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出版业的快速发展,出版社的物流业务会不断分包给专业的现代化物流公司,越来越多的民间资本将会进入图书物流领域。”在09年12月17日召开的 “2009中国运输与物流发展论坛”上,人民交通出版社编审、旅游图书部主任谢仁物如是说。会议期间,图书物流分论坛引起了广泛关注。来自出版社、物流企业以及相关研究机构的代表在讨论后普遍认为,出版业和第三方物流共同发展的机遇已经显现。
相互吸引
“大多数图书发行企业没有采用第三方物流专业化服务。”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物流研究所所长缪立新介绍说。虽然据权威机构估计,2008年我国的图书物流市场(包括运输、仓储和配送等等),已达到了近200亿元,但是当前中国大型连锁书店中17%采用供货商送货模式,70%仍然在采用自营物流模式。
然而,受物流部门专业化水平不高、图书物流自身不确定因素较多等等的影响,目前的图书物流水平并不能让人满意。据统计,目前我国每年大约有20%左右的图书不能及时上市销售,上百亿的库存图书无法二次进入市场再销售。
如何提高出版企业图书存货与发货能力,以较小的成本满足市场销售的需要,这是快速发展中的出版企业必须要面对并需要正确解决的重要问题。谢仁物认为,借助于外力解决企业内部的物流服务问题,不失为一种理性的选择。
图书物流需要第三方物流企业介入,对于物流企业来说,其实也需要靠在图书物流、冷链物流等等专业物流领域的深入,来充实自己的实力,拓展更大的市场。在2009年3月发布的 《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中也提出,要高度重视并充分发挥现代物流业在发展现代交通运输业中的重要作用,提高物流的专业化、社会化水平,发展第三方物流。
据了解,远成集团和中国光华基金会 “书海工程”基金及全国在京的重要出版机构以本次论坛为契机,已经建立初步的业务联系;通过会议期间的研讨,远成集团决心在图书物流专业建立自己的品牌,并确定了进入和发展图书物流的步骤和方案。
共同努力
“专家组普遍认为,转制后的新公司应该用外部物流资源补偿渠道控制能力,将自己不擅长的物流业务外包给第三方、第四方物流公司。”物研物流系统工程技术研究院院长蒋坚表示。蒋坚所在机构曾对 “中央部委出版社转制成企业所面临的困难和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调研,而调研结果中在图书物流部分的情况并不令人满意。
现在中国图书物流普遍存在许多问题,如:图书物流技术、信息及其装备的标准化欠缺;图书物流成本居高不下,资源浪费严重;物流作业的灵活性较差,难以适应多变的图书市场;图书物流人才欠缺,信息化和程度较低等问题。这些都是部委出版社转制成企业后必须认真解决的。 “民营出版工作室、印刷厂商和物流服务商是供应商,应与其建立长期合作的战略同盟关系。”蒋坚认为,“战略同盟”的关系要求二者合作将会更加紧密。
将目光瞄准图书物流市场的远成集团,显然看到了这样的趋势。因此,北京远成物流有限公司总经理张钰在当天的发言中,也着重介绍了远成集团在网络建设、人才实力、信息技术等方面的优势,显然他们对图书业这个带有较强专业性色彩的领域,已做足了准备。
“随着IT技术的飞速发展,图书行业基本实现了商流、物流、资金流的一体化,信息上的畅通使原本对库存的依赖逐渐向零库存、及时发货的目标过渡。”在谢仁物看来,如何采用完善的物流系统,发挥现代物流优势,合理控制物流成本,提升图书物流效率,提高供应商、批发商、零售商整个供应链的经营管理水平等问题,将是竞争日益激烈的图书行业必须面对的。对于与之合作的第三方物流企业来说,既是机遇,也是种挑战,这无疑将对物流服务水平提出更高的要求。
责任编辑:紫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