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秦藤供应链研究所
孙前进物流研究室
010-6543-6703 cnjpetr2009@126.com
[丁俊发]中国物流:现代物流业不能“慢慢走”

丁俊发谈中国物流业

 

  现代物流业是一个主要为生产者服务的产业,在发达国家,生产性服务业在整个服务业的比重超过了60%。至2004年,全球服务贸易规模已达到21000亿美元,20年间增长了5倍,而增长的主要是生产性服务业。2003年,上海在我国率先提出了重点发展与制造业相关的“35”生产性服务业,即3个重点专业性服务业(汽车服务、工程装备配套服务、工业信息服务)和5个公共性服务业(技术服务、现代物流、工业房地产、工业咨询服务和其他工业服务)。目前许多国际性大城市在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过程中,已从高度集中的制造业模式向高度集中的生产性服务业模式转变,生产性服务业已成为国际大城市的一个标志性产业。

 

  现代物流业与传统物流业相比,有4个基本特征:一是以物流资源的优化整合为手段,实现多功能一体化运作;二是以信息网络技术为支撑,实现全程信息化;三是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出现,成为专业化物流服务提供商;四是全球物流市场的形成,物流业作为生产性服务业已成为全球经济稳定发展的有力支撑。

 

  丁俊发认为,中国“十一五”规划首次提出要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主要有两个原因。首先,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很大问题,也是经济发展中的深层次矛盾就是落后的经济增长方式,粗放经营带来的成本太高、效率太低、竞争力太弱,而物流的落后是一个重要方面。根据国家发改委、国家统计局、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对2005年中国社会物流统计公报,我国目前的物流总成本与GDP的比例为18.6%,这一比例高于发达国家一倍,只相当于美国等发达国家上世纪七十年代的水平。其次,我国的物流业增加值虽然已占整个GDP6.7%,占服务业全部增加值的16.5%,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远远不够,我们的物流业管理成本和仓储成本还非常高,信息化、标准化以及效率都非常低。因此,中国现代物流业不能按部就班地慢慢走,必须实现跨越式发展。

 

  而要实现现代物流业的大发展,就必须转换理念,创新管理,实现企业供应物流、生产物流、销售物流与回收物流的系列化运作,完善供应链管理,培育专业化物流企业,积极发展第三方物流,建立物流标准化体系,加强物流新技术开发利用,推进物流信息化,加强物流基础设施整合,发展区域性物流中心。

 

  综观发达国家物流业的发展,政府推动是一个成功经验。丁俊发介绍,鉴于物流业是一个跨部门的复合型产业,国务院已决定成立由国家发改委、商务部等13个部委与中国物流采购与联合会、中国交通运输协会组成的全国物流发展部际联席会议,协调处理物流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相信中国现代物流业的前景将阳光灿烂。

 

责任编辑:博禅

 

中日物流合作联盟
  • 联盟简介
  • 组织机构
  • 专业委员会
  • 专家委员会
  • 秘书处
  • 中日物流研究联盟
  • 联盟简介
  • 组织机构
  • 专业委员会
  • 专家委员会
  • 秘书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