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航运业薪酬报告出炉 明年薪酬涨幅看好
经过金融危机的洗礼,航运业薪酬水平在2009年受到何种影响?2010年发展趋势又将如何?作为航运业薪酬晴雨表,由虹口区政府和航运交易所组织,中智薪酬作为专业技术支持的"2009航运业薪酬福利调研"近日发布。
本次调研的120家航运企业中,航运/船公司企业占25%,货代企业占30%,物流企业占45%。外商独资企业占31.7%,中外合资企业占31%。报告共包含物流/物料、陆/海/空运、进出口/报关、货运/货代客服、单证、船舶/驳船等18个职能部门的150多个职位的薪酬数据,总样本数超过1.5万个,每个职位薪酬数据都包含基本薪金、固定年薪、变动年薪、可量化福利等薪酬成分的5个市场分位值以及平均值。
专业人员工资涨得最多
自去年10月以来,代表着国际干散货运输市场走势晴雨表的波罗的海干散货综合运价指数(BDI)报收800多点,较去年同期的一万多点下降92%。国际海运市场成交量极度萎缩让航运业提前入冬。然而今年下半年以来,随着进出口贸易的恢复,航运业务迅速触底反弹。
"v"字形的行业走势对从业人员的收入产生影响,但相比于其他行业的减薪策略,航运业员工今年年度平均薪资增长率高达8%,预计2010年薪资增幅将超过9%。其中,今年尤以专业技术人员薪酬涨幅最大,达到10%。这主要是因为在金融危机背景下专业技术人员流失率高,影响到企业运作,因此不少企业希望通过薪酬杠杆留住优秀人才。手工操作人员和一般职员的薪酬增幅为5%,主管经理等管理人员的薪酬增幅为8.3%,总监总经理级别管理者的薪酬增长为9.2%。
业内人士表示,在动荡的2009年,航运企业依旧保持较大幅度的加薪,主要原因是:第一、由于航运业的运价、运量都有下跌,航运企业受到很大影响。航运人才,特别是二、三线后备人才流失比较严重,企业出于留人的考虑使用加薪策略。第二,本次调研样本中以外企、大型国企为主,这类实力雄厚的公司大多遵循每年加薪的惯例。如日资企业,虽然平均薪酬较低,但每年的加薪幅度较大,且随着下半年航运业复苏,加薪企业的调薪幅度随之增长。
热门岗位薪酬有高低
海运操作经理、单证主管、货代、船长……作为航运业的热门和招聘需求数较大的岗位,他们的薪酬分别能达到多少?
薪酬报告显示,海运经理50分位的税前年度总现金收入为24万元,海运操作经理为16万元。货代客服人员的年薪为10万元,货代销售人员也能达到23万元。船长、轮机长的薪酬都达到了20万元。单证从业者中,单证主管50分位的税前年度总现金收入为7.3万元,这部分人员流动率较大,与薪酬增长幅度太慢有关。
在晋升和职业发展方面,从员工的服务年限来看,人力资源经理在本职能领域工作年限为8年,平均年龄为36岁。海运操作经理在本职能领域工作年限为8年,平均年龄为31岁。海运操作专员在本职能领域工作年限为5年,平均年龄为29岁。船舶买卖/租赁经理在本职能领域工作年限为12年,平均年龄为35岁。在船运公司薪酬达顶峰的年龄是在32岁--36岁。在货代公司,员工在37岁--43岁达到薪资最高峰。另外,轮船公司员工随着职位晋升薪酬增长平缓,货代公司初级职位员工工资虽较低,但随着职位提升,薪水有大幅反超。
绩效考核成"短板"
2009年,航运业人才离职率为13%,基本达到离职率在有效控制范围内的标准(14%--15%)。其中初中级人才流失略高。一边是企业利润的大幅下降,一边是员工离职的压力,让航运业人力资源管理难度加大。很多企业都希望通过绩效薪酬的改革来激励员工工作热情,提高工作效率。但是,企业只有拥有公平、有竞争力的薪酬体制才能保留和吸引人才,国内企业普遍存在缺乏完善的薪酬考核体系,业内更没有完善的航运人才吸引体制和有竞争力的人才战略。绩效管理能力的缺乏是行业内HR管理的一大"短板"。
责任编辑:三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