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秦藤供应链研究所
孙前进物流研究室
010-6543-6703 cnjpetr2009@126.com
市场化改革仍遇体制障碍

    中石油最近在浙江杭州举行的合作合资洽谈会上,向民间资本伸出了橄榄枝,拿出119个项目,投资近6000亿元,计划吸引2000亿元的民间资本参与涉及国内的勘探开发、炼油化工、成品油销售等。此举引发的却是一片疑虑及对此事件背景的猜测,中石油此次向民企招商,被人们看作是国资部门为落实国务院前不久发布的《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36),并非是国企对民企的一次主动市场开放。

    此新36条,虽未明确禁止准入的行业和领域,但条款的有关文字表述依然值得玩味,如第8条规定:“支持民间资本进入油气勘探开发领域,与国有石油企业合作开展油气勘探开发。支持民间资本参股建设原油、天然气、成品油的储运和管道输送设施及网络。”解读此条,政府鼓励民间资本参与的投资领域是那些投资数额大、回报期长、风险大而利润相对低的领域,对于炼油、成品油的零售等利润丰厚、投资周期短的领域,其实并没有向民间资本开放,所以,民企观望的多,实质参与的少。

    人们自然想到2005年国务院发布的《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36)5年间,民企与国企平等竞争的环境并未实质性改观,不然,国务院不会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就同一问题连发两道指令。现实的情况是,国有企业的规模与利润在这5年里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发展,在相关领域里的垄断趋势越加明显,难怪有人表示出了“国进民退”的担忧。国资委有关领导曾表示,国有企业没有垄断,国有企业之间仍然存在竞争。

    从经济学上讲,国有企业与私人企业并没有什么实质上的不同,国有企业一定要垄断或者控制关系国民经济命脉与国计民生的行业,除了政治体制的原因之外,没有什么经济学上的理由。

    市场经济国家的政府职能非常清楚,国防、外交、维护市场竞争秩序、提供公共产品。我国在上世纪90年代初提出建立市场经济体制之时,就将市场配置社会资源作为改革的目标与方向,但由于相关的投资制度、产权制度、公平竞争制度没有建立,到了今天,市场化的改革仍然不断遇到体制上的障碍。

    现在的中国“不差钱”,但如何利用好本来稀缺的民间资本,让它们进入生产与服务领域,衍生出更多的社会财富,而不是像现在到处“游走”,炒房炒股,炒金炒银,确实是值得政府认真考虑的问题。首先,认真落实两个36条,相关部门必须认真清理阻碍民营资本进入市场的歧视性规定,在行政审批与行政许可方面,给予民营企业平等的待遇。其次,破除行政垄断,营造机会平等、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只有投资领域不断开放,投资主体多元化的格局真正形成,各种市场经营主体能够平等竞争,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功能才能完全实现,市场经济体制才能最终建成。

 

责任编辑:芯彤

 

中日物流合作联盟
  • 联盟简介
  • 组织机构
  • 专业委员会
  • 专家委员会
  • 秘书处
  • 中日物流研究联盟
  • 联盟简介
  • 组织机构
  • 专业委员会
  • 专家委员会
  • 秘书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