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根据《社会物流统计核算与报表制度》要求,2010年4月至2010年12月,国家发改委经济运行调节局、国家统计局贸易外经司和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对2009年全国重点工业、批发和零售业企业物流状况和物流企业经营情况进行了统计调查。在对调查数据进行汇总、分类的基础上,对调查企业物流成本进行了数据分析,并发布了《全国重点企业物流统计调查报告》(见今日A2版)。另外,根据此次的调查情况,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中国物流信息中心又分钢铁、机械等行业进行了数据分析并写出了行业物流报告,从即日起,本报将陆续刊发,敬请关注。
根据《社会物流统计核算与报表制度》要求,2010年4月至2010年12月,国家发改委、国家统计局和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开展了全国重点企业物流统计调查。本次调查的钢铁企业共25家,从调查企业的情况看,2009年我国钢铁行业物流效率虽然有所提升,但物流成本依然偏高,与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距。
钢铁物流规模巨大。2009年我国粗钢产量已达5.7亿吨,同比增长13.7%。按照调查企业销售总额与货运量比值推算,钢铁企业产生的货运量近30亿吨,钢铁物流规模巨大。
钢铁行业物流费用率偏高。调查企业汇总数据显示,2009年钢铁行业物流成本费用率为12.0%,仍然处于较高水平,比调查的全部工业企业高出2.2个百分点。若按调查的钢铁行业物流成本费用率水平推算,2009年我国钢铁企业吨钢物流费用约为924元。
运输环节是控制物流成本的关键。调查企业汇总数据显示,在物流成本构成中,运输成本占58.9%,仓储成本占2.9%,配送及物流加工成本分别占12.6%和7.8%。运输环节是控制物流成本的关键。受2009年运价下降等因素影响,运输成本所占比重同比下降13个百分点。与此同时,随着钢铁企业不断向产业链深层延伸,配送及流通加工业务不断增加,配送成本和流通加工成本所占比重同比分别提高4.9个和3.8个百分点。
物流效率有所提高。调查企业汇总数据显示,2009年钢铁行业物流成本费用率同比下降0.3个百分点。据此推算,2009年我国规模以上钢铁企业物流成本比2008年节省132亿元,钢铁行业物流效率有所提高。
钢铁行业物流效率提升,得益于物流专业化水平的逐年提高。调查企业汇总数据显示,2009年委托代理货运量占货运量的比例为62.8%,同比提高1.4个百分点,外包率高于全部工业调查企业5.4个百分点。据了解,40%的钢铁企业将物流运输全部交由专业物流公司承担。
物流成本与发达国家差距明显。以日本为例,2009年日本钢铁企业物流费用率仅为4.9%,比我国低7.1个百分点。如果达到日本的水平,2009年我国规模以上钢铁企业可节约3117亿元物流成本。2009年日本钢铁企业物流业务外包的比例为79.2%,高出我国16.4个百分点。
责任编辑:芯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