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秦藤供应链研究所
孙前进物流研究室
010-6543-6703 cnjpetr2009@126.com
趋势二电子商务融入供应链

    趋势描述:当淘宝网、京东商城、当当网等越来越多的电子商务网站繁花般涌现,当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习惯于网络购物,那些传统的制造型企业也忍不住涉足电子商务了。要么自建电子商务网站,要么直接到淘宝上开店,这并不是一种赶时髦的冲动,而是生存的需求。

 

    焦点话题:2009年,中国网民达3.38亿人,预计2010年电子商务交易额将超15亿元。这一新趋势下,企业应该如何利用好电子商务平台,并将它与传统供应链运营模式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将是企业必然会面临的新课题。

 

电子商务企业自建物流将是趋势

 

    何明珂:自2008年开始,就有一些传统的物流企业开始转做电子商务物流。现在电子商务和物流的主要结合方式是:客户在网上订货,然后推荐物流公司由买家自己挑选。然而,电子商务与物流的结合远不止那么简单。

 

    我设想,2010年像亚马逊这样的公司,不会限于做简单的委托快递,而是让供应链的网络成为亚马逊整个经营系统的一部分,甚至把物流作为亚马逊促销的一个手段。而把物流作为解决方案的一部分,这就需要物流渠道、商流渠道,以及信息流渠道的完整,需要从供应链的角度进行捆绑,而不是简单地外包给第三方。电子商务发展到一定程度,物流公司是可以渗透到制造公司的生产线等环节的。现在,我接触的很多物流企业都在做这一(融合)工作,我预计在2010年,电子商务与供应链的融合将是一个趋势。

 

高成本让企业放弃自建

 

    赵杨:2010年1月初,客户委托我们做一个电子商务的规划。我们在对同行业公司进行了调查后发现,许多大品牌选择了在淘宝上开店。比如,李宁[28.85 0.35%]在淘宝上开了一个网店,匹克、安踏也很快要在淘宝上开店了。我们的研究发现,许多自建电子商务网站的公司,其成本控制能力都不够。比如有一家企业投资了4000万元自建网站,做的并不好。在2009年,包括SK在内的许多网站都决定关闭自己的电子商务网站,转而跟淘宝合作,他们的选择带有一定的共性。

 

网站将与实体店结合

 

    沈国雄:最近,淘宝开出了自己的第一家实体门店,将网络和实体店进行了结合。另外,包括TCL和日本的一些企业,都将传统经营模式和电子商务模式结合在一起,既有实体店,同时也建有网站,这种网站和实体店相结合的模式,可能也是电子商务与供应链融合的趋势之一。

 

    李飞:研究供应链管理,主要还是研究整个管理如何提升效率和降低成本。降低成本可以增加利润,或者不增加利润也可以把省下来的钱用于给客户提供更好的服务和产品,这其实正是供应链打造当中非常重要的目的。围绕这个目的,企业要满足客户的需求,无论是B2B还是B2C,都需要提供适当的收益和适当的成本。过去我们老说超过满意,但并非超过越多越好,应该有一个适当的度,太超了反而也不好。

 

    趋势描述:2009年,哥本哈根会议虽然未达成实质性决议,但低碳经济已经深入人心。中国政府也提出了二氧化碳排放比下降40%至45%的目标。这一目标在付诸行动后,必将影响到国内大大小小的经济领域。

 

    焦点话题:低碳物流将成为未来的行业热点,然而如何结合企业现实问题做好低碳物流,怎样能够调动企业的积极性?这其中有成功的例子,也有值得反思的教训。

 

低碳物流应正视现实问题

 

    何明珂:目前在国内,还没有对低碳物流特别全面、系统的定义。我认为,可以从两个层面来理解低碳物流的含义:一是如何减少物流领域的碳排放;二是怎样通过优化的方式来运作物流系统。

 

    虽然我们国家已经定下了40%--45%的碳减排目标,但是低碳排放如何操作,则是一个比较棘手的问题。政府目前的处理办法是:城市的道路交通全部倾向于乘客,向客流倾斜而不是物流倾斜,物流有被边缘化的倾向。但是,对企业而言应该如何应对呢?很多企业只有采取规避的方法,不让货车进城,那就用面包车送货;不让货车白天进五环,就利用夜间或凌晨送货。然而,这些都只能解决部分问题,并非治本之策,政策应考虑到这些企业的实际需求。

 

低碳指标需要量化

 

    傅兵:企业考虑更多的是成本,只有降低成本才能有效益。如果低碳能让成本降低,就不需要国家倡导了,企业自身就会有动力去推动。但问题是:如果实现低碳物流需要企业提高成本,而低碳物流又确实上升成为整个社会的问题,这时就需要有一些国家政策或是媒体来引导企业,让企业了解到:成本的上升换来的低碳到底是一个怎样的效果,这些指标都需要进行量化。因此,我觉得更需要从整个社会层面去营造一个低碳的环境。

 

低碳不是限制而是机会

 

    沈国雄:IBM是比较早地研究低碳物流的企业之一,我们曾经跟中远做过两期的低碳物流项目。在第一期,我们考虑了三个因素:一是客户要什么样的服务;二是运输、库存相关的成本有多少;三是运输的效率如何。到了第二期,我们就加入了碳排放量指标。如果要降低碳排放量,对企业的效率、成本,甚至对客户的服务水平,可能都要做一些让步。

 

    在哥本哈根会议上,每个政府都有自己的目标,这些目标最终分给谁?分给老百姓的可能性很小,而分给企业的机会是最大的。在这一点上,日本企业做的比较先进。在他们看来,碳排放不是一种限制,而是一个机会。甚至有的企业会有碳排放的交易,即把省下来的东西(买卖碳排放量配额)拿去赚钱。

 

低碳物流=高效+绿色

 

    李飞:低碳物流一方面是提高了企业效率,另一方面是倡导绿色。实际上这么多年,这些问题都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从零售行业看,为了降低成本,沃尔玛和家乐福有很长时间在进行竞争。但是,在一个城市里,如果每一个厂家都开着自己的车去配送,无形之中就增加了交通压力,并带来污染。

 

        事实上,购物班车在欧洲的一些国家是被严格禁止的。因为如果每个零售企业都推出购物班车,对环境将是很大的污染。随着整个运输交通和技术的发展,地铁、公共交通工具等都会提高整个社会的效率,因此中国的购物班车也许同样可以禁止。

 

趋势四供应链需全过程监管

 

    趋势描述:随着对供应链管理监管方式的提升,要求流程更加透明、可追溯。这种需求不仅体现在食品、药品、危化品、保税物流等领域,而且开始向更多的产业领域扩展,这需要企业采用各种可行的现代技术对其供应链过程进行全生命周期的管理与监控。

 

    焦点话题:近日,北京连发喝雪碧中毒事件,到底是易拉罐自身汞含量超标,还是在流通过程中遭遇人为破坏,问题尚未揭晓。据悉,在2010年“五一”之后,北京超市农产品[14.14 0.28%]将打上可追溯标签,将可以查出水果、肉类、水产品等的产地、规格、营养成分、安全性等信息。而该项工程正由国家农业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智能系统部牵头进行。然而,这种利用信息化技术对供应链全程控制的做法普及性如何?在具体实施中,将会遇到哪些现实问题?

 

龙头企业需先牵头

 

    刘利平:供应链的全程监管需要信息系统的支持,做这件事首先需要供应链领域的强势企业、龙头企业牵头,并以它为核心进行研究。优化供应链,就是要提高效率,就需要企业对信息的需求、信息流的来源是否准确及时进行分析,比如,如何去优化效率,如何掌握信息等,这些都是需要供应链龙头企业或强势企业考虑的,其中包括低碳在内的各项技术,比如在食品、商品上加上电子标签等。但目前存在的问题是:电子标签在整个物流流动的过程中,还存在信息的断点,亟须通过技术手段进行突破。

 

    张晓牧:我们一直在做与供应链监管方式相关的研究,目前是在GPS等一些技术方面的研究,因为海关为保证物流的监管需要全网监管,但是从目前看,企业的具体需求并没有太多。

 

    回玉梅:我是做汽车市场研究的,我已经清晰地感觉到合资企业与自主品牌在供应链方面的做法有很大的差异。供应链的优化是需要很大的信息流来支撑的,但是自主企业与合资企业相比,在信息化方面还是欠缺很多,很多自主品牌零部件的采购还是电话传真,虽然工厂都很光鲜,但还都是一个采购员去打电话进行订购。显然,自主品牌要想快速追上合资品牌,至少在供应链方面就要投入更大的精力、资金,而不仅仅是去压采购商、零部件供应商的制造成本。

 

责任编辑:三水

 

中日物流合作联盟
  • 联盟简介
  • 组织机构
  • 专业委员会
  • 专家委员会
  • 秘书处
  • 中日物流研究联盟
  • 联盟简介
  • 组织机构
  • 专业委员会
  • 专家委员会
  • 秘书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