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秦藤供应链研究所
孙前进物流研究室
010-6543-6703 cnjpetr2009@126.com
物流学概论教学大纲(上)

第一部分大纲说明 

 

一、本大纲制定的依据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开放教育试点”是广播电视大学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人才的需要和探讨现代远程开放教育的深入发展服务的。“开放教育试点专科”物流管理专业是广播电视大学根据市场经济和社会发展对物流管理人才的迫切需要,对学生进行专业知识和技能教育,为实现岗位从业能力而设置的。《物流学概论》是物流管理专业专科的专业必修基础理论课程。

 

  培养目标是:符合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从事物流管理理论研究和实务的人才。

 

二、本课程的任务

 

  《物流学概论》是一门基础理论课。通过教学使学员掌握物流学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和决策思路,为学习其他专业课打下物流学基础。

 

三、教学对象

 

  具有国家高中职高、中专、技校及以上文凭的从事物流管理和经济、管理工作的成人学员。

 

四、课程的学时与学分

 

  本课程计划90学时,5学分,第一学期开设。

 

五、教学要求

 

  教学过程中,有关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基本方法按“了解、掌握、重点掌握”三个层次进行。

 

  了解:要求学员对有关内容知道是什么,对其中关系到物流学基本理论的创立、人物、事件要把握;能够正确加以表述;

 

  掌握:要求学员对有关内容能够理解为什么,把握决策思路;

 

  重点掌握:要求学员对有关内容能够深入理解并正准确地应用。

 

六、教学环节

 

    1IP课:它以教学大纲为依据、以文字教材为基础,结合我国物流学实践中的典型案例,以重点讲授或专题形式讲述本课程的重点、难点、疑点以及学习思路和方法,帮助学员了解和掌握本课程的基本内容,是学员获取知识的重要载体。

 

    2.面授辅导:这是广播电视大学学员接触教师、解决疑难问题的重要途径,是弥补广播电视大学教学缺少双向交流的有效途径。面授辅导以教学大纲为指南,结合IP课件,通过讲解、讨论、座谈、答疑等方式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

 

  辅导教师要认真钻研教学大纲和教材,熟练掌握本课程的基本原理,了解和熟悉远程教育规律,研究成人学生的心理特点,为学生提供优质服务。

 

    3.自学:以学生独立学习为主是远程开放教育的显著特点,是学生系统获取学科知识的重要方式之一。对学员自学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是广播电视大学教学的目标之一。

 

    4.实践教学(习题作业):实践教学是实现培养目标的重要手段。在教学过程中,各地电大及时布置和完成习题作业,要结合教学进度安排实地参观、社会调查并进行交流,撰写参观体会或社会调查报告。

 

    5.考核:考核是检查教与学效果的重要方式,是教学环节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是保证教学质量、培养合格人才的重要手段。考核的目的是检查学员对课程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的掌握程度,检测学员运用物流学原理和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课程采用形成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相结合的方式。形成性考核包括4次平时作业,平时作业成绩占学期总成绩的20%。终结性考核即期末考试,期末考试成绩占学期总成绩的80%。没有完成平时作业者不能取得本课程的终结性考核资格或本课程的学分。

 

七、课程的媒体设计

 

  本课程的教学媒体包括:文字教材、IP课件、CAI课件、网上资源。

 

第二部分 媒体分配

 

  本课程教学媒体主要有文字教材、IP课件、CAI课件等形式。文字教材采用分立式;IP课件是主教材的配套资源,主要讲授教学重点、难点、疑点。辅导教材和CAI课件主要起到帮助学生自学和自测,加强对基本理论知识的掌握和理解。

 

    学时分配

 

序号   章目          学时数

1章  物流基础          6

2章  物流的基本理论认识     6

3章  物流活动的基本范围     12

4章  物流网络          6

5章  企业物流          10

6章  物流企业          6

7章  物流管理          10

8章  供应链管理         8

9章  电子商务物流        6

10章  国际物流         10

11章  物流相关法规与国际公约   4

12章  现代物流的发展趋势     6

 

第三部分 教学内容

 

    第一章 物流基础

 

    学习目标:

 

    1.重点掌握物流的定义、分类及特性;

 

    2.掌握物流的地位和作用;

 

    3.了解物流的发展、物流系统的构成及物流学的形成过程。

 

    第一节 物流概述

 

    一、物流的定义

    二、物流的分类

    三、物流的行业构成

    四、物流的若干特性

  五、物流的目标

 

  第二节 物流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一、物流在宏观层面上的作用

   二、物流在微观层面上的作用

 

  第三节 物流的发展

 

  一、物流的发展阶段

   二、物流技术的相应发展

 

  第四节 物流系统

 

  一、系统

  二、物流系统

 

  第五节 物流学

 

  第二章 物流的基本理论认识

 

  学习目标:

 

  1.重点掌握物流创造的基本价值及基本理论认识;

  2.掌握物流标准化的基点;

  3.了解物流标准化的重要性及原则等。

 

  第一节 物流创造的基本价值

 

  一、时间价值

   二、空间价值

  三、加工附加价值

 

  第二节 物流的若干理论认识

 

  一、商物分离

  二、黑大陆说

  三、物流冰山说

  四、第三个利润源说

  五、效益背反说和物流整体观

  六、成本中心说

  七、服务中心说

  八 竞争战略说

 

  第三节 物流标准化

 

  一、物流标准化的概念及其内涵

  二、物流标准化的重要性

  三、物流标准化的原则

  四、物流标准种类

  五、物流标准化的基点

  六、物流的尺寸标准

 

  第三章 物流活动的基本范围

 

  学习目标:

 

  1.重点掌握物流活动包括的基本范围内容;

  2.掌握各功能要素的作用和特点;

  3.了解各功能要素的合理化方法。

 

  第一节 采购

 

  一、采购的功能

  二、采购活动与采购模式

  三、采购合理化

 

  第二节 运输

 

  一、运输方式的分类

  二、运输方式的选择

  三、运输合理化

 

  第三节 储存

 

  一、储存的作用

  二、储存的分类

  三、储存合理化

 

  第四节 包装

 

   一、包装的作用

  二、包装的种类

  三、包装材料

  四、包装容器

  五、包装技术

  六、包装的合理化

 

  第五节 装卸搬运

 

  一、装卸搬运的作用

  二、装卸搬运的特点

  三、装卸搬运的分类

   四、装卸搬运的合理化

 

  第六节 流通加工

 

  一、流通加工的作用

  二、流通加工与生产加工的区别

  三、流通加工的类型

  四、流通加工合理化

 

  第七节 配送

 

  一、配送的特点

  二、配送的作用

  三、配送的基本环节

  四、配送合理化——准时供应

 

  第八节 物流信息

 

  一、物流信息的分类

  二、物流信息的特征

  三、物流信息的作用

   四、物流信息技术

 

 

 

责任编辑:博禅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物流学概论教学大纲(中)

中日物流合作联盟
  • 联盟简介
  • 组织机构
  • 专业委员会
  • 专家委员会
  • 秘书处
  • 中日物流研究联盟
  • 联盟简介
  • 组织机构
  • 专业委员会
  • 专家委员会
  • 秘书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