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秦藤供应链研究所
孙前进物流研究室
010-6543-6703 cnjpetr2009@126.com
重卡大马力趋势日渐明朗

    有专家预测,在未来的50年内,卡车的最大功率将达到735kW(1000马力),汽车总质量将达到100吨。柴油机也将采用更先进的燃油喷射系统、新型的催化微粒过滤器等,以满足今后更严格的环保法规要求。当前世界卡车的装备尚难以企及预测的一半,但随着科技的高速发展和物流业的急剧扩容,专家的预测也许不到50年就可以实现。而眼下,国内各大整车及发动机企业在大马力上的表现似乎也证明了这一判断的正确性。


  
    从目前我国重卡进口情况看,大吨位、大马力重卡在进口卡车的比例中也占据着绝对主导地位。相关人士指出,重卡采用超过300马力11升以上的发动机可以进一步提高整车的动力性、可靠性、经济性,可为企业及个人产生惊人的经济效益。而从目前国内的情况看,随着技术水平的提高,我国卡车发动机的功率已得到普遍提升。2001年,国内卡车主力车型的动力只有180马力,2002年上升到240马力,2003年,这一数字为280马力,而到了2009年,这一数字已经达到了300~400马力之间。
  

    正是抓住了近几年重卡行业大发展的机会,原本处于“第二军团”的中国重汽、陕西重汽、福田欧曼如今已显山露水,成为了我国重卡行业的巨头。他们一方面以新技术提升老产品的动力与品质,另一方面则抓紧大马力重卡的开发。
  

    老牌的重卡劲旅憋足劲大力提升产品的马力,重卡业的新军同样如此,因为,他们同样也看到了商机。仔细观察不难发现,这些后来者的一个共同点就是起点高,无论是华菱还是江淮,以及即将上市的广汽日野都是直接引入大马力的发动机,参与高端市场的竞争。


  
    纵观近年重卡企业的种种举措,尽管各方都在发展大马力、大吨位重卡上下了很大气力,重卡功率都有不同程度的提升,但整个重卡业格局并未发生实质性的改变。在15吨以上的重卡市场,依然是传统的中国重汽、陕汽、欧曼等企业排名靠前。而一汽、东风等传统中卡企业也依然还在后面奋起直追。


  
    之所以出现这种状况,有业内人士分析,技术引进有个消化吸收的过程,刚刚推出不久的大马力产品大多还没有形成批量生产的能力。但这并不意味着没有竞争力,当大家的生产能力都上来时,市场难免会爆发出一场混战。 

 

责任编辑:杨莹


中日物流合作联盟
  • 联盟简介
  • 组织机构
  • 专业委员会
  • 专家委员会
  • 秘书处
  • 中日物流研究联盟
  • 联盟简介
  • 组织机构
  • 专业委员会
  • 专家委员会
  • 秘书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