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西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海沧保税港区一期通过预验收,海沧打造工业化、城市化示范区吸附效应更加凸显。日前,由厦门市海沧区政府牵头,全国工商联石油业商会参建的厦门海沧石油现货交易中心,已有105家民营石油企业签订入驻意向书,时机成熟即可申请牌照。该中心将发展为海西石油现货交易中心。
厦门海沧石油现货交易中心,落址全国最大的台商投资区——海沧台商投资区的新城CBD中心区,可以说占尽了天时地利人和。
打造海西重要航运物流中心
“天时”体现在,厦门是海西重要中心城市,随着海西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厦门和海沧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 (论坛 新闻)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依托保税港区、保税物流区,建设连接海峡两岸的现代物流中心”,为海沧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政策动力。海沧将以保税港区为依托,打造海峡西岸重要的航运物流中心。培育石油交易产业对优化产业结构、发展现代服务业来说,无疑是一场及时雨。
通过石油业推动两岸经贸合作
业内人士指出,从“地利”来看,厦门与台湾一水之隔,通过石油业可以有效推动两岸经贸合作,从而实现双赢。在海峡西岸经济区,到2011年炼油产能将达到约5000万吨,而自身需求量仅约1000万吨,剩余产能均外销。海峡东岸的台湾,仅台湾“中油”和台塑两家,炼油能力便已达5000多万吨,除化工产业自销一部分外,成品油大量流向新加坡交易所销售。
厦门海沧石油现货交易中心建成后,将使企业运费大大降低,提升竞争力,还可辐射至长、珠三角,并经转口贸易辐射到东南亚,增强中国的石油话语权。厦门海沧发展石油交易平台软硬件十分成熟。海沧保税港区一期即将封关运作,厦漳大桥、厦深铁路、厦成高速等重要对外通道以及一批疏港通道建设全面推进,必将不断拓展海沧保税港区的辐射和服务范围。
今后,海沧还将吸引国内外知名物流企业在设立营运总部、商品分拨中心、配送中心、采购中心,争取引进一批现代大型物流企业,培育发展物流龙头企业,提升物流企业层次,积极引进世界航运商开辟新的国际航线,大力发展国际中转业务。此外,厦门还拥有较完善的金融市场和较多的金融人才,将为石油交易中心提供强劲支撑。
建设最大石油现货交易中心
就“人和”而言,厦门市、区两级政府高度重视,省委常委、市委书记于伟国表示,厦门将全力支持把该中心打造成中国最大的石油现货交易中心。海沧区更是不遗余力,区政府高标准建设海沧新城CBD。由美国、英国、加拿大三家国际知名规划设计提交总体规划评选方案,供专家评审。同时,以最快的速度完成项目一期用地征地拆迁、招拍挂及场平工作,一期建设工作将于2010年下半年动工建设。
此外,海沧区还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对在海沧注册、入驻石油交易中心、实行独立经济核算、税收由海沧税务部门负责征管的场内交易商,给予财政补贴,实际运作中,还将制定相应的配套政策扶持石油企业发展。
全国工商联石油业商会执行会长、厦门海澳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郑金泉表示,海澳集团作为一家以销售成品油及产业链为主业的民营企业,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应运而生,经过25年的努力,成为中国民营石油行业十大最有影响力的企业之一,也是福建省最大的民营石油供应商之一,为厦门及周边地区的能源供应保障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建立厦门海沧石油现货交易中心的优势是信息集中、发现价格和降低物流成本。因为石油是类金融产品,这种大宗商品交易还将推动厦门金融、物流业的发展。
郑金泉认为,中国经济快速发展需要更大的石油市场,到目前为止,石油能源不能完全替代。建立多元、多样、多层次的完善体系是很有必要的,对中国能源及经济的发展将产生巨大作用。
据介绍,目前建设中的海澳码头油库储油能力将由现在的11万立方米,提升到2015年的100万立方米的规模,将作为海沧石油现货交易中心配套的交割油库、海西的战略储油库和保税油库。
责任编辑:三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