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秦藤供应链研究所
孙前进物流研究室
010-6543-6703 cnjpetr2009@126.com
飞翔的中国经济

一、认识中国经济要用加减乘除法

2008年4月11日,世界银行发布了《2008年世界发展指标》,提出2006年世界各国总产值为59万亿美元,发展中国家占41,中国按现在的汇率,列为美国之后的第二大经济体。日本提出,中国按这几年的发展速度,可能在2009年最迟在2012年,经济总量将超过日本。对这些报导,我并不感到有多少振奋,因为认识中国经济,个别数字不可能说明全部。中国经济不是一切都好,也不是一切都坏,用加减乘除法看中国就比较客观,比较全面。

“加法”:就是把不均衡的因素加在一起来观察,比如不能光看长三角、珠三角,要把东部、中部、西部、东北四大区域叠加在一起来看,要把不同的行业,不同所有制,不同利益群体叠加在一起来研究。

“减法”:就是不能光看增长的百分比,而要看增长的结构。比如2006年国内生产总值为100,减去一产二产为三产的总值,减去一产三产为二产的总值,一、二、三产的构成比例是11.8:48.7:39.5,服务业的比例太低。目前世界平均为69,发达国家为72,发展中国家为52。又如消费、投资、出口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为100,减去投资与出口是消费的贡献率,减去消费与出口就是投资的贡献率,2006年这三者的贡献率分别是38.9(全球平均70)、40.7(全球平均21)、20.4。2007年为38、38、24。中国消费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太低。

“乘法”与“除法”:就是不要忘记中国有13亿人口,任何供给与需求要乘上13亿,任何总产值、总产量都要除13亿,讲人均多少。比如钢产量,2007年已超过5亿吨,但人均产量并不高。2007年,中国GDP已超过24万亿人民币,但人均GDP并不高,中国仍然是一个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二、解读2008年的中国经济

对2008年的中国经济,胡锦涛主席讲要居安思危,温家宝总理讲,2008年是中国经济最困难的一年。他们为什么这样讲呢?这有一个对2008年中国经济总体预测的问题。我讲五个观点。

(一)2008年的GDP是否会出现拐点

2007年中国GDP增长11.9,有人提出,在这一经济发展周期内已冲到了最高点,2008年将出现拐点。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都对中国2008年的增长速度作出预测。世界银行为9.4,IMF为9.3,亚行为10。我个人认为,虽然国务院定为8左右,但肯定会超过10,达到10.5左右。中国有一种增长的原动力,即城镇化、工业化,世界制造业基地,新农村建设,全面实现小康。2008年由于通胀、美国次贷危机、南方冰雪灾害等会影响GDP放缓,但不可能大落。

(二)2008年CPI有无可能控制在4.5以内

3--5是温和的通胀,超过5为严重通胀,中国将通过九大措施扼制通胀。我个人认为,全年CPI要控制在4.5是非常困难的,对中国政府来讲是一场硬仗。对这一问题我想说明以下几点:

第一,目前中国的通胀已不是结构性通胀,是一种综合性通胀,是供需关系、国际价格上升、货币流动性过剩等综合因素的产物。食品类与生产资料价格上扬为重点。

第二,中国通胀将呈上半年趋重,下半年趋缓的趋势。一季度CPI超过8,但下半年会有所降低。通胀既是一种经济客观规律的反映,但又是政府宏观调控能力的体现。我认为到年底,CPI有可能在5左右。

(三)人民币升值具有“双重效应”

美国次贷危机,影响到全球10万亿美元或更多。美元贬值,人币升值,到2008年4月,人民币对美元已升值15.99。人民币将进入“6时代”,成为大国中对美元升值最快的国家之一。人们不禁要问,中国会不会步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日元升值的后尘,出现十多年的大萧条,还是相反,进入“强人民币时代”。人们不禁要问,美国打个喷涕,中国一定会感冒吗?我认为,中国不会出现日本的情况,因为情况不完全一样,但中国将经历全球最大规模的由人民币升值引发的经济、金融转型,出口拉动经济增长将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美国经济下滑,美元贬值,肯定对中国经济造成影响,中国外汇储备主要是美元,美元贬值,人民币缩水。美国GDP每下降1个百分点,中国对美国出口下滑5。但我认为影响不会很大,中国不会发高烧。这反而迫使中国调整出口结构,增加进口,吸引更多外资,增强人民币国际竞争力,并刺激国内消费率的提高。

(四)中国有决心办一届最成功的奥运会

申办奥运会是中国的国家意志,更是13亿人民的意志,这种力量是不可战胜的。为了办好这届奥运会,中国政府,中国人民作出了巨大的努力,我们十分清醒,在目前的国际环境下,办好奥运会对中国是一个机遇也是一个挑战。奥运会是全世界人民和平、友谊、进步的象征,我们坚决反对把奥运会政治化,中国有能力挫败新疆东突恐怖组织、藏独分子对奥运会的破坏,事实已经证明,奥运圣火不灭。我们也想通过奥运会进一步激发中国人民的热忱,推动中国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成为拉动世界经济增长的主力军。

(五)进出口贸易的结构会有所变化

2007年进出口贸易总额为2.1万亿美元,增长23.5,其中出口25.7,进口20.8,进出口贸易列世界第三位。商务部公布,2007年利用外资826.58亿美元,同比增长13.8。中国外汇储备超过1.5万亿美元,列世界第一。进入2008年,外资进入中国势头不减,一季度外国资本投资同比增长61,新批外商投资企业6949家,实际使用外资274亿美元。但中国已在调整外资进入中国的领域,对高资源、高污染、高能耗产业进入严格控制,加快服务业的引进速度。另外在对外贸易中,要减顺差,即增加进口,减少出口,从一季度情况看,成效显著。有人说,由于中国执行劳动合同法,由于执行严格的大地政策,外资转移制造业到中国的优势在减弱,我认为不会,因为劳动力与土地成本,包括环境成本的提高可以通过其它方面的节约来弥补,比如降低物流成本。

三、中国物流业的超越式发展

中国改革开放已三十年,中国已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什么都在变,正如毛泽东先生讲的“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在邓小平理论指导下,中国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进步。在物流领域,虽然1978年就引进了“物流”这一概念,但传统物流一直是死水一潭,企业“大而全”、“小而全”的局面并没有打破。近10年,特别是加入WTO以来,随着跨国公司的进入,产业值、供应链、信息链、价值链的理论,电子商务、现代物流、连锁经营的模式冲击着中国大地,现代物流业随之而兴起,给了中外企业一个非常大的发展空间与市场机遇,港口、保税港区、航空港、交通枢纽、物流园区、物流中心、配送中心加快了建设步伐,第三方物流、第四方物流服务商加速成长。物流地产、物流金融、物流咨询、物流教育、物流标准、物流科技迅猛发展,现代物流业成了中国经济发展的加速器,成了提升工业、农业、流通业的重大战略措施,成了外资争相进入的领域。

为了加快中国物流业的发展,特别是用供应链的模式加快集约化进程,中国政府先后出台了一系列的文件,特别是“十一五”规划,专门单列一条,叫“大力发展现代物流”,明确了“十一五”期间的五大任务,国务院专门成立了“全国现代物流业发展部际联席会议”,来指挥协调中国物流业的发展,并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如土地政策、税收政策,财政金融政策等等。2008-2015年全国物流业发展专项规划也已制订,需要上报国务院申批。

2007中国物流业在油价上涨的不利情况下,实现了平稳增长,见下表

2006 2007 

绝对数 绝对数 增长(%)

社会物流总额(万亿元) 59.6 75.2 26.2

物流总费用(万亿) 3.8 4.5 18.2

物流总费用与GDP比率 18.3 18.4 -0.1

物流业增加值(万亿) 1.41 1.7 20.3

物流增加值占GDP比重(%) 6.7 6.9 0.2

物流增加值占第三产业比重(%) 17.1 17.6 0.5

货运总量(亿吨) 202 226 11.8

从这张表我们可以看到,中国物流业已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时刻。

第一,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从2001年的18.8到2007年的18.4,6年才下降0.4个百分点,说明中国的物流业必须寻找新的突破口,我认为这个突破口就是制造业,需要咨询公司去为它们进行设计,施行流程再造,服务外包,做强核心竞争力。

第二,中国的物流业是有效需求与有效供给双不足,培育物流市场是今后主打的一个重点,并通过法律法规,实施规范化运作。

第三,中国物流企业已到了整合、并购阶段,需要制定发展战略,需要融资,需要包装上市,需要走向世界。

第四,中国需要学习国外的先进理念、先进模式、先进管理、先进技术,但也要有中国原创性的理论,中国有自己的文化,必有自己的特色,中国经济发展有中国模式,中国物流发展也必然有中国模式。

 

资料来源:中国物流与采购网

网址:http://news.chinawuliu.com.cn/xsyj/200806/19/139671.shtml

责任编辑:芯彤

上一篇:日本地震事件的经济影响评估

下一篇:没有了

中日物流合作联盟
  • 联盟简介
  • 组织机构
  • 专业委员会
  • 专家委员会
  • 秘书处
  • 中日物流研究联盟
  • 联盟简介
  • 组织机构
  • 专业委员会
  • 专家委员会
  • 秘书处
  • 中日物流与供应链研修班
  • 第二届中日物流与供应链管理师资研修班

    (2021年05月30日--06月04日)

  • 日本物流与供应链20讲(2020年第一期)

    (2020年11月21日始)

  • 北京秦藤物流沙龙
  • 关于发起举办“北京秦藤中日物流沙龙”的通告
  • 中日物流论坛
  • 中日商贸往来与物流体系建设研讨会

    (2016年03月27日)

  • 中日经贸关系发展与自贸区建设研讨会

    (2014年01月18日)

  • 中日经济往来与物流发展研讨会

    (2013年04月02日)

  • 中日经济交流与物流发展研讨会

    (2012年05月12日)

  • 中日冷链物流论坛
  • 第二届中日冷链物流国际论坛(2021)

         ---冷链物流体系建设及其技术设备

    (2021年10月29日--31日)

  • 第一届中日冷链物流发展国际论坛

         ---农产品 · 食品冷链物流与生活品质

    (2019年07月06--07日)

  • 中日物流与供应链研究论坛
  • 第一届中日物流与供应链研究国际论坛

           ---供应链研究与现代流通体系建设

    (2021年04月16--18日)

  • 中日农产品流通论坛
  • 第一届中日农产品流通国际论坛(2021)

    ---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建设及其技术设备

    (2021年08月00--0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