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秦藤供应链研究所
孙前进物流研究室
010-6543-6703 cnjpetr2009@126.com
军事物流外包研究

    摘要:文章探讨了军事物流外包原则,提出了军事物流外包的要求,结合我军情况,对军事物流外包的实施进行了研究,为我军物流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军事物流;外包;经济性


  中图分类号:E25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3100(2007)12-0074-03

 

    引言

 
  现代化战争中,军事装备与作战人员的后勤保障都依赖于军事物流,军事物资消耗量激增,对物流保障能力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军事物流在战争中的地位空前提高,军事物流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作战战略的谋划、具体战术的实施与作战任务的遂行[1]。一方面,我军受物流设施、物流资源、物流技术和物流人员素质等方面的限制,军事物流效益较低,物流的资源整合能力较差,制约着我军物流保障能力的提高。另一方面,国民经济持续快速的增长,民用物流业在我国蓬勃发展,军民技术相互转化、促进,为军事物流外包奠定了良好的民间基础[2]。因此,加大军事物流外包力度,提高军事物流经济性成为我军提升物流保障能力的必由之路。

 
  1军事物流外包原则


  1.1军事效益至上


  军事物流外包后,虽然物流的具体执行机构由地方完成,但是其经济性的评价应以军事效能为第一准则,物流成本的节约不能以降低物流保障能力为代价。在军事物流外包的全过程中,必须坚持军事效益至上的原则,从方案决策、民间物流方选择、合同签订、合同监管等步骤都必须设定符合军事需求的物流保障目标。在满足军事目标的前提下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率。军事效益至上原则不仅可以提高物流保障能力,同时也有效地规避了物流风险,由于军事物流目标的要求远远高于民间通行的物流评价指标,因此可以以军事需求为杠杆淘汰保障能力弱、效率低下的民间物流服务商。


  1.2适度依赖


  军事物流外包,本质是为了共享地方物流资源,提高军队物流保障能力。但是外包不意味着军事物流完全依赖于地方,平时的军事物流外包可以节约经费,优化配置,是提高物流保障效益的有效渠道。战时的军事物流,物资消耗量大,对物流的精确性、及时性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外包难以胜任。因此在军事物流外包的同时,军队更应集中有限的精力和资源建设自身的物流体系,以模块化对物流分队进行编组,以适应战时灵活、快速、通用的物流要求。


  1.3互惠互利


  军事物流外包,不是军队单独受益的战略,必须坚持互惠互利的原则,通过一体化物流的合作,增强双方的保障能力和效益。在保证军事效益的前提下,军队应考虑给与地方合理的经济利益,地方通过对军事物流的保障获得的利润,有利于进一步增强物流保障能力,坚定合作信心,激励其更好地为军队服务。同时,互惠互利必须依据相关的法律法规,物流外包要签订规范的合同,以合同来约束地方,保证军队的物流效益。尤其是战时物流设施的征用、紧急输送等活动,都需要地方做出一定的牺牲以优先保障军事需求。


  1.4相对独立


  军事物流外包,必须限定一定的范围,军事物流在根本上有地方物流所不具有的特殊性。从理论上,地方物流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军事物流追求军事效能最大化。两者评判的基本标准完全不同。因此必须建立符合我军实际情况的军事物流理论,以指导和牵引我军军事物流的发展。另一方面,在军事物流实际操作中,有大量涉密内容必须依靠军队独立完成。同时战时军事物流的终端将是战场一线,外包不可能参与作战任务的直接供应,军队必须建立独立的供应链以保证战时物流保障体系的畅通。

 
  
2军事物流外包要求

 
  2.1统一认识


  任何改革与发展的最大障碍不是经费、体制与机制的制约,而是根深蒂固的传统观念对人的思想和行为方式的束缚[3]。军事物流和地方物流体系常年分割,独立运营,相互之间了解与信任不够。


  军队长期沿用计划经济模式进行军事物流,不仅效益低下,造成了大量的资源浪费和重复建设,而且保障能力存在发展不均衡现象。进行军事物流外包有助于军队专注于提高军事物流核心竞争力,将地方资源为我所用,有效提高保障能力,弥补缺陷与薄弱环节。军队要自上而下树立物流外包的观念,转变传统的闭门搞建设的思想,积极主动地协调工作,配合地方完成物流任务,减少军地双方的矛盾与冲突,提高保障的效益与效率。同时,地方也要加深对军事物流重要性的认识,树立为国防建设服务的思想,从长远着想,优先保障好军事物流的各项需求。通过双方的密切合作,加快军民物流一体化建设步伐和军民物流技术转化的速度,达到双赢的目的。


  2.2平战结合


  军事物流外包必须坚持平战结合的发展策略。平时的军事物流主要目的在于节约物流经费,利用地方物流优势提高军事物流效益。而战时军事物流主要为战场提供充足、准确、及时地物资供应,需要充分动员物流资源,发挥物流潜力。军事物流外包应立足平时,着眼战时,以外包的方式增强军事物流保障能力。


  平战结合要求军队建立灵活高效的物流队伍,在战时能迅速与地方物流供应体系对接,完成对战场一线的直接保障,同时也要独立建设完整的物流供应链,与地方物流相互补充,共同完成战时保障任务。地方要在合理配备资源的基础上,为战时物流预留充足的后备运力和仓储设施,战时实行军民合用,由单一运输储备快速转变为多元化运输储备,根据战时需求,进行快速的物流供应。同时,军地双方应联合制定战时物流预案,进行充分的想定和推演,模拟战时环境,不断提高应变能力。


  2.3依据现实


  我军在长期的军事物流保障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军事物流经验,建成了部分成体系的物流仓储设施与运输力量。军事物流外包一定要充分发挥已有资源的优势,不能搞“一刀切”,应注重军民兼容的物流模式探索,在充分挖掘军队内部物流潜力的基础上进行外包。同时,军事物流的管理要结合我国地方物流发展实际情况,采取渐进式的发展策略,先试点再推广,确保物流外包的安全与增效。


  我军的军事物流要结合未来作战特点,不断强化地方物流基础设施建设,锻炼地方综合保障能力,以多种模式进行物流输送,提升地方物流保障能力[4]。军事物流外包要依靠地方政府的大力协作,由政府发挥在地方物流业中的主导作用,加强对外包物流企业的支持帮助力度,以更好地为军事物流服务。

  
  
3军事物流外包的实施

 

    3.1建立健全军队物流管理体系

 
  目前,我军物流缺乏一个统一的指挥和管理体系,这也是造成军事物流效益不高的原因之一。我军的物流多由各个部队自行组织完成,而专用物资如弹药、油料等的物流则由后勤部门的业务部门协调解决,没有统一的物流管理体系,缺乏宏观调控能力。我军应尽快建立健全自上而下的物流指挥和管理体系,对各级物流的具体实施进行协调和控制,加快军事物流专业化的步伐。同时,一个健全的管理体系可以对物流人才的培养起积极推动作用。


  只有建立统一的物流体系,才能推行军事物流外包的顺利实施,实行逐级监管与负责,有效协调当前军队内部各自办物流产生的矛盾,充分调动现有的物流资源,合理规划物流建设。统一的物流管理体系可以对军事物流外包进行专项管理,加快军事物流外包的推进速度,使军事物流外包向正规化、制度化发展。


  3.2军民物流标准化建设


  当前,由于我军常年独立进行军事物流而且缺乏统一的指挥调配,军事物流的技术、手段相互不兼容,军队内部之间、军地之间无法进行物流链对接,不仅使军事物流效率低下,而且严重阻碍了军事物流的进一步发展。


  军民物流标准化体现在宏观和微观两方面:宏观方面指物流体系、物流手段和物流决策的标准化,宏观的军民物流需要吸收国外军事物流的先进经验,结合军事斗争准备的要求,形成配置合理、人员精简、相应快速的物流体系,物流手段应成立体化,大力发展新型保障模式,物流决策要建立科学的定量评估标准,可与人工智能技术结合开发出专家系统进行辅助决策。微观方面指具体物流技术的实现,要结合地方已有标准化的通用设施设备,建设标准化的军民物流基础设施,与地方物流设施设备形成配套体系,为军民一体化物流的实现奠定技术储备。


  3.3军民物流信息化建设


  军事物流外包,将大量军事物流任务转包后,军地双方的保障信息需要及时沟通,保障任务的响应、传递、反馈都需要高效的信息化网络作支撑。高水平的信息化建设可以弥补保障手段和保障技术的缺陷,可以加快信息响应和传递速度,提高保障效率和效益[6]。只有在信息充分共享的基础上,军地物流资源才能不断优化。


  军地物流信息化建设应以军地一体化物流网络建设为重点,实现军事物流网络和地方物流网络的对接,使地方物流信息能与军事需求形成信息交换,以更低的成本和更优的路径规划军事物流。另一方面,军事物流网络必须加强信息安全建设,确保军事涉密信息的绝对安全。军地物流信息化建设不必另起炉灶,应结合目前地方物流信息网络建设实际,搭建对接平台,充分利用现有的建设成果以节约有限的资源。


  3.4军事物流外包合同管理


  军事物流外包实施的关键在于外包合同的制定与管理。外包合同是军事物流外包的关键环节,它可以有效减少机会主义行为,约束物流双方,促使军事物流外包规范化、制度化。军事物流外包合同需要专门的合同管理部门进行指导与监督,由于我军军事物流经验较少,尤其是传统的计划物流与地方的市场物流理念相矛盾,在合同制定与管理方面缺乏积累。因此专门的合同制定与管理机构可以充分发挥专家的主导作用,制订全面、完善、准确的条款,建立跟踪长效监督机制,使合同的规范约束作用贯穿整个军事物流外包全程。


  军事物流外包的合同管理是防范外包风险的主要手段,但是合同并不可能解决外包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合同管理应该是军地双方积极互动的一个过程,对于外包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双方应依据合同进行信息交流,增进沟通与信任,妥善解决外包中的各种问题。


  3.5军地一体化提高战时物流保障能力


  军事物流外包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提高军事物流保障能力,军事物流的重点也在于战时军事物流。美军在历次局部战争中依靠军地一体化物流,展示了强大的物流能力。我军也应积极吸取美军的先进经验,在战时充分借助地方力量,增强军事物流保障能力。


  军事物流外包应建立应急动员体系,明确战时动员的步骤、方法,制定军事物流外包应急预案。当前军事物流动员体系最大的问题就在于演练少,许多应急预案建立后从未经过实战检验,是否具有可操作性无从判断,成为军事物流应急动员体系建设的薄弱环节。对于军事物流外包而言,更要注意加强军事物流战时动员的演练,加强军地双方的磨合,通过演练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同时,应建立健全战时军事物流外包的相关法律,对于征用民用设施等涉及地方利益的应急手段建立补偿标准,使民间物流企业能在战时无后顾之忧地全力支持军事物流。

  
  4结论

 
  军事物流外包是军事后勤建设的一个改革方向,它能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提高经济效益,增强军事物流保障能力。由于我军军事物流与地方物流长期分割,军地双方在物流理念、物流手段和物流技术上都存在诸多不同。军事物流外包作为对军事后勤建设的重大变革,应该谨慎对待,慎重实施。我军的军事物流外包不能完全照搬外军的成熟模式,应该结合国情军情,充分利用已有资源,选择适合的外包方式,不断增强军事物流能力,提高军事物流的经济性,促进以战斗力为核心的军队竞争力的提升。

 

责任编辑:全文成

中日物流合作联盟
  • 联盟简介
  • 组织机构
  • 专业委员会
  • 专家委员会
  • 秘书处
  • 中日物流研究联盟
  • 联盟简介
  • 组织机构
  • 专业委员会
  • 专家委员会
  • 秘书处