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秦藤供应链研究所
孙前进物流研究室
010-6543-6703 cnjpetr2009@126.com
多元钢贸模式需要完善供应链

    近几年来,我国钢铁物流在创新经营模式方面有了很好的探索,形成了多元化的钢铁物流发展模式:一是贸易加物流的模式。一些具有资金实力的大型流通企业开始探索供应链集成供应模式。即从原材料采购与供应为源头,为钢铁产业提供原材料采购、仓储转运、流通加工、信息服务、集成配送的全程物流服务模式。二是物流加金融的模式。即一些具有仓储物流条件的物流企业开始发展仓单质押等物流金融业务,延伸了物流增值链。三是贸易加流通加工的模式;即一些与最终客户联系密切的企业开始发展流通加工与配送服务,拓展了钢铁物流业务领域。但总体上看,我国钢铁物流模式还不够完善,还处在探索起步的阶段,而且推广应用的范围还有限。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钢铁工业的可持续发展,不仅产能持续跨越,产品结构不断优化,新的营销理念也在日新月异;钢铁产品也逐步从原材料产品向社会消费产品转换,钢铁贸易企业也在进行升级和转型,钢铁行业把销售过程向用户加工制造过程的第一道工序或第二道工序延伸,这样就使供应商与用户形成了牢固的供货渠道和不可分开的供应链。我国钢材贸易商的未来发展,有以下几方面的环境与条件:

    1.2010年国内钢材消费量将达6亿吨,这就为钢材加工配送提供了巨大的市场空间;2.国家产业政策的鼓励与支持,为我国钢铁物流产业科学、健康、持续发展及企业新的利润增长点的培育提供了一个好的政策环境;3.钢铁物流的加工配送是市场、用户的需求;4.现代物流是钢铁物流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5.“供需合作,实现共好”已变成更多人士的共识。

    因此,钢材加工配送是钢材供应商一种新的营销模式,其中涉及到供应链金融、供应链电子商务的信息化交易,这些都上升到平台经济的范畴。

    另外,我国钢铁物流业的发展仍明显滞后于钢铁生产,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同时也存在着很大的发展空间。我国钢铁生产行业产业结构调整、产业布局有了明晰的发展规划,但发展很不均衡。当前,我国钢铁物流行业发展滞后,行业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迫切需要专业的管理机构对行业宏观进行调整、协调、规范、引导。需要创新钢铁供应链模式,需要解决钢铁供应链企业在发展中遇到的困难与问题,更好地分享钢铁供应链带给我们的经济效益。

    为适应钢铁物流行业发展的需要,经国家相关部门批准,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钢铁物流专业委员会已于去年正式成立。作为钢铁物流行业唯一的全国性行业组织,自成立以来,专委会以服务企业、服务行业、服务政府为宗旨;充分发挥桥梁与纽带作用,促进企业间以及企业与政府间的联系与交流;维护会员合法权益,加强行业自律;建立必要的行业规范和技术标准,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开展国际交流、促进国际合作;推动中国钢铁物流业和谐、健康发展。

    今年525日,由钢铁物流专委会牵头组织的钢铁物流标准化项目已经正式启动。该项目将由钢铁物流专业委员会与国家建筑钢材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国家建筑工程材料监督检验中心共同完成。

    项目涉及钢铁生产、销售、流通、采购等诸多环节,在当前钢铁生产快速发展、市场需求要求高、变化快的情况下,标准制定工作突显其重要性。通过提高标准准入门槛,提高产品标准水平,把行业扩大规模增长的意识转移到提高产品质量的追溯与控制上来,满足高端产品的市场要求。这是一个很大的系统工程,整个的标准制定计划在两年时间里推出,先期会推出包装标识标准。

    钢铁物流业是复合型产业,涉及国民经济的许多部门,需要各部门通力合作,形成合力,促进我国钢铁物流业快速健康发展。

 

责任编辑:芯彤

 

中日物流合作联盟
  • 联盟简介
  • 组织机构
  • 专业委员会
  • 专家委员会
  • 秘书处
  • 中日物流研究联盟
  • 联盟简介
  • 组织机构
  • 专业委员会
  • 专家委员会
  • 秘书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