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开38岁王宏斌的工作履历,辉映着一串写满青春、理想、拼搏、奋斗的脚印,1994年北京科技大学毕业,16年间,从一名普通的炼钢炉前工一步一个台阶地成长为今天的省属企业技术中心的掌门人、宣钢最年轻的正处级技术专家、高级复合型人才。
品质创效硕果累累
拥有技术者即为王者。作为负责宣钢整体技术的部门负责人,王宏斌对技术创新创效情有独钟,倾心竭力,取得了重大进展:2009年,预应力钢绞线用钢SWRH82B盘条第一个获得“采用国际标准产品标志”,首次荣获“全国质量管理小组活动优秀企业”称号,由宣钢承建的“河北省钢结构用钢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已经挂牌成立,成为河北钢铁集团承建的第一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张家口市第一批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全年成功开发了40多个新品种钢,有九种产品获金杯奖,品种钢创效1.87亿元,大大提升了宣钢的市场竞争力。
多年来,他先后承担了省科研项目《非调质高强度链条钢开发》、《优质深冲带钢的开发》;市科研项目《优质带钢08LZ的开发》、《低合金带钢的开发》以及多项公司科研项目,并屡立新功。张家口市重点科技成果推广项目“H08A焊条钢生产技术开发”,在对炼钢原料条件及终点控制全程跟踪统计的基础上,攻关小组采集了大量的数据,经反复试验,不断调整优化炼钢、精炼、连铸生产工艺,合理采用脱氧剂,建立AL-Mn加入量与终点w[c]的对应关系,量化操作,精确控制钢水氧含量,成功解决了H08A的生产难题;目前,H08A焊条钢各项技术已成熟,性能指标满足了用户要求,成为宣钢畅销品种之一。他根据品种材的市场调研和用户跟踪,了解到钢材在拉拔过程的脆断及中型圆钢、槽钢、角钢产生的质量问题,对炼钢和轧制生产工艺逐个环节进行工艺参数优化,寻求最佳的解决方案。攻关改进后的线材投放市场后,用户普遍反映拉拔性能明显改善,通条质量稳定性显著提高,焊接用钢、钢绞线用钢、机械用钢等已成为宣钢精品战略的主要创效品种。
迄今为止,他坚持将品质创效作为应对市场挑战、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组织带领技术人员广泛查阅资料,制定落实开发方案及生产工艺流程,深入生产现场,跟踪调整工艺控制方案,有效解决了品种钢质量不稳定、成本高、市场占有率低等难题,成功开发生产了焊接用钢、钢绞线用钢、冷镦钢等四十多个品种,其中,SWRH77B、82B盘条及优质碳结圆钢等产品已实现规模化稳定生产,20HRB500左螺旋精轧螺纹钢筋成为河北省首批进入市场的高附加值产品,应用于京沪高铁、大型水利工程、高层建筑、核电站及桥梁等国家重点工程。有多项产品被评为“冶金行业品质卓越产品”、“河北省名牌产品”。宣钢被河北省科技厅、知识产权局、发改委等10部门联合授予“河北省知识产权优势培育单位”。在他的组织协调下,宣钢不断加大“企院技术合作”力度,目前与北京科技大学合作开发高品质汽车用特殊钢科研项目已全面启动。
对标挖潜力促突破
王宏斌率领团队按照“系统思考、局部合理、系统优化、全局最佳”的工作思路,充分运用好对标挖潜这一有效进步手段,不断运用新技术加大挖潜力度。焦化工序通过应用“活性瘦化剂用于配煤炼焦技术”进一步优化配煤结构,实现集团内全焦成本最低,年节约优质肥煤资源25万吨,创效6000余万元,该技术2009年获得国家专利授权。同年铁前原料优化组根据进口粉市场价格情况,通过合理优化入烧进口粉品种和配比,使烧结矿成本同比降低291.93元/吨、球团矿成本同比降低363.05元/吨、生铁成本同比降低848.97元/吨。全年工序成本硬碰硬同口径比上年降低12.8亿元,可比成本降低率达到6.17%;集团在统技经指标49项,宣钢21项排名第一,占43%;11项指标排名第二,占23%。行业各工序在统指标40项,宣钢32项指标优于行业平均水平,占80%,有8项指标进入行业前五名。
脚踏实地,是他的事业写照;矢志不渝,是他的事业哲学。
在繁忙紧张的工作中,他以身作则带头坚持学习深造,在取得北京科技大学工程硕士学位后,现在又就读北京科技大学冶金工程博士研究生。所撰写论文屡屡见诸于国家核心期刊,并在广泛交流于全国性学术交流会。他本人先后被授予河北省质量标兵、省国资委"新长征突击手"、宣钢劳动模范称号,今年又光荣地被评为张家口市十大杰出青年、河北青年五四奖章。
责任编辑:芯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