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秦藤供应链研究所
孙前进物流研究室
010-6543-6703 cnjpetr2009@126.com
浅析我国应急物流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通过对我国现阶段应急物流管理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希望本文既能从理论上丰富应急物流管理,又可以为应急物流管理的实践提供借鉴价值。

 

关键词:应急物流,应急物流管理体系,问题,对策

 

  我国是世界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之一,每年都会因自然灾害造成巨大的人员伤亡和物质损失,需要充足的应急物资来解决伤者救助、生存供给、卫生防疫、灾后重建等问题,避免灾害演化为灾难。长期以来我国应急物流研究比较薄弱,还处于初期阶段。因此,探讨现阶段我国应急物流管理存在的问题以及提出更为先进的应对策略、建立一套适合国情的应急物流管理体系,既可以从理论上丰富应急物流管理,又可以为应急物流的实践提供借鉴价值。

 

1、应急物流概述

 

  物流的概念起源于美国,一开始使用的英语词汇是“Physical Distribution”,后演变为“Logistics”。美国物流管理协会对物流的最新定义是:“物流是供应链运作中,以满足客户需求为目的,对货物、服务和相关信息在产出地和销售地之间实现高效率和低成本的正向和反向的流动和储存所进行的计划、执行和控制的过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物流术语》的定义是:“物流是物品从供应地到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施有机结合。”故物流首先是一个过程,这个过程综合了运输、仓储、流通加工、装卸、配送和信息处理等具体过程;同时物流也是一种管理,这种管理充分利用网络和信息,融合了现代管理理念和管理技术。关于应急物流的定义,为国内学术界所认同的观点是“应急物流是指以提供突发性自然灾害、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等突发性事件所需应急物资为目的,以追求时间效益最大化和灾害损失最小化为目标的特种物流活动”。应急物流作为一种特种物流,具有突发性、不确定性、时间约束的紧迫性、峰值性、弱经济性、非常规性、政府与市场的共同参与性等特征。

 

2、目前我国应急物流管理存在的问题

 

  2.1 现行的应急物流保障管理机制不健全

 

  我国现行的应急物流保障机制具有以行政命令为主、不计物流运作成本和代价高的特点,危机一旦发生,各级政府就会组成相应的危机处理领导小组,以危机的及时处理作为压倒一切的中心工作。这种运作机制既有利也有弊:一方面,统一组织指挥应急物流保障活动,可以使整个物流运作流程紧凑,确保应急物资迅速到位;另一方面,由于没有法制化的应急保障机制,整体秩序紊乱,成本高、效率低。

 

  2.2 应急物流管理队伍与装备缺乏专业化

 

  灾害应急物流的组织是一个系统化、专门化的工程,其难点在于受灾人口多、对救灾物资的需求量大、需求频

 

率高,物资的来源广,调配涉及的部门多,运送路途艰难,灾区环境恶劣。应急物流面临的任务专业性很强,需专业人士负责,我国目前缺少应急物流的专业人员和专有设备。各地区没有自己的应急专业队伍,灾害一旦发生,难以自救。对于装备,通常是有什么用什么。交通运输存在较大问题,大部分地区多以铁路和公路作为物资输送的主要形式,运输工具的落后严重影响了应急物流的运输效率。

 

  2.3 应急物流信息化程度低

 

  目前,我国应急物流信息化程度较低,缺少必要的信息传递证据,容易导致信息传递错误。另外,缺乏统一的应急物流信息共享和发布平台,应急指挥机构无法准确掌握突发事件的详细资料及应急物流的运作情况,造成分析判断不准确。

 

  2.4 应急物流配送体系不完善

 

  我国应急物资的发放,都是通过政府工作人员、救灾部队分发给群众的,效率低,分发面窄。应急物流配送体系很不健全,配送方式欠灵活,运输存在较大问题。另外,由于物资供需信息传递渠道的不通畅,很容易造成多方管理、信息报送延迟或内容重复等问题。例如,我国应急物资的很大一部分来自应急捐赠,由于信息传递不畅、捐赠组织繁多等原因,社会捐助物资很容易出现种类、时间上的配送供需矛盾,出现应急响应初期救援真空,而在后期需求达到饱和后,救援物资仍源源不断地配送。

 

3、我国应急物流管理的对策分析

 

  3.1 构建三位—体的应急物流管理保障体系

 

  我国应急物流管理保障体系应从政府统一指挥、紧急通道能力和基础设施保障三位一体进行构建。

 

  (1)政府统一指挥。在组织指挥上,首先,政府应建立长效的应急机制,明确职责,协调组织各部门、各渠道的资源,以在灾害发生时能快速及时地行动。其次,政府应建立相应的指挥机构和运作系统,对各种国际国内资源进行有效的协调和统一调用;组织筹措、调拨应急物资、应急救灾款项;紧急动员相关生产单位生产应急救灾物资;采取措施协调并消除不利于灾害处理的人为和非人为障碍。最后,平时应急管理部门负责做好与应急准备相关的工作,如培训、宣传、演习和物资与技术保障等。

 

  (2)紧急通道能力。通过建立国家紧急通道机制,即建立并开通一条应急物资管理保障专用通道,有效简化作业程序和提高速度,使应急物资迅速、及时通过海关、机场、铁路、地区检查站等,让应急物资、抢险救灾人员及时、准确到达受灾地区。通过应急保障机构与一些大型的运输公司预先签订协议或临时签订协议,提出紧急运输要求,开辟专用通道。

 

  (3)基础设施保障。基础设施包括通信系统、交通运输网络、物资储备设施和物流信息网络等。通信系统发达,可以在灾害发生前及时预警,使人们提前做好准备;物资储备设施和交通运输网络的坚固和发达可以保障物流网络,使灾害发生后救援物资迅速抵达灾区,而且广泛覆盖的交通运输网络可以使援助到达任何需要的地方。

 

  3.2 构建应急物流信息网络

 

  应急物流指挥中心是一个适应性强、功能强大、反应灵敏的信息网络管理中心。它根据国家的政策法规,组织众多物流中心、企业加盟,通过一张覆盖各加盟物流中心、企业的网络系统将其连接起来,依托政府公共信息平台,组成一个应急物流网络体系,及时发布灾害情况、运输及仓储的最新信息。

 

  3.3 确立“军地物流—体化”应急物流模式

 

  应急物流是专业化、系统化的工程,因此应重视和发挥物流专家的作用,在专业人员的指挥和参与下,军队和地方政府实现合作与协调。构建军地物流一体化系统,把相对独立的军队物流系统与地方物流系统进行有效整合和优化,实现军地物流兼容部分高度统一、相互融合、协调发展。

 

  3.4 建立供应链应急物流管理配送体系

 

  政府应优化电子商务系统的应急物流配送网络,加强应急物流指挥中心与电子商务业的联系,减少物流环节,简化物流过程,提高应急物流配送的快速反应能力。政府可通过应急物流指挥中心,整合现有国内外社会资源,联合配送行业内信誉高、价格合理的大型物流企业进行共同配送,通过大型物流企业已建立起来的供应网络及时将应急物品投放目标市场,实现应急物资的快速配送。与物资供应商建立合作机制,做好战略储备物资的协调工作,把供应链完备地部署到位。

 

4、结语

 

  应急物流在我国尚属一个新兴研究领域,我国应急物流体系还很不完善,为确保社会安全和公众生活稳定,应急物流体系的建设刻不容缓。应急物流体系的构建涉及方方面面,我们还要积极探索,总结经验,尽快构建符合我国国情的应急物流管理体系。

 

责任编辑:杨莹

 

中日物流合作联盟
  • 联盟简介
  • 组织机构
  • 专业委员会
  • 专家委员会
  • 秘书处
  • 中日物流研究联盟
  • 联盟简介
  • 组织机构
  • 专业委员会
  • 专家委员会
  • 秘书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