央行再次加息也是情理之中的事。如果加息,则将给目前国内包括早籼稻、强麦和玉米期货继续施压,其调整压力无疑会增大。
人民币升值趋势未改
随着美元指数的破位下跌,人民币兑美元升值的步伐也在加快。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输入型通胀的压力,同时对于降低进口小麦、玉米、大米等农产品的进口成本也有所帮助。这也是导致近期国内小麦、早籼稻、玉米期货价格走势弱于外盘相关期货品种的重要因素之一。
综上所述,在尽管外部环境对于强麦、早籼稻和玉米等谷物期货有一定支撑,但是在国家强势调控的背景下,在货币紧缩和人民币升值的压力下,上述谷物期货近期调整格局难改。预计后市强麦WS1109将下探考验2700元和2624元的支撑,早籼稻ER1109将下探2400元的支撑,玉米C1109将下探2351元的支撑。(20110501)
责任编辑:刘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