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秦藤供应链研究所
孙前进物流研究室
010-6543-6703 cnjpetr2009@126.com
武汉新港:“第四代港口”畅想

近日,武汉新港传出好消息:武汉新港在长江中上游率先迈入亿吨大港行列。

 

1亿吨数字背后,是“新港速度”、“新港效应”日益显现。在过去的两年中,以“综合配套、港城互动、开拓创新、合作共建”为方针,“规划为龙头、项目为重点、政策为导向、体制机制创新为保障”的“武汉新港发展模式”显示出它的强劲活力。在国家中部崛起战略实施、长江黄金水道建设,以及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全面启动的大背景下,武汉新港正从“第二代港口”向“第四代港口”跨越。

 

高起点规划  引领港城共荣

 

在武汉的东部,一座新兴的城镇正在崛起——面积将由现在的37平方公里扩容到99.5平方公里,人口由目前的16万人增加到55万人。阳逻镇以综合物流配套、重工制造、粮食物流、煤炭中转运输、钢铁及深加工为主导产业,以低碳、绿色、生态为主题,致力于建成重要的休闲度假新城和化工产业新城。

 

“未来的武汉新港将是第四代港口,港口发展不再仅仅是港口本身,而是关系到产业布局,更关系一座城市的兴衰。”武汉新港管理委员会副主任邓万想表示。

 

什么是第四代港口?大连海事大学教授孙光圻曾这样定义——第四代港口不仅是物资交汇、物流聚散的连结点,而且是一个具有积极主动意义的综合运筹和处理物流生成及运动的基地。第四代港口拥有广阔直接的陆向经济腹地;与所在城市融为一体;具有现代化港口的最新技术和服务特征。

 

这正是武汉新港发展的方向。

 

20092月,《武汉新港总体规划》获交通运输部和湖北省政府联合批准。根据总体规划,《武汉新港空间发展规划》、《武汉新港集疏运网络规划》、《武汉新港产业发展规划》等3个专项规划随后编制完成。

 

9300平方公里的空间上,集中规划建设“一个新港商务区、两个集装箱核心港、五座临港新城、十二个临港产业园”,形成了“一区、二港、五城、十二园”的总体布局。

 

武汉新港不仅突破了常规的港口概念,把港口、产业、城镇、综合交通融为一体,通盘统筹,还打破了行政区划的界限,跨武汉、鄂州、黄冈、咸宁四市,整合优势资源,开展跨区域合作,达到港口规模效应,最终形成沿江经济发展带,并构筑多条生态景观廊道。

 

规划显示,到2012年,规划区域所在地区经济总量达到9000亿元,将成为“两型社会”建设产业发展的典型示范区,成为长江流域最具发展潜力的黄金港口;到2020年,武汉新港经济总量再翻一番,成为推动整个长江经济带经济发展的增长极;到2030年,率先全面实现现代化。

 

产业集聚构筑流域经济走廊

 

在航运业人士看来,阳逻港将不仅是提供装卸功能的码头,还是对资源重新配置的第四代新型港口,是连通中国内陆与世界经济的重要纽带。“港口的繁荣,带来的是武汉、湖北乃至中国中部的经济社会兴盛。”邓万想表示。

 

按照高起点、高质量、高水平和技术、规模、效益、生态“四个一流”的要求,依托武钢、武船等大型龙头企业和武汉汉口北高新物流产业示范园、鄂州三江港区超凡物流园、黄冈楚江物流园等产业物流园区,构建以汽车、钢铁及深加工、船舶及其他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等4大先进制造业为主导,石油化工、食品加工、建材、现代物流、金融、商贸关联产业循环配套的现代产业体系,打造以循环经济为特征的新型工业化基地。吸引了湖北星丰金属资源加工园、华海船舶重工等一大批物流、加工和制造企业相继落户新港。着力打造辐射武汉、鄂州、黄冈、咸宁四市,服务湖北以及中西部区域发展,面向世界的临港产业循环经济区。

 

两年来,随着通航里程的不断拓展和港口基础设施的加快完善,催生了港口周边出现大量生产、储运和销售企业,与物流园区、工业区、商贸区等特色功能区形成了一个个密切配合、分工鲜明的产业链条,构筑了一条势头强劲、生机勃发的流域经济走廊。

 

据统计,长江沿线大型企业原材料运输的80%通过水上运输完成,在湖北长江水系水、铁、公三种运输方式中,水运对流域经济增长贡献率高达40%。孝感、咸宁等地区燃料原材料和产成品的进出与武汉新港阳逻港区的联系也日益密切,95%以上的外贸集装箱由武汉新港中转。今年6月阳逻集装箱二期工程全部竣工后,年吞吐能力将达到100万标箱,除了继续巩固湘、鄂、川、渝、陕、豫传统市场外,还将与皖、赣等地加强合作,使其融入长江中游经济带。武汉新港正日益成为拉动武汉城市圈及中西部区域经济发展的一个新增长极。

 

千亿元打造现代枢纽港

 

从第二代港口提升为第四代港口是武汉新港未来五年的总体目标。根据编制的武汉新港“十二五”规划,“十二五”时期,武汉新港将围绕“亿吨大港、千万标箱”和打造长江中游航运中心的目标,建设各类项目111个,投资总概算1766亿元,努力实现“一个提升”(把武汉新港从第二代港口提升为第四代港口)、“两个倍增”(货物吞吐量突破2亿吨,集装箱吞吐量突破200TEU)、构筑“三大体系”(港航体系,集疏运体系,综合服务体系)、建设“四大特色功能区”(中部最大、功能最完善的综合保税示范区;中部通行最便捷、设施最先进的立体化综合交通枢纽示范区;长江上中游现代化程度最高的航运服务核心区;我国最具“两型”特色的体制机制创新试验区)。到2015年,武汉新港集装箱吞吐量将达200万标箱,货物吞吐量将突破2亿吨,力争初步建设成为集现代航运物流、综合保税服务、先进港口设施和经济技术开发于一体的现代港、国际港、枢纽港。

 

2020年,集装箱吞吐量将达500万标箱,货物吞吐量将超过2.3亿吨;到2030年,集装箱吞吐量将达1300万标箱,货物吞吐量将超过4.3亿吨。

 

 

责任编辑:博禅

中日物流合作联盟
  • 联盟简介
  • 组织机构
  • 专业委员会
  • 专家委员会
  • 秘书处
  • 中日物流研究联盟
  • 联盟简介
  • 组织机构
  • 专业委员会
  • 专家委员会
  • 秘书处
  • 中日物流与供应链研修班
  • 第二届中日物流与供应链管理师资研修班

    (2021年05月30日--06月04日)

  • 日本物流与供应链20讲(2020年第一期)

    (2020年11月21日始)

  • 北京秦藤物流沙龙
  • 关于发起举办“北京秦藤中日物流沙龙”的通告
  • 中日物流论坛
  • 中日商贸往来与物流体系建设研讨会

    (2016年03月27日)

  • 中日经贸关系发展与自贸区建设研讨会

    (2014年01月18日)

  • 中日经济往来与物流发展研讨会

    (2013年04月02日)

  • 中日经济交流与物流发展研讨会

    (2012年05月12日)

  • 中日冷链物流论坛
  • 第二届中日冷链物流国际论坛(2021)

         ---冷链物流体系建设及其技术设备

    (2021年10月29日--31日)

  • 第一届中日冷链物流发展国际论坛

         ---农产品 · 食品冷链物流与生活品质

    (2019年07月06--07日)

  • 中日物流与供应链研究论坛
  • 第一届中日物流与供应链研究国际论坛

           ---供应链研究与现代流通体系建设

    (2021年04月16--18日)

  • 中日农产品流通论坛
  • 第一届中日农产品流通国际论坛(2021)

    ---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建设及其技术设备

    (2021年08月00--0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