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目前宏观经济调整期内,企业间的兼并重组,不仅是政府的导向,也是企业的新动向,更是行业的必然走向。
不少业内人士认为,在实际运作中,应该少一点“包办婚姻”,多一点“自由恋爱”,尊重企业间的战略协同选择,充分利用资本市场的作用。政府要把住的是产业政策和市场规则这个“宏观的大门”,在微观操作上则应少干预。
宝钢集团相关负责人曾在一次大型会议上说,要进一步减少行政权力对钢铁产业并购的影响,加快市场化并购的步伐。市场化的资源配置才是最有效率的,“并购重组就像恋爱结婚,希望多一点自由恋爱,少一点包办婚姻,尤其是近亲联姻式的包办婚姻”。
相关专家表示,这虽是说的“钢铁一个产业的事”,却还是很有普遍意义。在“中国式并购重组”中,最难把握的就是政府-企业-市场三者的关系。就以钢铁业为例,其大规模的并购浪潮或将到来,但从目前已有的并购案例来看,并购效果明显的还不多。上世纪末,优势钢铁企业根本就没有并购意愿,当时上钢、梅山进入宝钢是政府行政指令,用今天一个时髦的网络名词叫“被并购”,资产也是行政划转。如今,大型钢铁企业都有强烈的并购自主意愿了,但很多地方政府却出于地方利益考虑,阻止本地钢铁企业被外地钢铁企业并购。
如今成功的跨地区并购,都有地方政府支持的“背影”,而区域内钢铁企业大规模合并,更是离不开政府行政的“推手”。宝钢负责人曾说过,迄今为止,中国还没有出现过真正市场化的钢企并购。
中国产业并购大潮必将到来,关于“中国式并购”的议论也会相伴始终。有人认为,中国相当一部分行业中,还是以国资为主导,没有政府的推动,“谈何并购重组”;也有人认为,企业间的并购,最好完全交给市场来完成。但更多的人则倾向于融合政府-企业-市场三者关系,政府定“游戏规则”,消除各种不合理的行政壁垒,在涉及公共利益的范围内进行政策协调和“门槛限定”。其他的则让企业的意愿和判断、市场的交易和选择来发挥作用。
责任编辑:芯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