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发展现代客运,提升服务品质。
通过应用信息技术,加强道路客运与其他运输方式的紧密衔接与配合,构建由快速客运、干线客运、农村客运和旅游客运等组成的城乡客运相互衔接的多层次客运网络体系,逐步实现“无缝衔接”、“零换乘”。以高速公路和国省干线公路为依托,大力发展城际直达班车客运,探索建立全国道路客运联网售票机制,建立健全省际、城际客运网络,服务人民群众安全、便捷出行。适应汽车进入家庭和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出行需求,发展智能交通,拓展服务内涵,显著提高交通综合服务能力,为出行者提供多样化、高品质的交通服务。
5.强化公共管理,完善公共服务。
通过应用信息技术,推进政务公开和信息公开,简化办事程序,开展多层次、全方位的惠民便民服务活动,在服务中实施管理,在管理中体现服务。推进交通网上审批,完善公众出行信息服务系统和公路水运管理信息系统,全面提升行业管理效率和服务水平。加快可视化、数字化、智能化公共信息平台建设,建立和完善道路运输企业安全管理制度,提高道路客运和危险货物运输安全管理水平。加快交通应急平台建设,完善交通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和应急体系,提高应对公共突发事件的能力。
五个工作重点
在交通行业由传统产业向现代服务业转型的过程中,交通信息化发挥着重要的支撑和助推作用。为适应新时期交通行业实现转型的目标,交通信息化建设也要进一步转变工作思路,做好统筹规划和有序建设工作。正如交通部李盛霖部长所指出的,“在信息时代,交通信息化要跟上发展形势,加强交通信息化建设是提高政府管理水平和宏观调控能力的需要,是增强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的需要,是提高交通行业竞争力的需要,也是建设创新型行业的需要”。近期,交通信息化要遵循“服务是宗旨,应用是关键,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是主线,基础设施是支撑,法律法规、标准化体系、管理体制是保障”的指导思想,紧密结合交通运输发展实际,按照统筹规划、需求主导、整合资源、注重实效、加强应用的总体要求,以提高政府决策、监管、服务和应急保障能力为目标,以信息资源的整合与开发利用为重点,按照“抓基础,整资源,促应用,出人才”的基本思路,抓好信息化建设的各项工作,重点是:
1.夯实交通信息网络基础,保障业务系统安全高效运行。
交通信息网络是行业信息系统安全高效运行的基础平台。交通部将以交通电子政务内网和外网建设为核心,进一步建设和完善交通电子政务网络基础设施。同时积极开展高速公路信息通信资源整合研究,并充分结合国家公共通信资源和交通卫星通信网络,形成管理有序、安全可靠、天地合一的交通行业信息通信基础网络。
2.加强交通信息化标准体系建设,做好基础技术保障。
交通信息化标准体系建设是交通信息化建设中的一项基础性系统工程。我们将以电子政务应用系统数据元标准为核心,进一步完善交通行业信息化标准体系,在两年内形成包括公路、港口、航道、船舶、船员、道路运输、水路运输、船检、船载客货、建设项目、统计、收费公路等12个交通信息基础数据元标准,并进一步编制若干重点的行业管理与服务系统的技术要求和接口规范标准,积极引导和推动智能交通、现代物流、电子数据交换(EDI)、交通信息通信与导航及电子地图等信息化标准的制修订和推广应用工作,在“十一五”末初步完善交通信息化建设所需的核心和关键信息化标准,为行业信息化的建设提供全方位的标准保障。
3.加强数据交换共享,促进信息资源开发利用。
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是贯穿交通信息化全过程的主线。交通信息化的快速发展,为交通行业积累了大量的信息资源,但是由于标准不一、信息共享与交换渠道不畅,形成了许多的“信息孤岛”,造成各单位、各部门之间的信息资源共享和开发利用水平不高,信息资源没有充分发挥出效益。为此,今后一段时期交通部将重点推动交通信息资源的整合、共享和开发利用。
一是加强顶层设计,做好统筹规划。通过部省联网、部路联网、部港联网,加强数据采集、交换和更新,建设数据中心,建立公路基础信息库、运输业户、船舶库、车辆库、从业人员库等大型基础信息资源库,形成信息集中再反馈的互联互通机制。
二是贯彻落实交通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指导意见,加强信息资源目录体系建设。今年将依托交通部科技项目和基建项目开展行业信息资源目录体系建设工作,并首先开展部级业务应用梳理、元数据及目录体系建设,为行业信息资源目录体系建设做出示范,逐步推动各级交通管理部门建设本级、本单位的信息资源目录体系,共同促进行业信息共享交换体系的建立。
三是通过政府网站平台,加强交通信息查询、在线办事、目录体系检索等业务服务功能,并积极引导和鼓励企业从事交通行业市场信息、允许加工的政府信息等信息资源的商业性服务,发挥市场对信息资源配制的基础性作用,使交通信息资源更好地为行业管理和社会公众服务。
4.推进应用系统建设,提高管理服务水平。
业务应用系统的开发和使用体现了交通信息化发展水平。在“十一五”期间,交通部加大了对应用系统的研发支持力度,将 “交通大型数据库群建设及应用关键技术”、“道路运输联网信息服务、分析统计系统关键技术”、“基于定位系统的车辆运营监控、调度和精确计量技术”、“水上交通安全保障技术”、“内河和沿海港航运政联网系统技术”、“公路公众出行信息服务系统技术研究”等一系列关键技术列为重大专项或重点研发方向,力争在5年内有所突破。在此基础上,交通部还积极推动公路综合管理信息平台、道路运输综合管理信息平台、水路运输综合管理信息平台、交通运行综合分析信息系统、交通应急处理信息系统、公众出行信息服务系统等若干行业大系统的建设,建立一套实用、及时、灵敏、安全的公路水路管理信息系统,提升交通行业整体的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
5.加强交通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提供智力支持保障。
信息化建设人才是关键。在推动交通信息化建设的同时,要更加重视行业信息化队伍的建设,加大信息人才培养的力度。研究制定信息化人才培养的政策和措施,努力在信息化建设中培养和锻炼人才,逐步建立一支既熟悉交通业务,又掌握信息技术的、适应交通信息化发展的人才队伍。在培养方式上,针对不同层次需求对交通行业工作人员进行信息化知识的培训,提高其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
责任编辑:紫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