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互联网诞生以来,它的发展速度就总是出人意料。虽然中国的互联网基础与发达国家相比尚属薄弱,但仍然可以用飞速发展来形容互联网在中国的成长。2003年7月21日,CNNIC正式发布了第12次互联网统计报告,根据这份代表了我国互联网发展的官方资料显示,目前我国网民数量已经攀升至6800万,稳坐世界第二的位置。除了网民数量的继续增长外,报告还显示,在互联网增值服务、网络商务等网络应用方面都表现出了不错的发展势头,而网络基础建设的高速发展和网络用户的大量增长都显示着中国互联网良好的发展前景。资料显示,目前我国网民数和上网计算机数保持持续的增长,分别达到6800万和2572万。CN下注册的域名数、我国WWW网站数都有较大的增长,分别达到25万和47.4万。国际出口宽带总数和2002年12月相比增长了260M,达到9640M,我国大陆的IP地址数达到了32084480个,专线、宽带上网在各地发展迅速。整体网络环境不断提升,为互联网的发展提供了更好的发展平台。但从目前众多中国企业电子商务的实践上看还仍然存在着不少的瓶颈:
瓶颈之一:一张永远不变的“脸”
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我们不难发现,我国有些企业观念中的互联网就是注册域名、建立网站、发布信息,这似乎是上网的全部过程和目的。不少网站,永远都是以相同的面孔示人,甚至连企业的产品和消息都是永远凝固在那里,千年难得一变。这类企业较多分布在中小企业、远离IT技术的企业,尤其是并不很发达的地区,此类企业网站存在的此种误区表现最为明显,而造成此种误区一般分两种情况,一种是企业完全没有意识到上网干什么,建立网站的目的是什么,属于跟风一族,见别人上网我也上网,在建立完网站后,放上产品、放上联系方式后就置之不理了,一两个月甚至半年都不增加任何新的消息或改版页面,这类企业网站是所有企业上网误区中最普遍的。另一种情况是企业本身没有IT技术力量,无法承担网站的日常更新工作,企业自身又缺少网站管理与应用的经验,就造成已建好的网站被闲置在那里,无人问津,有的企业网站上还挂着2000年举办活动时做的链接,这样的网站自然不可能期望由它带来种种利益了。后一种情况的企业,不妨将网站的运营交给有经验的IT企业或个人来做,只要沟通得及时、通畅,也不失为解决企业一时之难的办法,在不断的交流与沟通过程中,企业也有时间培养起自己的技术力量。
瓶颈之二:千呼万唤不出来
有些企业的网站看上去很美,产品、简介、服务等等模块一应俱全。待到浏览完毕后,针对其中一个有兴趣的问题向这个企业的邮箱发出一封信,不久,就是第二封、第三封、第四封全都如泥牛入海杳无音信了。这类企业网站最令用户百思不得其解,就像犹抱琵琶半遮面的美人一样不可捉摸,因为实在是不知道问题出在了哪个环节上,而自己的急于得到回音的心情只能是越等越糟,最后不得已而放弃。其实,也许在这放弃之中,商机也就随之溜走了。存在此类问题的企业,基本上是没有将互联网与自身业务融合在一起,虽然网站功能全面、内容丰富、页面美观,但却不重视应用,这无异于纸上谈兵,现代企业必须能够做到“耳听八方”,任何渠道的消息都有可能成为企业可遇不可求的商机,但企业局限于物理时空之中,传统信息来源渠道已不能满足企业面对日益扩大的市场需求,而网络给企业提供了这样的可能,让企业的目光无限延伸,关键就看你是否重视。
瓶颈之三:换汤不换药
有些企业网站形如虚设。诺大的一个网站内,只有公司简介、通信地址、长途电话、公司名称、银行帐号而已,甚至连产品、服务类别都没有。真不知这样的企业网站建立起来是为谁服务。将网站等同于名片的做法,显示出企业对互联网知识的匮乏和对互联网技术的茫然,造成这种误区的原因主要是企业自身没有储备基本的网络知识甚至是应用方面的信息,更没有为企业上网做准备,只是放上一些基本的通信信息,以为从此就万事大吉,业务源源不断。殊不知,客户访问此类网站看到的只是一张名片,而对企业及产品甚至提供的服务一无所知。不论对企业形象还是销售,此类换汤不换药的做法是不可能对给企业带来效益的,长此以往,一是企业对网站和应用失去信心。二是访问者由于无法深入了解企业产品及服务,而对企业形象和销售大打折扣。
瓶颈之四:庞然大物
有些企业网站结构过于复杂、导向不清,还放入大量的无关图片甚至音乐、影像等等,让访问者苦苦等待着网页的下载却又无可奈何。下载过程的超长使得大部分访问者都知难而退。指向不明、导向不清、网页过于庞大较多的存在于家装、广告、影视及出版等行业中的企业网站,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此类企业网站过于追求豪华,美观而不注重将信息分类。在信息量庞大的情况下,企业网站的导向作用不可忽视,清晰、易识、简单的导向应该是一个企业或商务网站的追求,务必使访问者可以在最短的时间用最快捷的方式找到自己所需要的信息,才是一个企业或商务网站真正的灵魂所在。精美而庞大的图片、无关的音乐、无谓的影像都是对网站资源的一种掠夺,同时也是对访问者时间的无谓牺牲,自然也得不到好的回报。
企业上网目的虽多,但从网络中得到利益是最为根本的需求。然而,从实际情况中,我们却看出企业上网还存在很多误区。这其中主要分为两类大的方向性误区,一类是求大求全,什么都往网站上摆而不是针对信息的实效性、网站访问者的需求、网站的功能性方面去考虑。再加上导向不明确、通路不顺畅,访问者一旦进入这样的网站就如同进了一座庞大的迷宫,原来是寻找有效信息的访问变成了一场迷宫生存游戏,最后往往是绝大部分的访问者带着失望离开。另一类往往是根本不重视企业网站所应发挥的作用,没有意识到只有将企业网站融入到企业业务流程自身中来,才可能为企业创造效益,这类企业往往认为网站象广告传单一样,放上电话、地址就万事大吉了,而此类企业的上网行为亦是跟风型的较多,企业本身并不了解自己的信息化需求在哪里,更不知道为何上网,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此类企业的网站总是冷冷清清。
以上仅仅是我国企业电子商务化过程中诸多问题中的一小部分,但这些企业所面临的问题也是颇具代表意义,据有关专家称,在我国政府和企业信息化建设和实施中,搭建网络平台仅仅是信息化的第一步,提高网络的管理和应用水平,发挥网络的优势是我国企业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只有使网络真正能够成为企业生命成长过程中的一部分,成为高效管理、开拓市场、创造效益的一柄利器,互联网才能助企业在激烈市场竞争的狂潮中立于不败之地。
责任编辑:紫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