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秦藤供应链研究所
孙前进物流研究室
010-6543-6703 cnjpetr2009@126.com
应对极端天气成为青藏高原防灾减灾工作重心

  作为全球生态地位最突出、气候最敏感的区域之一,青藏高原近年来自然灾害频发,防灾减灾工作日益繁重,而这其中,应对极端天气已经成为青藏高原防灾减灾工作的重心。

 

  从青海省政府民政厅获悉,2010年是青海省近年来受灾最严重的年份。据统计,各种灾害给这个省造成直接经济损失238.77亿元。除玉树"4·14"地震外,极端高温、强降水天气带来的干旱、洪水和雹灾是造成上述损失的主要原因。

 

  据青海省民政厅副厅长孙林介绍,20107月下旬至8月初,青海北部地区出现了近10年来罕见的高温天气,日最高气温在31.1摄氏度到38摄氏度之间,高温天气持续12天。高温导致环青海湖、祁连山区出现不同程度旱情,造成农作物大面积死亡。

 

  近年来,青藏高原还呈现出汛期提前、降水偏多、降水强度强、范围广、大暴雨日数屡创历史极值的气候特征。201076日,青海省湟源县发生的强雷阵雨致使这个县24人伤亡和失踪,7087头(只)牲畜死亡,4117公顷农作物绝收,洪水还冲毁了电力、通讯、水利、乡村道路等基础设施,造成直接经济损失2.25亿元。

 

  与青海毗邻的西藏自治区近年来各类极端天气事件亦频繁发生。据统计,西藏因气象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已经占到了各类自然灾害经济损失总量的绝对比重。

 

  据了解,目前青藏高原各地已经把应对极端天气作为防灾减灾工作的重要领域,不断致力于提升极端天气的监测、预警水平以及由此产生的自然灾害应对能力。青海省在201010月颁布实施了《青海省应对气候变化办法》,这是我国第一部应对气候变化的地方政府法规。

 

 

责任编辑:芯彤

 

中日物流合作联盟
  • 联盟简介
  • 组织机构
  • 专业委员会
  • 专家委员会
  • 秘书处
  • 中日物流研究联盟
  • 联盟简介
  • 组织机构
  • 专业委员会
  • 专家委员会
  • 秘书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