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秦藤供应链研究所
孙前进物流研究室
010-6543-6703 cnjpetr2009@126.com
丁俊发与《经济界》杂志社社长李兰的对话

  李兰:我们对企业家连续进行了15年的跟踪调查,发现今年宏观经济情况是全面高涨的。但是,有些学者对我国宏观经济形势的预期不是很乐观,和我们调查中企业家反映的状况差异很大。所以,我们想了解一下您是怎样看待当前的宏观形势的?

  丁俊发:从经济上看,我认为十七大描绘的景象是非常鼓舞人心的,党中央的确是站在全球、全局来观察与研究问题的。但具体的实施还要靠经济学家、政府官员和企业家来积极运作。从今年的宏观指标和总体情况来讲,大体形势还是不错的。但是,我觉得还有一些深层次的问题并没有解决。

  我认为一个突出的问题还是结构性问题。如消费、投资和出口对经济发展拉动的结构性问题;一产、二产、三产的结构性问题,以及一产、二产、三产内部的结构问题;工业、农业、服务业产品结构问题;东部、中部、西部的区域经济结构问题;城市和农村的结构问题。生产、分配、流通、消费的结构问题;商品市场与要素市场的结构问题;国内与国际市场的结构问题等等,改革、发展、稳定之间的关系也是一个结构问题。所以,我认为,经济与社会领域中存在的结构不合理,是许多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的根本原因,实现结构调整、结构优化,现存的很多问题就容易解决。但结构的优化调整过程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的问题。

  李兰:在结构性问题的调整上,我们要遵循什么样的规则呢?

  丁俊发:第一,要跟随科学发展观的思路,以人为本、统筹兼顾,可持续发展。第二,一定要讲规律,中国已经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了,必须要遵守市场经济的客观规律,个人意志不要去超越客观经济规律。

  中国现在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还没有完全制度化,市场经济的一些规律不能正常起作用,政府只能加强宏观调控的力度。另外,旧制度的惯性作用也不利于我们完全遵循市场规律。所以,我非常同意胡锦涛同志讲的要进一步解放思想,现在我们的思想并没有完全解放。改革、发展、稳定的空间还很大,机遇还很多。

  中国消费力不足,应提高消费拉动GDP增长

  李兰:除了结构性问题,您认为当前经济发展中还存在哪些深层次问题呢?

  丁俊发:拉动GDP增长主要是要依靠消费,投资和出口。这几年投资过热,消费偏冷,外贸顺差过大。世界各国发展的经验证明,消费是拉动经济发展最稳定、最长久、最可持续的因素。我不反对在经济高速发展时加大投资力度,出现贸易顺差也是一种正常现象。但很少有一个国家在工业化过程中像中国那样投资率如此高,消费率如此低,比如日本在工业化时期,资本形成率最高为34,最终消费率为60。这一问题反映了长期以来“重生产、轻流通”的一种烙印,大家观念上还是过多注重生产力,忽视消费力。现在的问题就集中在怎么样才能够转变人们的观念,正确处理消费、投资、出口的关系,促进消费,加大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力度。

  李兰:这其中是不是小农意识在起作用?企业没有考虑外部环境的变化,只重生产?

  丁俊发:对,在这个问题上观念的作用是很明显的,重生产轻流通的观念根深蒂固。另外,有好多体制性因素在推波助澜。比如考核地方官员的政绩是GDP挂帅,地方官员就注重投资,搞大项目,使得非经济现象往往在左右经济的发展。

  面对消费偏冷的局面,我主张提高消费力,下一步要把增加消费作为一个战略重点来完成。这几年我们也一直在提倡提高消费率,可消费却不升反降。中国很长时间里最终消费率一直在60左右徘徊,而全球目前平均最终消费率为89,中国的最终消费率从1990年以来逐年下降,到2006年降到了50,是历史的最低点。

  李兰:那消费力又该如何来解释?

  丁俊发:讲消费有三个概念,第一个概念是消费需求与投资需求,形成最终消费率和资本形成率,二者加在一起是国内消费总和。第二个概念是讲消费需求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第三个概念是消费需求对GDP的拉动力。消费的贡献率:1991年为65.1,1996年为60.1,2001年为50,2006年下降到38.9,而全球平均为70。对GDP的拉动力从2001年开始,已低于投资需求的拉动力。这说明我们现阶段的消费力相对较低、较弱。

  资本形成率是指我们的固定资产投资。1990年的资本形成率是34.9,2005年和2006年都是42.7,而全球的平均资本形成率是21,我们比全球的平均水平高出20个百分点。和当年处在工业化高速发展时期的日本相比,最高时期的资本形成率也不到34,这说明我们的投资力过强、过大。

  发达国家制造业向中国转移,中国成为世界制造业中心,使中国出口大增。2006年,在出口总额中,外资企业占58.2,进口总额中,外资企业占59.7。2007年上半年,中国经济对外贸的依存度达到71.7,净出口对经济的贡献率达到23.9,出口需求拉动经济增长2.8个百分点,这是历史上从来没有的。这种局面根本不可能长久维持。

  2006年消费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是38.9,投资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达到40.7,出口达到20.4。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力,投资拉动了4.3个百分点,消费拉动4.2个百分点,出口拉动了2.2个百分点,我认为这一结构显然是不合理的,或者说极不合理。

  中国正处于工业化中期,城镇化加速,还要全面实现小康,消费、投资、出口的三者关系处理不好,不仅会影响经济发展,同样会影响改革与稳定。

  李兰:那您认为解决消费不足的问题有些什么办法?

  丁俊发:我从九十年代中期开始研究消费,系统提出了“消费六论”,即:改革消费体制,调整消费政策、改变消费观念、改善消费环境、培育消费热点、促进消费升级。这是一个系统工程。

  首先是改革消费体制。如住房分配体制、医疗体制、教育体制、领导干部配公车体制、公出报销体制等等。

  第二是调整消费政策。如鼓励小轿车私有化政策、信用消费政策、个人消费税政策、禁止用公款高消费政策等等。

  第三是改变消费观念。如平均主义大锅饭的消费观念、先生产后生活的观念、“明天”的钱“今天”不能花的观念、重商品所有权轻商品使用权的观念、合理消费同艰苦奋斗对立起来的观念等等。

  第四是改善消费环境。首要的是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把住房、看病、教育难“三座大上”搬掉,让老百姓无后顾之忧。如果说这叫软消费环境的话,还要改善硬消费环境,如道路、水、电、气,商业业态与布局,服务业态与布局等等。

  第五是培育消费热点。如住房消费、小轿车消费、家用电器与通讯消费、旅游消费、家政服务消费、文化体育娱乐消费等等。

  第六是促进消费升级。城市从千元级向万元级与十万元级推进,农村从百元级向千元级与万元级推进。但消费升级的关键是收入的增长,而中国城乡家庭人均收入的增长速度大大低于GDP的增长速度,我认为是不妥的。特别要加大中低收入人群的收入水平,降低基尼系数。

  李兰:但是这些年我们的主旋律都是在说节约,在人们生活中很少提消费。您是如何看待二者之间相互关系的?

  丁俊发:我认为,应当提倡鼓励消费,反对浪费,这两者是相辅相成的。中国早已进入买方时代,产品供大于求,如不鼓励消费,工农业生产的商品就会大量积压,就会出现产能过剩,就会出现大量出口。但对资源短缺的产品要提倡节约,如节水、节地、节电、节油、节木等,并不是不让大家消费,而是应该节约资源、节约能源。除此之外,作为个人,如何消费则完全由个人可支配的消费能力决定,我们不要去过多的干预。但有三种消费要反对,即毒品的白色消费、黄色消费与公款“红色”高消费。

  由于收入水平不同,在中国已出现不同的消费阶层。这就要求我们的零售业态与服务业态满足不同阶层人们的消费需求。譬如百货店、超市、购物中心、品牌店、便利店、步行街等等。批发市场也要从第一代、第二代向第三代、第四代发展,实现商场化。饭店、餐饮业、家政服务业、中介服务业等都要向多元化、多样化发展。

  现在的关键问题是,各种消费之间也是相互配套的,我们目前还不能完全实现。比如,中国的旧货市场不发达,就会制约人们的消费更新行为,要素市场不完善,就会影响商品市场的繁荣。中国的服务业不发达,使消费的广度不够,消费是经济发展最后的落脚点,改善人民生活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目的。这既是一个经济问题,也是一个政治问题。

  李兰:那您觉得未来的经济发展趋势是怎样的?比如说从明年以后,消费、投资、出口这三者间会有一些什么样的变化趋势,我们要警惕一些什么问题?

  丁俊发:中国现在处于经济起飞阶段,总体上讲,这几年的经济发展速度还是比较稳定的,波动不大。我认为到2050年以前,中国经济保持8左右的增速是不成问题的,但中间肯定会有一定的波幅。因为,根据美国、德国、日本等国经济增长期的经验,如果中国社会比较稳定的话,达到这个速度是不成问题的。但是近几年,特别是今年,GDP的增速有点过快,但不能讲经济已经过热,只是局部有点过热。

  中国从1979—2006年GDP增长了9.7,1989—2006年增长了9.2,2003—2006年增长了10.3,但是我们的人均家庭收入,1979—2000年城市和农村都增长了7, 1989—2006年城市增长了8.9,农村增长了4.9,2003年—2006年城市增长了9.2,农村增长了6.2。显然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居民的人均家庭收入增长速度明显低于现在的GDP增长。这些数字反映出,人均收入的增长速度过低,我们在第一、二次分配时并没有全面关心到老百姓的收入,特别是农民的收入。把过多的钱都搞基本建设了,使老百姓并没有完全享受到改革的成果。且收益的分配过多依赖财富,扭曲了按劳分配的本质要求。

  有些学者认为,现在由于投资过度,已经是产能过剩了,我认为需要具体分析。有些产业实际生产能力大大低于实际设计能力,生产力闲置,这确实产能过剩,但大多数产品,我认为主要是消费不足引起的,不能从遏制生产去解决。

  出口过多,顺差过大,原因也是多方面的。一是因为中国有些产品供大于求,国内消费不了,企业只好扩大出口,也有能力去占领国际市场。二是外资进到中国办厂进行生产,并不完全是为了占领中国市场,同时要占领国外的产品市场。所以,它们生产的产品许多是面向国际市场的,对中国来讲并不是产能过剩,不能去阻止出口。三是我们现在的确消费不足,老百姓的收入水平增加得比较慢,贫富差距在拉大。中低收入者的消费倾向比较大,但是他们缺钱,再加上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他们有很大的消费顾虑,现实消费变成了潜在消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居民的年均储蓄率在40以上,在国际上很难有这样高的指数。所以并不是说我们的总供给大到不能控制的程度了,而是现在消费没有拉动起来。

  李兰:政府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应该怎样进行角色定位?

  丁俊发:在这几年的经济发展中,国家宏观调控的力度比较大,也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是并不太理想。突出的问题包括投资过热,出口的顺差太大,通货膨胀开始出现苗头,社会保障体系进展过慢,地区发展不平衡等等。所以,政府关键是做好两方面工作:第一,改变经济发展方式,正如十七大讲的:“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针,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赖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调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力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这讲得非常好,但一定要切实去执行才行。

  第二,抓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并举。中央提出建设和谐社会,表明政府从注重经济发展开始转变到关注社会民生了,这是一个很大的转变,但是长期以来,中国的政府是经济政府,政府角色的转变难度很大。作为一个市场经济国家,政府对经济领域的好多问题是不管的,应该更多地去关心社会建设,解决社会中存在的很多的问题,如社会保障体系、财政金融政策、就业率等等。

  李兰:大家都知道物流是宏观经济的先行指标,具体用什么指标来衡量?

  丁俊发:首先,先说明一下什么是物流。传统物流主要是指运输与仓储,它是要解决商品生产与消费在地域和时间上的差异,且运作过程是分割的。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经济的全球化,传统物流转向现代物流,物流运作从生产与流通企业中分离出来,出现了专门的物流服务商,他们利用市场化的物流资源与信息技术,实现采购供应物流、生产物流、销售物流和回收物流的一体化运作,实现装卸、搬运、运输、仓储、流通加工、信息处理等功能整合。目前,全球物流已从传统物流经过实物配送、综合物流向供应链物流发展。

  国际上一直通行的指标一是社会物流总费用。它是指一年产生的GDP要在物流方面花费多少成本。物流总费用由三部分构成:运输费用、保管费用和管理费用。2006年,中国物流总费用是3.8万亿,其中,运输费用为2.10万亿,占物流总费用的54.7;保管费用为1.23万亿,占物流总费用的32.1;管理费用为0.50万亿,占物流总费用的13.2

  二是物流支出总费用与GDP的比率。2006年为18.3。美国、日本、德国等发达国家的比率在8左右,显然它们的物流成本比我们低。这反映出它们的发展是集约式的,而我们是粗放式的发展模式。当然,中国存在一些特殊的因素,比如中国处于重化工阶段,物流成本肯定比较高,而美国等国家的服务业已经占了GDP的60-70了,服务业的物流成本就不会那么高,这是不可比的因素。但物流总费用占GDP的比率是国际上运行的衡量标准,中国比发达国家高出一倍多,从另一方面又意味着我国物流业的发展空间还比较大。

  三是物流的增加值以及在第三产业增加值中所占的比例。2006年我国的物流业增加值是1.4万亿人民币,在第三产业的增加值中的比例是17.1,说明物流产业已经是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产业,是在快速发展的生产性服务业,是一个朝阳产业。

  四是第三方物流在整个物流市场中所占的比例,就是说在我们整个的物流市场里面,通过第三方物流企业来运作的比例是多少。发达国家这一比例在20-30,中国的这一指标应该在8左右,没有精确统计。这说明,大量的物流活动都是生产企业和流通企业自己在运作,这再次反映出中国物流业的上升空间是比较大的。物流外包与物流企业的一体化运作,是国际发展的总趋势。许多跨国的咨询公司如埃森哲等,都到中国进行物流市场调查,他们的结论是:第一,中国的物流市场很大,物流业将对中国经济发展起关键作用;第二,中国的物流业处于初级阶段,中国人还不太熟悉现代物流;第三,到中国来会水土不服,要本土化,着眼于长远,不要追求眼前利益。

  我们国家自己创造了一个指标,叫做社会物流总额。2006年,中国的物流总额是人民币59万亿。它包括五个部分,第一是工业品物流总额,第二是农产品物流总额,第三是进口产品物流总额,第四是再生资源物流总额,最后一个是单位与居民物品物流总额。这五个部分加在一起的物流总额为59万亿。反映了物流的总需求。

  李兰:在和欧洲物流业进行比较后,我觉得我国对这个领域的重要性还没有认识得很清楚。您认为我国的物流业和发达国家相比,差距体现在哪些方面呢?

  丁俊发:物流业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标志之一,中国的物流业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是有相当大的差距的,可以概括为“两高一低”。

  1、物流总费用与GDP比率明显偏高。2006年,我国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仍高达18.3,比美日等发达国家高出一倍多。

  可以看到两个问题:一是中国在生产与再生产过程中,物流费用过高,属于典型的粗放经营模式。二是中国在产业结构中,服务业的比例过低。GDP增长主要依靠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只占到39.5,与美日等发达国家三产比例高达70—80的份额相比,我国的经济增长方式明显落后。这是造成我国物流成本占GDP比率远远高于发达国家的两个主要原因。

  要改变这一落后状况,出路只有两条,一是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二是增加服务业在GDP中的比例。按“十一五”初步设定的目标,服务业增加值2010年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3个百分点,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下降2个百分点。

  2、物流总费用中的仓储保管费及管理费用明显偏高。我国与美国、日本相比,差距最大的在于物流的组织管理水平。目前我国物流管理费用与GDP的比率仍高达2.5,美国和日本均只有0.4。我国管理费用太高,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最主要的是体制性和机制性约束,部门分割、垄断,地区封锁的现象依然突出,尚未建立公正、公平、公开的物流竞争市场,没有形成可控与自由运作的现代物流机制。

  保管费用的差距,也反映我国物流水平较低。我国物流保管费用高,一个重要原因是我国库存水平高。据我们初步核算,目前我国历年积累的社会商品库存额与GDP的比例高达20以上,而美国这一比例只在3左右。我国社会库存过高,占用资金较多,不仅造成所占用流动资金周转速度慢,据统计,目前我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流动资金年周转速度只有2.1次,重点生产资料流通企业只有2.8次,大大低于发达国家10—20次的周转速度。社会库存比重过高,资金周转速度低,这既带来巨大的资金占用成本,又实际上减少了企业的收入,降低了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同时,容易诱发各种债务危机,不利于社会扩大再生产。

  3、物流业总体水平明显偏低。

  第一,有效物流需求与有效物流供给都不足。除东部沿海外资与中外合资企业以及部分产业物流需求释放较好外,大部分制造企业与流通企业仍处于“大而全”、“小而全”的运作模式。而中国的物流企业除少数5A级企业外,大多功能不足,无法承担大中型企业的物流外包业务。

  第二,物流集中度低。根据社会物流统计制度,由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进行的2006年中国物流企业50强排序,超过100亿的有4家,超过50亿的有8家,超过10亿的有34家,第50位只有3.5亿元。第三方物流企业一体化服务功能差,第三方物流企业的营业额在整个物流市场中的比例不到10

  第三,物流信息化水平不高。不仅物流公司的信息网络不健全,全国性和区域性现代物流信息平台更缺乏。

  第四,物流基础设施在“十五”有了较大投入,高速路、港口货物吞吐量、集装箱吞吐量、铁路运营效率等都处于全世界前列。但由于没有形成综合运输体系,多式联运差,运输技术与组织方式落后,成为现代物流业发展的瓶颈约束。2006年,全国物流货物增长与运输能力增长差5个百分点。

  李兰:你认为哪些是妨碍中国物流发展的重要因素?

  丁俊发:第一个是制造与流通企业的运作模式约束。每个企业都习惯于“小而全”、“大而全”,什么事情都是自己做,社会化、专业化、市场化程度低,这是小农经济在计划经济下形成的特点。

  第二是体制性的约束。这种约束把好多的物流资源和市场分割开来,这是发展物流市场最忌讳的问题。所有的领域,特别是垄断性行业,像铁路,邮政,电信等等,都要在这方面进行改革。比如外国的物流公司能成为一个国际企业,进入全球供应链,物流功能一体化运作,是因为他们可以购买到全球的物流资源。可是进入中国后情况就不一样了,因为体制约束,它们在中国有钱也难于得到必需的资源。这也说明资源配置在现有体制下不顺畅。

  第三个制约因素是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功能约束。处于发展初期的3PL,功能比较单一。高端服务水平欠缺,挤在仓储和运输领域恶性竞争,物流公司的发展又制约与人才,物流人才短缺。

  第四个制约因素是物流技术与装备还比较落后。比如说信息化水平,标准化水平,装备水平不高。

  供应链管理正在逐步为企业家们所重视

  李兰:您觉得今年的物流发展有什么新特点吗?针对这些特点,国家应采取哪些应对措施么?

  丁俊发:2007年,物流业发展有几个比较明显的特点。第一,这几年物流企业快速发展以后,开始重组。包括国外一些国际化的企业开始并购国内的企业,国内的一些企业互相之间也在重组,这意味着竞争加剧,物流业的集约化程度会提高。

  第二,物流的理念,特别是供应链管理理念,逐步深入到一些企业家的思想中。在我们的调查里,接近50的被调查者认为,企业管理中最应该重视的是供应链管理,大家都开始认识到供应链管理的重要性。制造业、流通业与物流业的联动发展会加速。

  第三个特点是,政府进一步加大了对宏观的推动力度。从国务院有关部门到地方政府都提出了发展规划,物流发展环境有所改善,基本形成了从东到中西部发展的大格局。

  李兰:刚才您特别提到供应链管理,这对于中国的企业来说,有些什么机遇和挑战?

  丁俊发:从现在的总体情况来看,中国的企业家对供应链管理还不是很熟悉,但是已经开始起步了。所谓供应链管理,就是随着经济全球化及跨国集团的兴起,企业产品生产的“纵向一体化”运作模式,逐渐被“横向一体化”模式所代替,围绕一个核心企业,不管这个企业是生产企业还是商贸企业,其中的一种或多种产品,形成上游与下游的战略联盟,上下游企业涉及供应商、生产商、物流商、金融商与分销商,商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一体化运作。

  一体化供应链物流管理的精髓是实现信息化,它可以通过信息化实现物流快捷、高效的配送,并整合整个生产过程,从而大大降低企业的交易成本,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从社会经济的角度来说,一个企业发展供应链管理要紧紧把握以下七个要点:一,以一个核心企业为轴心,以信息网络技术为支撑,在供应商、生产商、销售商至最终用户间形成网链体系;二,要改变企业“大而全、小而全”的商业运作模式,完成企业内部流程再造,优化供应链管理;三,参与供应链各方协同运作的整合度,包括信息的透明化与公开化,协同运作的速度,以及配合的准确度,实现无缝链接;四,对市场需求与客户订单快速反应,提高客户满意度;五,保证供应链全过程的低库存率与高周转率,有效降低成本;六,要把准时交货率作为重要一环;七,要建立一支高素质的供应链管理队伍,并建立绩效评估标准。

  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我们的企业在实施过程中,要注意以下七个重要方面:一,要转换理念,逐渐熟悉并理解供应链管理这一新的运营模式;二,企业要把客户需求放在第一位,建立供应链拉式系统。先确定需求再按需生产,减少产品过剩和缺货的风险;三,实施企业供应链流程再造,要对企业资源进行整合、流程进行优化,并根据需求及时修正与改进;第四,建立起供应链环节中企业间的信任度,这是实施供应链管理的一个基本条件;五,企业在供应链中既要成为主角,又要扮演好配角;六,企业有战略目标定位后,必须有战术定位,从小处着手,从实际情况出发,切忌蛮干;最后一点,要广泛应用信息网络技术,如何建立企业内部以及与外部相通的信息网络系统是一个关键因素。

  李兰:外包是供应链优化的很重要的环节,外包时最需要注意的是什么?

  丁俊发:“外包”是管理学中的一个重要思想,就是把一个单位的非核心竞争力外包给专业公司去运作,它是专业化分工的必然趋势。当今经济的全球化,全球生产和销售已经形成,信息化、网络化时代也已到来,面对个性化要求及产品生命周期缩短的现状,企业选择物流外包可以概括为三大原因,首先,对一般企业而言,物流活动是企业的非核心竞争力,全部自营不利于核心竞争力的增强;其次,外包可以降低物流成本,从而扩大市场销售,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再次,外包可以提高服务质量,有利于企业品牌的形成。

  企业在进行外包活动时,首先要确定物流业务是否是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只有不是核心竞争力时才可以外包;第二,还要选择好的物流服务商。要了解物流服务市场行情,优选物流代理企业,还要了解物流代理企业的服务业绩,评估其与自己的业务是否对接,设定外包目标的满足率;第三,不同性质的企业应选择不同的外包方式;第四,防范物流外包的风险;第五,实现信息对称,进行全程监控;第六,制定切实可行的外包目标体系,进入供应链,实现共赢;第七,建立对物流服务商的业绩评价标准,实施优胜劣汰。

  李兰:物流体系作为宏观形势的晴雨表,我们可以从物流的发展来判断宏观经济形势,您认为我国物流在未来的发展中又将呈现出什么样的趋势呢?

  丁俊发:我们最近在做全国现代物流业发展2008到2015年的专项规划,对目前面临的形势、存在的问题及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研究,后面将有一些大的宏观规划。比如国家要规划九个物流区域,把物流的中心城市分成三个层次,分别为一级节点、二级节点和三级节点物流城市。要培育一部分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物流企业。另外我们的一些重点产业,如粮食、能源、危险品、应急物资等领域,整个物流系统怎么运行还要进一步加强研究。

  概括来说,在未来10年里,我国物流业的发展趋势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物流业将迈过起步期,进入快速发展期。可以预测,未来10-20年是我国物流业发展的黄金时期,它的发展必然与国民经济的发展相适应。此外,物流市场将进一步细分,比如港口物流、汽车物流、超市物流、医药物流、钢铁物流、粮食物流、冷链物流、书刊物流、日化物流等。与之相适应,还将出现一些专业的物流公司,它们以自己为核心,建立供应链,或参与别人的供应链,建立战略伙伴的供应关系。城市物流与区域物流将越来越重要,物流业将与我国的城市集群、产业集群、港口集群相适应。

  第二,政府推动、企业运作、行业自律开始协调发展。政府将创造环境,鼓励物流企业与企业物流的发展,政府职能转变也有利于行业组织更好地发挥作用。政府改革的重点之一是把一部分应该交给行业协会的职能交给协会,交得越快、越彻底越好。物流企业将从不成熟逐步走向成熟,为客户提供个性化、多功能增值服务将成为主流。

  第三,国有、民营、中外合资与外商独资企业三分天下。经过多年的竞争、发展、磨合,国有物流企业、民营企业、中外合资与外商独资物流企业都将在市场上有自己的定位和客户。有10-20个民族物流企业将做大作强,走向国际。

  第四,现代物流作为一种先进生产力,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将逐步增大,到2015年,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将下降至15左右。物流业的增加值将以每年20左右的速度发展。物流的社会化、市场化、专业化、标准化、信息化、法制化的推进,将使我国物流业向发达市场经济国家靠拢。

  第五,物流业的发展将更加依赖于供应链理论指导,更依赖于高科技支撑,更依赖于人力资本的投入。

  李兰:物流在一个和谐社会的构建和发展中的作用太重要了。有时候不和谐现象的出现不是政府的问题,而是社会体系建设中还存在一些制约因素。面对我国物流业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制约因素以及发展趋势,您对我们的制造与流通企业有什么建议?

  丁俊发:无论是生产企业还是流通产业,都是市场的主体,是国民经济的主角。商流和物流的水平、市场运作的水平很大程度上决定于企业运作的水平。我有三点建议:

  第一,走进供应链。英国经济学家克里斯多夫讲,今后不存在企业与企业的竞争,存在的只有供应链与供应链之间的竞争。每个企业不是以自己为核心建立供应链,就是进入别人的供应链,这是一个客观规律,不可违抗。

  第二,要释放物流需求,强化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对企业本身要进行供应链流程再造,这里的油水很大,千万不要小视。

  第三,要培养人才,要有自己的采购专家、物流专家与供应链专家,这既是一个现实问题,又是一个前瞻性问题。

  企业家面临来自多方面的挑战

  李兰:未来我们企业家可能面临的挑战是什么?

  丁俊发:企业家可能面临的第一个挑战就是难以预测的国内外市场。世界的发展不是平坦的,不可预测的因素太多,带来的是市场瞬息万变,中国企业家不仅要面对国外市场的变化,更要应对国内市场的变化,一个简单的例子就是国际油价上涨,快挺进到每桶100美元,必然会引起国内外一系列的连锁反应。弗里德曼在《世界是平的》一书中曾提到,企业家面对两大挑战,一是不可预测的市场变化,一是难于优化的供应链。

  第二个挑战是企业家要面对中国经济发展方式的变化。旧模式就是不惜一切代价确保GDP高增长,牺牲了环境,浪费了大量资源,扩大了城乡差距,导致劳动、自然资源、资本要素价格偏低,这种模式必然转型。企业家必须面对。

  第三个挑战就是如何实现经济的增长目标。十七大提到的目标是到2020年人均GDP翻两番,如何实现,企业是细胞,振兴中华,匹夫有责,要从自我做起,如何为工业化、城镇化、全面实现小康做出贡献。我们在社会与经济发展中还存在许多问题,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非常精辟地作了描述,我们每个企业都要有一种责任感。

  第四个挑战是企业运作模式的改变。现在已进入信息化时代,电子商务时代,现在的生产、采购和消费是全球性的,也出现了虚拟工厂,虚拟市场,虚拟银行,如果我们的企业家墨守成规,抱住“大而全”、“小而全”运作模式不变,那必然会被淘汰,在当代,一定要提倡创新,包括业态创新、管理创新、技术创新、服务创新等等,创新才有生存力、发展力与竞争力。

  以上这四个挑战,哪个企业家都逃避不了,让我们勇敢地去面对,去开拓,去拥抱新的天地。

资料来源:中国物流与采购网

网址:http://news.chinawuliu.com.cn/xsyj/200801/16/138771.shtml

责任编辑:芯彤

中日物流合作联盟
  • 联盟简介
  • 组织机构
  • 专业委员会
  • 专家委员会
  • 秘书处
  • 中日物流研究联盟
  • 联盟简介
  • 组织机构
  • 专业委员会
  • 专家委员会
  • 秘书处
  • 中日物流与供应链研修班
  • 第二届中日物流与供应链管理师资研修班

    (2021年05月30日--06月04日)

  • 日本物流与供应链20讲(2020年第一期)

    (2020年11月21日始)

  • 北京秦藤物流沙龙
  • 关于发起举办“北京秦藤中日物流沙龙”的通告
  • 中日物流论坛
  • 中日商贸往来与物流体系建设研讨会

    (2016年03月27日)

  • 中日经贸关系发展与自贸区建设研讨会

    (2014年01月18日)

  • 中日经济往来与物流发展研讨会

    (2013年04月02日)

  • 中日经济交流与物流发展研讨会

    (2012年05月12日)

  • 中日冷链物流论坛
  • 第二届中日冷链物流国际论坛(2021)

         ---冷链物流体系建设及其技术设备

    (2021年10月29日--31日)

  • 第一届中日冷链物流发展国际论坛

         ---农产品 · 食品冷链物流与生活品质

    (2019年07月06--07日)

  • 中日物流与供应链研究论坛
  • 第一届中日物流与供应链研究国际论坛

           ---供应链研究与现代流通体系建设

    (2021年04月16--18日)

  • 中日农产品流通论坛
  • 第一届中日农产品流通国际论坛(2021)

    ---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建设及其技术设备

    (2021年08月00--0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