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使用第三方物流服务可以给企业带来集中主业、减少投资、降低成本、获得灵活性和提升企业形象等诸多好处。但前提是,企业的第三方物流合作伙伴必须选择正确。选择不当,企业的物流外包策略不仅不能实现,反而会给企业带来战略机密泄露、客户关系管理失控、解除合作关系成本高等诸多风险。因此,第三方物流供应商的选择是企业物流外包中的一个关键问题。一般说来,企业决定使用第三方物流服务后,可按下列步骤选择合适的第三方物流供应商:
1.组成跨职能选择团队。虽然企业物流部门是参与对第三方物流供应商选择的重要决策者,但企业其它部门如财务、制造、营销、信息系统、人力资源等也应参与其中。企业应从这些部门抽调人员组成选择团队,并使每一个人参与整个选择过程。
2.设定外包目标。一旦团队成立,团队应设定外包的目标。对外包目标的透彻理解是选择第三方物流供应商的指南,并为后来的第三方物流供应商的绩效考评提供依据。
3.确定物流需求。团队应对企业内部和外部顾客进行调查,以确定当前物流的优势和缺点,从而明确自己的物流需求,并把它们明确地表达出来,成为对潜在第三方物流供应商的服务需求。由于大多数第三方物流决策对企业目标的实现关系重大,所以开始时对物流需求理解花费的时间通常较长。
4.制定选择准则。选择准则应与企业的外包目标和物流需求相联系,如准时交付、可靠性、顾客服务以及价格往往是企业优先考虑的准则。第三方物流服务的用户非常关注降低风险和提高服务能力的指标,如财政稳定性、客户服务能力和服务价格。
5.列出候选名单。候选者应具有与企业相似的业务方向,并能提供所必须的地理覆盖范围的服务。为选定潜在的合作伙伴,团队可以与专业组织联系,与供应商和顾客交流,甚至在因特网上查找。从欧美500家最大的工业企业的经验来看,主要通过两种渠道:与其它物流同行的交流和第三方物流供应商的销售拜访。
6.候选者征询。团队向候选者发出征询信,询问对方有无兴趣投标。信中应包含企业的信息和外包项目的实质和范围,同时要求候选者提供其公司及服务能力的基本信息。
7.发出招标书及收回投标书。企业向有资格的且对该项目感兴趣的第三方物流供应商发出招标书。招标书应对企业的外包目标及物流需求作详细说明,详细到假设潜在卖方对本企业情况(如产品线、运送量、销售量预测、所处行业等)一无所知,且对各个潜在卖方一视同仁。当然,为便于竞标者编制预算,一些基本的专业信息是要做出说明的:工作范围、最终客户需求、信息技术需求、附加价值服务需求、场所和专门设备需求。应选者的投标书中应包括一些特定信息,如组织结构、能力和现有顾客及报价模式等。
8.初评及现场考察。在初步评审投标书的基础上,将候选者范围缩至4-5家,现场考察其作业情况。通过考察让团队了解候选者的管理设施、程序和职员情况。在考察时应依据标准的检查表,并安排相同的团队成员对候选者的能力进行比较。
9.候选者资格评审。团队应研究有关资料和投标书细节,使用检查单和现场考察完成的调查表,评审候选者的财务状况、信息技术能力、服务柔性和战略符合程度及经营理念。
10.利用分析工具选择第三方物流供应商。利用层次分析法,根据选择准则,确定最佳的第三方物流供应商。值得注意的是,选择并不是像一次交易那样挑选要价最低者,因为合同一经签订,与物流伙伴的关系就要维持相当一段时间,因此应选择那种最适合企业需求和文化互补的第三方物流供应商。同时,最终选择决策也应在团队成员之间进行一定程度的协调,以保证他们中的每一位对做出的决策有一致的理解,并了解对被选的物流公司的期望。
责任编辑:紫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