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发展目标
为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铁路网要扩大规模,完善结构,提高质量,快速扩充运输能力,迅速提高装备水平。到2020年,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12万公里以上,复线率和电化率分别达到50%和60%以上,主要繁忙干线实现客货分线,基本形成布局合理、结构清晰、功能完善、衔接顺畅的铁路网络,运输能力满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主要技术装备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
二、规划原则
(一)贯彻国家总体发展战略,统筹考虑经济布局、人口和资源分布、国土开发、对外开放、国防建设、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的要求,并体现主体功能区规划明确的促进区域协调均衡发展的方向;
(二)根据国家综合交通发展总体要求,线网布局、枢纽建设与其他交通运输方式优化、衔接和协调发展,提高组合效率和整体优势;
(三)增加路网密度,扩大路网覆盖面,繁忙干线实现客货分线,经济发达的人口稠密地区发展城际快速客运系统;
(四)加强各大经济区之间的连接,协调点线能力,使客货流主要通道畅通无阻;
(五)节约和集约利用土地,充分利用既有资源,保护生态环境。
三、规划方案
为实现2020年铁路网发展目标,规划方案要在路网总规模扩大的同时,突出客运专线、区际干线和煤运系统的建设,提高路网质量,扩大运输能力,形成功能完善、点线协调的客货运输网络。
(一)客运专线
为满足快速增长的旅客运输需求,建立省会城市及大中城市间的快速客运通道,规划“四纵四横”等客运专线以及经济发达和人口稠密地区城际客运系统。建设客运专线1.6万公里以上。
1、“四纵”客运专线
(1)北京——上海客运专线,包括蚌埠——合肥、南京——杭州客运专线,贯通京津至长江三角洲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
(2)北京——武汉——广州——深圳客运专线,连接华北和华南地区;
(3)北京——沈阳——哈尔滨(大连)客运专线,包括锦州——营口客运专线,连接东北和关内地区;
(4)上海——杭州——宁波——福州——深圳客运专线,连接长江、珠江三角洲和东南沿海地区。
2、“四横”客运专线
(1)徐州——郑州——兰州客运专线,连接西北和华东地区;
(2)杭州——南昌——长沙——贵阳——昆明客运专线,连接西南、华中和华东地区;
(3)青岛——石家庄——太原客运专线,连接华北和华东地区;
(4)南京——武汉——重庆——成都客运专线,连接西南和华东地区。
同时,建设南昌——九江、柳州——南宁、绵阳——成都——乐山、哈尔滨——齐齐哈尔、哈尔滨——牡丹江、长春——吉林、沈阳——丹东等客运专线,扩大客运专线的覆盖面。
3、城际客运系统
在环渤海、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长株潭、成渝以及中原城市群、武汉城市圈、关中城镇群、海峡西岸城镇群等经济发达和人口稠密地区建设城际客运系统,覆盖区域内主要城镇。
(二)完善路网布局和西部开发性新线
以扩大西部路网规模为主,形成西部铁路网骨架,完善中东部铁路网结构,提高对地区经济发展的适应能力。规划建设新线约4.1万公里。
1、新建中俄通道同江——哈鱼岛段,中吉乌铁路喀什——吐尔尕特段,改建中越通道昆明——河口段,新建中老通道昆明——景洪——磨憨段、中缅通道大理——瑞丽段等,形成东北、西北、西南进出境国际铁路通道;
2、新建太原——中卫(银川)、临河——哈密线,形成西北至华北新通道;
3、新建乌鲁木齐——哈密——兰州、库尔勒——格尔木、龙岗——敦煌——格尔木、喀什——和田、日喀则——拉萨线,研究建设和田——狮泉河——日喀则线,形成新疆至甘肃、青海、西藏的便捷通道;
4、新建兰州——重庆、哈达铺——成都线,研究建设张掖——西宁——成都、格尔木——成都线,形成西北至西南新通道;
5、新建拉萨——林芝、大理——香格里拉线,研究建设成都——波密——林芝、香格里拉——波密线,形成四川、云南至西藏的便捷通道;
6、新建太原——侯马——西安——汉中——绵阳线,研究建设郑州——重庆——昆明线,形成华北、中原至西南新通道;
7、新建重庆——贵阳、乐山——贵阳——广州、南宁——广州线,形成西南至华南新通道;
8、新建向塘——莆田(福州)、合肥——福州、阜阳——六安——景德镇——瑞金——汕头线,形成内陆腹地至东南沿海地区新通道;
9、新建北京——张家口——集宁——呼和浩特——包头线,形成北京至内蒙古呼包鄂地区便捷通道;
10、新建内蒙古中西部、山西中南部煤运铁路,形成 “三西”地区煤炭外运新的大能力通道。
11、新建乌鲁木齐——富蕴——北屯、哈密——若羌、二连浩特——锡林浩特——乌兰浩特、正蓝旗——虎什哈、昭通——攀枝花——丽江、昆明——百色、柳州——肇庆、南宁——河池等铁路,研究建设安康——恩施——张家界等铁路,完善西部地区铁路网络;
12、新建哈尔滨——佳木斯、青岛——连云港——盐城、南通——上海——宁波、广州——湛江——海口——三亚、上海——江阴——南京——铜陵——安庆、怀化——衡阳——赣州、九江——景德镇——衢州、浦城——建宁——龙岩等铁路和福州——厦门货运线,完善东中部地区铁路网络。
(三)路网既有线
加强既有路网技术改造和枢纽建设,提高路网既有通道能力。规划既有线增建二线1.9万公里,既有线电气化2.5万公里。
1、在建设客运专线、完善路网布局和西部开发性新线的基础上,对既有线进行扩能改造,在大同(含蒙西地区)、神府、太原(含晋南地区)、晋东南、陕西、贵州、河南、兖州、两淮、黑龙江东部等十个煤炭外运基地和新疆地区,形成大能力煤运通道。重点强化“三西”地区煤炭下海和铁路直达中南、华东内陆地区通道,以及新疆地区煤炭外运通道等。
2、结合客运专线、完善路网布局和西部开发性新线的建设,对“五纵五横”综合运输大通道内既有铁路干线进行复线建设和电气化改造。
3、按照综合交通枢纽布局和城市发展规划,加强主要客货枢纽建设,注重与城市轨道交通等公交系统以及公路、民航和港口等其他交通方式的衔接,实现旅客运输“零距离换乘”、货物换装“无缝衔接”和交通运输一体化。以北京、上海、广州、郑州、武汉、西安、重庆、成都等枢纽为重点,调整编组站,改造客运站,建设机车车辆检修基地,完善枢纽结构,使铁路点线能力协调发展。
4、建设集装箱中心站,改造集装箱运输集中的线路,开行双层集装箱列车。
四、实施意见
总体目标:规划从2003年开始,在2020年前逐步建成。2010年阶段目标调整为:
到2010年,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9万公里以上,其中客运专线约7000公里,复线、电化率均达到45%以上。
进一步建设客运专线,新建北京——上海高速铁路,北京——广州——深圳、天津——秦皇岛、哈尔滨——大连、上海——宁波——深圳、徐州——郑州——西安——宝鸡、石家庄——济南、南京——武汉——宜昌、蚌埠——合肥、南京——杭州、柳州——南宁、绵阳——成都——乐山、哈尔滨——齐齐哈尔等客运专线。
进一步扩大路网规模,新建兰州——重庆和成都、贵阳——广州、南宁——广州、丽江——香格里拉、蒙自——河口、拉萨——日喀则、重庆——利川、西安——平凉、西小召(包头)——甘其毛道、乌兰浩特——锡林浩特、黄骅——大家洼、前进——抚远、上海——南通、南京——安庆、阜阳——六安、宿州——淮安、衡阳——井冈山、赣州——韶关铁路,内蒙古中西部、山西中南部煤运铁路,东北东部铁路,集包第二双线等。
进一步提高既有线能力,实施西安——合肥、西安——安康、长治——邯郸——济南、石门——长沙、遂宁——重庆等铁路增建第二线,以及大同——秦皇岛、神木——朔州——黄骅、集宁——通辽、衡阳——柳州、金华——温州、广通——大理、赣州——龙岩等铁路扩能改造工程。
责任编辑:方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